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七姓家奴
作者:物语000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     
    王辅臣本姓李,山西大同人,出身寒微。时值明末天下大乱、民变四起,王辅臣也跟着姐夫随大流加入了一股流寇。
    不过很快他就跟姐夫反目成仇,在将后者杀死后选择了逃亡,并投靠了大同总兵官姜镶。
    这是王辅臣的第一次背叛,不过由匪变兵,成为光荣的大明边军中的一员,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
    据说王辅臣长身玉面、眉似卧蚕,大家都说他的长相酷似吕布,于是被姜镶麾下一个叫王进朝的军官看上了。
    因为老王生不出儿子,便认了王辅臣当义子,从此他就改姓了王。
    可惜新鲜出炉的王辅臣还没来得及依靠干爹的势力升官发财,形势就发生了巨变。
    崇祯十七年,天下最大的一股流寇在李自成的带领下杀进了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煤山,大明的朝野上下顿时群龙无首,大都选择了投降。
    大同自然也不例外,在总兵官姜镶的带领下选择在大顺朝的旗帜下继续当兵吃粮。
    可怜的王辅臣在上官的裹挟之下,官兵没当上几天就又成了流寇。
    不过当时的局势混乱至极,简直令人目不暇给,没几天吴三桂又引清军入关,还没把紫禁城内那张龙椅坐热乎的李自成瞬间一溃千里。
    眼瞅着大顺朝就要完犊子了,刚刚“弃暗投明“的姜镶再次选择站在了“正义“的一方,毅然率军“反正“,于是王辅臣又稀里糊涂的跟着变成了建奴兵。
    不过在这让人眼花缭乱的乱局中,像姜镶这样极其擅长站队的前明或是前顺的官员队伍实在太过于庞大。
    所以老姜这般行云流水的“反正“表演,并没有引起建奴朝廷足够的重视。
    在预想中的升官发财、封妻荫子迟迟得不到兑现的情况下,姜镶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操瞬间迸发了出来。
    他自称兴汉大将军,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决定跟满洲人死磕到底。
    建奴大军的报复很快到来,大同城下爆发了一场血战。
    而正是在这场极其惨烈的战事中,王辅臣终于凭借其武勇一战成名,“马鹞子“的大名从此驰名遐迩。
    “清兵之围大同也,辅臣乘黄骠马,时出剽掠,来则禽人以去,莫有撄其锋者。清兵远望黄骠马骋而来,辄惊曰'马鹞子至',即披靡走……”
    满洲人是很敬佩勇士的。尽管他们在战后恼羞成怒的大肆报复、制造了“大同之屠“,但却没有杀掉王辅臣。
    于是王辅臣在一叛流寇、二叛大明、三叛大顺、四叛建奴之后,再一次背叛了反清复明的大业,投靠了建奴。
    如果说他的前4次背叛行径中,起码有3次是在被裹挟的情况下、随波逐流的被动选择,那么这一次降清,则无论如何都是他主动的抉择了。
    起码对于王辅臣的仕途来说,这次抉择让他走上了平步青云之路。
    顺治十年,王辅臣随洪承畴出征西南表现出色,小贰臣给老贰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保举他当上了总兵官。
    而他的好运并未到此为止,很快又受到了吴三桂的青睐,并请旨将王辅臣调入麾下,一起出征缅甸擒获了南明末帝朱由榔。
    无论此时的吴三桂是否有叛清之心,但同为汉人、同为叛臣而且勇冠三军的王辅臣都是他极力拉拢的对象。
    可吴三桂有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儿子吴应熊,其实他的另一个儿子吴应麒在坑爹程度上一点也不亚于其兄。
    本来以吴三桂对于王辅臣的笼络,日后成为其叛清的得力臂助指日可待,结果却全被吴应麒给搅和黄了。
    这个自视甚高的蠢货,显然对其父给予王辅臣的优待很是妒忌,于是寻找机会对其进行了侮辱,搞得双方很不愉快。
    后来这件事情传到了吴三桂的耳中,大概还是吴应麒添油加醋的改编版本,变成了王辅臣出言辱及老吴。
    结果使得吴王二人间出现了龌龊,王辅臣一气之下找门路调离了吴三桂麾下,去甘肃固原当了提督。
    后来吴三桂在三藩之乱的中后期,一直受困于麾下无良将。
