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原子城(第三更,求订阅)
作者:小鱼的命运   回到过去做财阀最新章节     
    第429章原子城(第三更,求订阅)
    原子城,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原子能的地方。
    其实,就是研究原子弹的地方。
    为了确保原子弹研究不至于外泄,在过去的两年间,五万余名日本战俘在婆罗洲的雨林腹地,建立了这座原子城,说是城市,其实也就是座仅仅只有六千多人的小城而已。
    除非了两千余名驻军之外,这里云集着上千名南洋第一流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等各个领域内的专家,而且,每年都有新的研究人员补充进来。
    “三年前,在您的命令下,我们开始了对原子能的基础性研究。在过去的三年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跟在李毅安的身边,古斯塔夫·赫兹这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不仅是南洋大学物理系主任,同样还是南洋核计划的负责人。
    “去年,我们在南洋大学建成了南洋也是亚洲首个铀-石墨实验反应堆投产,该反应堆能够进行受控核裂变自发链式反应。在启堆时,需要在铀块的堆芯中填入最大剂量的钚块——1~2毫伽。通过实验堆的帮助,我们的科研人员找到了能定量监控铀和使用其物理特性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对原子城第94号元素工厂生产反应堆的装卸料过程进行质量审查。”
    “家骝的这个想法很好,完全可以进行尝试嘛。”
    “五二年岁末之前,先生,吴博士的工作是非常有成效的,在她的帮助下,我们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结合之前获得部分资料,我们现在已基本掌握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
    “家骝,你是不是需要我做些什么?”
    “那也就是五二年了!”
    五二年……
    随后袁家骝继续解释道,
    虽然还要再等上三年,但是这三年,还是能等得起的,毕竟,真正的变数应该在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后,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二三十年后人类的技术水平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是不可预知的,而那一高度会不会带来什么黑科技与狠活,同样也是不可预料的。
    这不就是后世经常说的铀离心分离机嘛。在另一个世界,动不动就有什么伊朗重新启动铀离心分离机之类的新闻,这种办法确实是最划算的办法。
    袁家骝的判断,让李毅安觉得很诧异,没有想到他会先从经济上去考虑这件事。
    参加过曼哈顿计划的袁夫人,在一旁进一步解释道。
    “第94号元素工厂项目的交付日期,定在明年的7月前。与实验反应堆不同,生产反应堆需要约150吨金属铀和超过1千吨的石墨,还拥有体积达几千立方米的强制水冷系统……”
    其实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停止气体扩散工厂的建设,毕竟,那可是几亿元的投资,一旦铀离心分离机取得成功,那几亿元的工厂可就全打水漂了。
    “根据我们的计算,一切顺利的话,我们会在五一年底,获得足够的钚。”
    李毅安扭头看着古斯塔夫,问道。
    “南洋核计划里,原子弹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原子能发电站,在这种情况下,铀的用途就更加广泛了,所以从原料提取上来说,我们必须要把铀放在第一位。”
    介绍94号元素工厂的进度,古斯坦夫最后又特意强调道。
    经济才是科研的根本!
    “不错,你们的担心很对。”
    李毅安点了点头,说道。
    “致远,南洋不是美国,也不是俄国那样的大国,我们不需要同时走两条路,有了钚弹,先解决有与无的问题之后,铀弹可以慢慢来。毕竟,南洋是个小国,很多事情必须要先考虑经济!”
    听着袁夫人的解释,李毅安这才醒悟过来。
    想到之前,赫兹并没有提到这个办法,李毅安便问道。
    “因为天然铀金属中铀-235的含量仅为0.711%,所以为了使铀-235含量超过90%,六氟化铀必须重复通过多孔隔板数千次。为了获得1千克高浓缩铀,需要消耗175至220千克纯天然铀,以及约60万千瓦时的电能,用以提供压缩机的电机所需的电力。”
    也就是气体扩散法,而建造一個采用气体扩散法浓缩铀的工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解决这个复杂问题时,必然会在技术设备,特别是多孔隔板的研制中犯错或是遇到困难。
    “尽管在赫兹领导下研制的管式过滤器项目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根据测算,通过气体扩散法获得浓缩铀的浓度不超过75%,但是铀弹要求的铀浓度率应不低于90%。为了使铀浓缩达到核装药所需的浓度,我们还需要建设一个特殊的电磁装置。仅仅只是铜就需要至少六七千吨,如此昂贵的成本,从经济上来说,对南洋绝对是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现在我领导的项目组,正进行研究离心法,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整个项目还需要时间去完成,如果采用这个方法的话,获得铀235的成本会更低一些。”
    在古斯塔夫,尼尔拉斯等人的介绍下,李毅安用了一天的时间,参观这座原子城,对南洋的核武器研究进度也算是有了基本的掌握之后,他并没有立即返回长安,而是到了朋友家,现在袁家骝夫妇都在原子城,尽管他们一边还在南洋大学任教,但他们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这里。
    “或许,最终进度表会完成,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
    “先生,你不止一次对外界提到,现在对南洋最重要的是经济,家骝计算过,仅仅只是气体扩散厂以及电磁精炼厂,这两项投资就需要至少两亿元的投资,从经济成本上来说,是非常昂贵的。甚至可能会拖累南洋的经济发展。”
    在袁家骝的餐厅里,放下手中的筷子,袁家骝说道。
    “哦?铀?什么问题?”
    袁家骝的建议非常委婉,其实就是提醒他——南洋是小国,没有必要念大图全。
    在此之前,在“核和平”的威慑下,冷战应该不会变成热战,但是南洋也需要为那个不确定的未来做好准备。
    “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他们认为制造大型离心机太困难,所以过最后转向了用气体扩散法来获取U-235。这种方法占地很大,很复杂,而且成本高。家骝认真的研究了离心法,他认为不需要建造大型铀离心分离机,可以采用小型离心机,但是用几百个、几千个连在一起工作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只需要投入足够的数量就行。这样每台机器可以增加少量U-235的产量,集中起来,慢慢的增加U-235的含量。而且这些机器必须持续不断的运转好几年,这样不仅在经济上很划算,而且技术上难度也不高。”
    吴健雄也在一旁说道。美国的经历告诉他们,所有的一切科研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毕竟科学研究是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
    古斯塔夫口中的“第94号元素”,就是“钚”,相比于铀235的生产,钚的生产更简单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印度、高丽等国第一枚原子弹都选择钚的原因。毕竟核武器中最难的其实不是设计问题,而是如何获取燃料。
    “我们在铀提取上碰到了问题,”
    “你说的这个离心法,我听赫兹介绍过,他提到过美国人好像并不看好这个办法。”
    对于这个结果,李毅安并不觉得的意外,南洋的核计划云集了一批德国最优秀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再加上“九头蛇”提供的部分情报资料,让这项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而吴健雄的到来,也加快了研究进度。
    “美国人不看好,是思路发生了问题。”
    确实,铀弹是原子弹,钚弹也是原子弹。没有必要同时追求两条路径,
    想了一会,李毅安点头说道。
    “我知道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