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山中,登峰军正在经历一场严酷的考验,为了摆脱追兵,早日赶回枫山,这几日黎珩率领众士卒不停歇的赶路到现在。
“主公,这几日军卒们怨声载道,今日又有二十余人兵火失心,再这样下去,恐怕赶回枫山与大军汇合之时,我们也剩下不了多少军卒了。”
鲍巍追上走在最前的黎珩,低声禀告道。
黎珩转身望去,身后的军卒们垂头丧气,队伍也变得稀稀拉拉的,各领队士族将领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这些军卒不是士族,绝大部分原来都是些地里刨食的百姓出身,能撑到现在已是黎珩不计成本的药力灌注之功了。
所谓兵火失心,黎珩认为就是大周版的战争后遗症,身体上的伤势黎珩还有办法治愈,至于这心中之伤他实在不知如何下手。
黎珩能理解军卒们的心态,虽然前几日那一战中奇袭了柳氏在富阳山下的储粮之地,黎珩等人看来是一场大胜,但在底层小兵们看来可不是这样,那场战斗中己方同袍们损失过半,最后连主将都像是狼狈而逃,直到现在还偶尔能遭遇追兵。
出发之时被战前动员激起的热血逐渐冷却下来,眼睁睁看着身边一同从登峰出发的同袍手足们中埋骨他乡。
连日来又一直强行军,为了隐匿行踪,餐餐吃的都是粗粝的干粮,精神一直紧绷着,出现精神失常也实乃正常。
想必这些军卒中不少人心中已经陷入迷茫,想要逃离这场纷争。
黎珩心中明白,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手中这一千多从登峰带出的军卒们乃是自己在这场战争中剩余不多的本钱,若任由事态这样发展下去,难保军卒不会哗变,这里每一个经历过恶战的士兵都是宝贵财富,未来自己扩军时的骨干精英。
“将各自队伍聚拢过来,我有事要宣布。”
只得如此了,黎珩心中暗下决定,他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各士族领队将军卒们逐渐聚拢过来,看着面色疲惫,浑身上下满是尘土血迹的众士卒,黎珩抿了抿嘴,跳上一块巨石喊道:
“常言道: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诸位将士随我一路征战,战功卓绝,金银俗物不足以表其功,我思虑再三,决定在军中施行五等军功制!”
“不问出身,不分贵贱,凡立功者,皆依此制予以赏赐,凡我军士卒,战场斩首一级者,授一等猛士之称,赏田三十亩,宅一座。”
“战场斩首三级者,授.....战场斩首十五级者,授五等不更之称,赏田三百亩,亲属免服徭役,家中有子从军者,亦授一等猛士,凡因功授田者按二公八民收取年贡。”
“此次参与烧粮一战的众军卒,皆授三等之赏。”
黎珩将心中想法洋洋洒洒说出,军卒们听后先是一阵安静,后面嗡嗡地讨论声逐渐响起,不多时众士卒就达成了共识,虽然不太清楚自家大老爷说的是什么,但是这些军卒本能的知道,这是大老爷开赏了。
“谢大老爷恩赏!”
每个人都有田宅!明白了这个以后,所有军卒都激动了起来,这可是安身立命的本钱,自己为啥投军?不就是活不下去了才来混口吃的么?
黎珩看着这一幕,心也放了下来,原本他一直在思考军功授爵这个法宝到底要不要拿出来,黎珩觉得对于大周来说,这个制度过于惊世骇俗了。
大周毕竟是士族们的天下,庶民们组成的普通军卒哪里有什么社会地位?
每次战争中接受征召的士卒基本都是流民、失地或少地的农民等,实在活不下去了,才投军混口饭吃,比之寻常手艺人都有所不如。
至于军功授田的年贡只收两成也是为了堵住他人之口,避免非议,毕竟完全不收年贡的赏田岂不是和小士族们的封地没什么区别了?
绝大多数士族可不会认为这些庶民组成的军卒能与他们平起平坐,若是二者完全一样,极易引起其他士族对登峰军的敌视。
原本军功爵制度黎珩想时机成熟再施行,但现在形势所迫,只得先定五等草草提出,眼下这个情况必须给众人一个奔头,免得还未回师自己带领的这些兵马就先行崩溃了。
一旁各自牵着马匹的斥候营军卒们见登峰军集体欢呼,也是羡慕不已,他们只是暂时归属黎珩指挥,到时候可是要回自家老爷麾下的,可得不到这般好处。
“统领大人!我也想加入登峰军,在统领大人帐下长久效力,不知可否?”
此时有斥候营的军卒试探出言问道。
“我也想继续在统领大人麾下效力!”
“我也一样!”
“我也是!等我回去就把家中老母接到登峰。”
随着这军卒的发问,其余斥候营士卒也如梦初醒,纷纷喊道。
“斥候营中愿意随我回登峰的,皆可按此例受赏!”
看着这一幕,黎珩忍不住笑了起来,斥候营这些军卒的反应在他预料之中,不枉他聚拢军卒时特意将斥候营安排在最前方,方便他们将自家对有功之士的赏赐听清楚。
要知道自己药力提升的只是体质,战斗经验这东西可不会凭空出现,都需要成年累月的打磨才行。
这些斥候营的军卒都是各家挑出来的精锐,个个弓马娴熟,他可是眼馋这些斥候很久了。
这下子有理由将其全部吞下了,到时候其他五领士族来要人,黎珩大不了双手一摊。
之前抽调的斥候皆已战死,连尸体都找不到了,我也很遗憾。
什么?你不信?那你去找柳家要人吧,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尸骨。
按照黎珩预想,就算五领各军倚着营寨防守,面对柳氏大军,必然都损失不小。
到时五领士族元气大伤,而自己此次奇功在手,黎珩不信他们能为了几个小卒与自己翻脸。
“全军继续出发,明日日落前咱们必须进入枫山地域!”
见麾下军卒们因军功授田制度的颁布而士气大盛,黎珩决定趁热打铁,继续开拔,免得还有其他追军听到了这里的动静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