    若是王辅臣还在,即便不能扭转败局恐怕也不会打得那么难看,起码会给康熙和玄烨增加许多压力。
    可惜吴三桂的一片苦心毁于儿子的愚蠢和自己的轻信误听,也算是自作孽不可活。
    王辅臣的最后两次背叛,成为三藩之乱的转折点。
    建奴朝廷对于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手握重兵的前明叛臣其实并不信任。
    但苦于八旗兵力不足,只能将其藩镇设在云南、两广和福建等南方省份,以之为前驱对汉人反抗势力和南明小朝廷进行剿杀。
    随着朱由榔被杀、南明覆灭,清廷与三藩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彼此间的明争暗斗日益激烈。
    王辅臣的请调对于清廷来说是个削弱吴藩的意外之喜,但怎么安顿他又成了个难题。
    直接砍死固不可取,不给兵权也肯定不现实,但无论扔在南方还是京畿,一旦三藩作乱,这货又可能成为隐患。
    所以最后权衡再三,玄烨还是把他打发到西北,先做平凉提督,后调任陕西提督,既利用王辅臣的勇武稳定西北,又使得他远离吴三桂和中枢要地,即便作乱也不会祸及根本。
    当然,在王辅臣上任之前,玄烨也没忘了向吴三桂学习,好好笼络一下这名性情多变的悍将之心。
    先是大加赞赏、恩赐,又将其抬入旗籍、以“不舍“为名屡次拖延他的行期,最后甚至连老爹的遗物都赐给了王辅臣。
    可是人心隔肚皮,王辅臣当面感激涕零、誓言忠诚,结果一转头就毫不客气的一叛再叛,居然还成了决定三藩之役战局走势的关键人物。
    康熙十二年,三藩之役爆发,吴三桂杀进湖南、孙延龄叛于广西、罗森等叛于四川、耿精忠叛于福建,郑经也渡海来攻。
    整个南方一片糜烂,而建奴苦于战争准备和兵力不足,只能处于守势,以扼守江防为要,严防战火蔓延到北方,威胁到建奴统治的根本之地。
    就在建奴大举调兵南下之际,王辅臣突然在侧后方捅了一刀,让玄烨痛彻心扉,险些使得大局失控。
    早在吴三桂起兵之初,就派汪士荣给王辅臣送去一封信,除了封官许愿以外,还请他出兵策应。
    王辅臣倒是爽快,直接将汪士荣和招降信交给了玄烨,玄烨闻讯大喜,直接处死了汪士荣,还给王辅臣留在京中当人质的儿子王吉贞升了官。
    不过年仅19岁的玄烨显然有些得意忘形,居然轻率的任命大学士莫洛为山陕总督,有节制王辅臣之权,却没注意到两人之间有过节。
    而且莫洛也非心胸开阔之人,到任后处处与王辅臣作对,陕西的形势骤然变得紧张。
    康熙十三年年底,二人间的关系彻底恶化,发生了火并,莫洛战死,这下王辅臣没了退路,于是致信吴三桂,表示愿意追随他反建奴。
    不过王辅臣并没有按照吴三桂的意愿东进或南下,而是掉头向西进入陇右。
    他先后攻取沔县、略阳、陇南、阶州、清水、巩昌、兰州等要地,秦州、平凉、庆阳等地则纷纷归附,到康熙十四年初,整个陇右已经尽入其手,王辅臣成了名副其实的“西北王“。
    王辅臣出乎意料的举动让玄烨和吴三桂都有点懵圈,但很快都明白了王辅臣不甘为人下、有自立之心的用意,于是两人分别出招。
    王辅臣名义上归附了吴三桂,可是既不听调也不听宣,老吴还拿他没办法,只好破罐子破摔。
    他一方面给老王官升平远大将军、陕西东路总管,另一方面又怕老王嫌他封的官不值钱,干脆砸下20万两真金白银以示诚意。
    但同时,他又派出亲信王屏藩、吴之茂率部大举北上,名义上是打着支援王辅臣的旗号,实为给后者施加压力。
    玄烨则放掉了人质王吉贞,还让他给王辅臣代话,希望他迷途知返,朝廷既往不咎。
    王辅臣正春风得意,现在儿子又平安归来,所以迷途知返啥的大可以放放再说。
    毕竟谁也没有前后眼,说不定咱老王也能过把皇帝瘾?所以他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玄烨的好意,而是选择了自行其是。
    玄烨应对三藩之乱的基本策略就是按住吴三桂猛揍,完全不给他留任何后路。同时对其他的叛乱者则能招抚则尽量招抚,以便集中力量打击吴藩。
    不过王辅臣在西北的叛乱以及招抚失败,彻底打乱了他的布局,使得玄烨不得不推迟在南方的攻势,转过头来先搞定侧后方的隐患。
    他先是任命豫亲王多铎的第七子、贝勒董额为定西大将军,出兵陇右平叛。
    没想到虎父出了犬子,董额到了西北一通乱打,除了丧师靡饷外几乎毫无寸进,玄烨只得急招老将图海出任抚远大将军,赶赴西北主持平叛。
