第908章 翰苑观政(求月票)
作者:一笑澄明   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     
    七月天气有些炎热。
    轿子里不放两个冰鉴,都不敢坐轿子,王琼足足给严成锦送了一个月冰鉴,却被严成锦弹劾了。
    可王琼却不生气,严成锦弹劾的同时,还呈递了一封举荐疏奏。
    没过一日,王琼的晋升疏奏就下来了。
    太上皇说民间疾苦情状甚多,许多弊政不被朝廷明察。
    于是,内阁增添两位内阁大学士,另一个正是李东阳举荐的韩文,韩文早已有入阁的资格,可当初为了管制吏部,迟迟没有准许他入阁。
    同一日,王琼和韩文接到新皇的圣旨。
    “贤侄啊,老夫的俸禄也不多,就不能再送你冰鉴了。”王琼自己也舍不得用,这回可得好好享受一下。
    “送宅邸也行。”
    王琼心说你怎么不管我叫爹呢,脸上却是不敢得罪严成锦的,“一个月,再多就不成了。”
    这也就是送严成锦。
    送给其他官员,早就被揭举了。
    李东阳埋头批阅疏奏,置若罔闻,张升也仿佛聋了一般,看着户部的账目,崔岩看着太上皇列的整顿朝野政要,喟叹一声。
    王琼满心欢喜,走到自己的书案前坐下,双手微抬抖落衣袖,露出一双大手。
    “……为何下官的疏奏,这般多?”
    韩文递给他一个眼神,又低下头默默阅奏。
    “王大人以为,严成锦举荐你入阁,是为什么?”张升头也不抬。
    这时,小太监跑到门槛前张望,随后,走到严成锦的身边禀报。
    “严大人,詹事府要选侍讲和经筵讲官,新皇召您去谨身殿。”
    寻常,这份差事,要由内阁次辅来选拔。
    也就是谢迁。
    但谢迁身体有恙,告假一日,只能由他这个次次辅担任。
    选拔翰苑的讲官,是要出考题的,太上皇弘治将此番去湖广巡视,写成弊政小手册,内阁每人一本。
    稍加改良,就能作为考题,分出一等二等名单。
    翰苑中,众翰林眼巴巴望着大门,期望此行来人是王琼,或者是崔岩也行。
    此二人,在内阁中才学最低,出题没什么水平。
    李东阳也行,千万别是那个人。
    翰林们焦急的张望着,殿宇中响起沙沙的翻书声,临时抱圣脚的人不在少数。
    张璁转头看向旁边的书案,“公瑾兄,你真不去都察院?”
    “吾志不在此!”
    “来了!”
    只见,一个穿着仙鹤绯袍的官员大步朝翰苑走来,身后跟着一个文吏和一个小太监。
    翰林看见来人的面容时,微微怔了一下。
    是这狗官啊!逼得蒋公致仕不提,谄媚新皇升迁,有何颜面考核我等?
    “大人,学生有一句话……”一个书生道。
    严成锦:“出去,你被取消资格了。”
    “……”书生。
    书生还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双腿一阵发软,被都察院的门皂拖出去。
    殿中一片噤若寒蝉刘。
    “没想到,严大人这般年轻。”
    “是啊,当真是才貌无双。”、
    几个刚才还在腹诽的翰林,瞬间对严成锦改变了印象。
    严成锦看着下方的众人,“本官出的考题不难,答对三题者,为经筵讲官,答对一题者,入六部观者。
    一题不对者,离京任父母官。”
    翰林们昂头看着严成锦,不难既是很难。
    “张璁。”
    张璁站起身来,忐忑向严成锦行礼。
    “谨旷官。”
    严成锦从李东阳那里了解一些,书册上有李东阳的注解,答案不唯一。
    翰林们纷纷看向张璁,此题很难。
    要答上来,需知道此旷官,是指什么?又与朝政有何干系。
    胆大心细的考生,已经开始在纸稿上记下,思索解题的答案。
    “旷官,是对于地方官员赴京考察而言,三载考绩,考察之际,解官赴京考察,沿途可开贿赂之门,故称谨旷官。”
    没错,旷官不是具体的官职。
    而是说,那些暂时放下部务,入京考察的官员,会沿途行贿受贿,送京官财物。
    严成锦微微点头,“该如何处置?”
    “都察院制考察名册,记录入京考察官员沿途,再询问沿途地方御史,有无贪墨之举。”
    张璁答完了,还特意扯上了就都察院。
    他小心翼翼的抬头,望着严成锦的脸色。
    翰林们也紧张的看着严成锦。
    张璁答得极好,若不能得上等,那严成锦真是瞎了眼睛。
    严成锦薄唇轻轻启,一道清脆又悦耳的声音回荡在大殿。
    “上等丁级三甲评定。”
    翰林们懵了。
    一双双眼睛看着严成锦,记录名次的文官也傻了,“严大人,那究竟是几等?”
    严成锦:“你如数记下来就是。”
    这个难题让他来,至少能有五条措施,张璁还提了都察院一下,明显有拍马屁的嫌疑。
    “悯穷吏。”
    这是太上皇在京外微访时,察觉的弊政,不通民生者,答不上来。
    翰林们的目光落到张璁身上。
    张璁极为紧张,摸了摸汗水才道:“在衙门和各部的吏役,有人是父辈为吏役,儿子却为佣工,有人是丈夫为吏役,妻子是乞丐。”
    翰林们的目光转到严成锦身上。
    他们大多是富贵出身,哪里懂这个,这次考题真的难啊。
    只见,严成锦微微点头,却不点满。
    “为何会如此?”
    “学生也不敢妄自猜测,大抵是吏役册本未到吏部,以至于无俸禄发放,故而吏贫。”
    张璁在原籍时,大抵知道一些。
    此人竟又答上来了。
    学霸啊,都察院纠察朝野,倒是需要这样的人才。
    严成锦道:“上等乙级一甲评定。”
    这道题比刚才难一些,所以,给的评定也稍稍高一些。
    翰林们大汗淋漓,仿佛正在遭受人家最痛苦的煎熬。
    “恤捕逃。”
    ……
    两个时辰后,严成锦带着名册来到东暖阁。
    “这是臣在翰林院考核的名册。”
    朱厚照正听李东阳几人禀报朝事,看到考核的题目,“老高,这不是父皇给内阁的整饬册本吗?”
    这家伙真是比朕还懒啊。
    “臣以为,他们入朝为官,应当也要知晓朝纲。”
    李东阳翻开看了几页,顿时瞪大眼睛,“要发放京外的有一千八百人?”
    “不错。”严成锦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