    图海果然老辣,到任后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先整顿军纪,继而采取攻心战术使得平凉军民人心涣散。
    之后出重兵强攻拿下城外要地虎山墩,从而可以居高临下炮击平凉城。至此平凉与外界的交通断绝,城内粮草将尽,彻底陷入了绝境。
    此时图海又借与王辅臣有提携之恩,遣参议道周昌(即周培公)入城劝降。
    王辅臣由于出身和经历的问题,不可能有什么文化和见识,民族大义、气节操守之类的东西,更不会跟他产生任何联系。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能来源于他的生活阅历和经验。
    如果王辅臣的运气好、遇到一位类似李世民等,完全可能成为樊哙、尉迟恭或是常遇春这样的猛将甚至是开国功臣。
    可是他遇到的,却尽是带他投奔流寇的姐夫,以及目光短浅裹挟着他一叛再叛的平庸小军阀。
    偏偏王辅臣还在这一次次的反复中走了狗屎运,不但得到了荣华富贵,还成了坐镇一方的主将。
    这个唯有在战场上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莽夫,当他不得不独自决定自己的命运时,王辅臣那可怜的智商所能给他提供的,似乎只能是从再一次的背叛中寻找机会。
    而且他名义上是叛建奴附吴,实际上是两边不靠、当上了墙头草。
    于是面对周昌的劝降,王辅臣只能接受,出于稳定大局的考虑,玄烨暂时践行了既往不咎的承诺,仍任命他为平凉提督,并加太子太保衔。
    没了王辅臣这个肘腋之患,玄烨终于可以集中全力收拾吴三桂。于是三藩之役的局势很快向建奴有利的方向发展。
    各路反叛势力或降或散,只剩下吴三桂负隅顽抗,但也是大势已去。最后的结局并不出人意料,建奴已经没有贰臣的容身之地。
    吴三桂在走投无路之下匆忙称帝、过了把皇帝瘾之后便一病呜呼,继承了他“大业“的嫡长孙吴世藩,最终的命运也只能是以自杀告终。
    三藩中的另两藩,耿精忠在投降后被玄烨秋后算账,最终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
    尚可喜倒是宁死不叛清,危急时刻甚至欲以死明志。老尚的“英明举动“不但保住了全家老小的性命,甚至连荣华富贵都没丢掉。
    反正只要等到平藩之役大局已定之后,凡是还活着不肯去死的反叛者,玄烨一个都不放过。
    在这一点上,王辅臣表现出了他一生中罕见的智慧,看得很清楚。
    所以在他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投降后不久,王辅臣就曾自杀过一次,不过图海看得很紧,他没死成。
    这件事情也引起了玄烨的重视,他专门下诏给图海,下令对王辅臣严防死守,绝对不能让他死掉。
    玄烨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平藩之役正处于战事焦灼的状态,除了吴三桂对建奴死打硬抗以外,其余各路反叛势力都是首鼠两端,随时可能见风使舵。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王辅臣意外死亡,甭管是自杀还是他杀,都会对建奴的招抚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让耿精忠、孙延龄等人产生兔死狐悲的情绪。
    玄烨此时不想让王辅臣死掉,不代表将来还想让他活着,想清楚了这一点的老王,开始全力以赴的推进自己的寻死大业。
    他先是想办法转移图海的注意力,然后将新娶的夫人逐出了家门,又尽散家财分发给部下,最后才饮下毒酒一杯,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玄烨得知王辅臣的死讯后,默然良久,终于没有株连他的家人和部属,只是将王吉贞革职了事。
    在史料记载中,王辅臣其实是个不错的将军:
    “辅臣为人,恭以事上,信以处友,宽以待人。而严以御下,然有功必赏,虽严,士亦乐为之用。“
    只可惜他生错了年代,若是能投胎在两宋之前,哪怕王辅臣再叛个七八次,没准也能成为像尉迟恭、程知节、秦琼那样名扬千古的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