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等粮下锅
作者:子虚笑乌有   三国:克复中原最新章节     
    刘表拖着疲乏的身子回了寝屋,刚进门,就传来一声哀怨。

    “夫君,怎又忙到这般晚,妾身都等得睡着了。”

    一双细手探到刘表双肩,将其外袍款款褪去,蔡菽从身后勾住刘表脖颈,整个人贴了上来。

    稍一主动,刘表就懂了。

    “今日事多,有些乏了,等下次……”

    “主公,南阳急报!”屋外声音乍起。

    “速去召人议事!”

    刘表条件反射般地下令,面色不由凝重,想到刚刚那封书信,难免心中忐忑。

    难道已经来不及了么?

    他有些慌乱地更衣,蔡菽一边帮忙,一边蹙眉问道:“夫君,南阳何事?”

    “可能是关中贼人来袭,吾去看看。”

    刘表起身,出寝屋时,舒了口气,近来愈发感觉自己体力不支,而蔡菽恰是如狼似虎年纪,真是内忧未消,外患又起。

    军报一过城门,各方势力便先先后后收到了消息,不等刘表召见,蔡氏兄弟,蒯氏兄弟,刘先邓义等人已在前往州牧府的路上。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不过,仅对某些人来说。

    诸葛巡却睡得特别香。

    翌日。

    诸葛巡照旧主持收割,安排仓储,然后在黄昏时分,回到襄阳城,平淡又充实的一天。

    不过,诸葛巡诧异地发现,襄阳城门竟然开始盘问入城之人了。

    吃饭时,诸葛巡才从诸葛亮带回的岘山消息中得知,是南阳出事了,这次预警,没来得及。

    时间线没有错乱,袭击南阳的,正是张济,他突袭了析县,在周边聚落劫掠一番后,继续南下。

    “兄长,没成想,西凉贼来得比想象的快,可怜析县百姓。”

    “应该说,比想象的慢才对,三弟,忘了去年的软柿子之说了?”

    诸葛亮轻叹一声,“可惜人微言轻,无人重视。”

    “若想得人重视,当居首席之位,欲成首席,必擅经世之政,洞悉时局之明,还要有应对当下之智,与敌周旋之谋,三弟还年轻,尚有时日,无需为此焦虑。”

    诸葛巡宽慰完弟弟,心头却是一阵沉重,南阳战端一开,便再无宁日,襄阳城与南阳隔江相望,很难独善其身。

    自己这颗诸葛氏的老树根,得抓紧时间往下扎根了,否则谈何庇护弟弟妹妹。

    除了钱和粮,或许自保之力,也应该着重发展了。

    诸葛均突然问了一句,“大兄,西凉铁骑来势汹汹,南阳能挡住吗?”

    “据城坚守则可,若是野战……”诸葛巡摇摇头,极不看好,“西凉人本就彪悍,连年厮杀,能活到现在的,无不是悍勇残暴之徒,野战断无胜算,蒯异度不蠢,不会以卵击石。”

    说着说着,诸葛巡开始寻思,哪个兵种,能对付骑兵?毕竟无论是现在的西凉军,还是日后曹操的虎豹骑,都是棘手的骑兵。

    “兄长,在想什么?”

    “我在想,南阳之战会以何种方式结束。”

    实际上,诸葛巡真正想的是,此番变故,诸葛氏能否从中渔利?

    “张济兵马如无根之萍,不过求一块立足之地,若使君能接纳他们,倒是可免除一场兵灾,而且……”诸葛亮放低了声音,轻声道:“在南阳,使君可得一支牵制蒯氏的势力。”

    诸葛巡意外地看了眼诸葛亮,自己这个弟弟,渐渐从喜欢问兄长看法,变得能出惊人之语了,这不正是他方才所言的洞悉时局么。

    诸葛巡笑了,老大哥甚感欣慰!

    “兄长笑什么?可是弟说得不对?”

    “非也非也,为兄想到高兴的事,我们要发财了!”

    ……

    吵闹了一整日的州牧府,终于安静了下来。

    刘表独身坐在议事堂上,望着一张张空着的席垫,心头忽声一股落寞之感。

    南阳遭袭,今日本该是一场同仇敌忾的誓师大会,却因筹措粮草问题产生了分歧。

    因为征讨长沙,襄阳存粮已经消耗不少,蔡氏养着蔡家军,也只能象征性的给一点。

    而有些家族则各执说辞,什么储粮地不在襄阳会贻误战机,什么粮食都售出了,什么青黄不接……

    刘表心知肚明,就是这些家族在南阳没有相关利益,不想摊这趟浑水。

    蒯氏与南阳联系最为紧密,倒是积极,只不过很长一阵子,蒯氏都在为修缮雒阳宫殿不遗余力,征发民夫大兴土木是极耗粮食的,即便是蒯氏。

    刘表不由冷笑,荆襄富庶,如同一个笑话。

    区区一個张济,便是这般德性,若是大敌来犯,干脆直接献地投降好了!

    这州牧,做的真是窝囊,刘表心头憋着一口气,愤懑异常。

    奏曹走过来,轻道:“主公,庞氏庞纬求见。”

    “山民?快请!”

    刘表差不多已经猜到,庞山民的来意了。

    庞氏子弟虽然远离权力,但庞氏在文学教育领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刘表为接纳关中学士所建的学馆,便是庞氏掌控。

    所以庞氏尤重名声,能做贡献挣名声的机会,绝不会错过。

    “庞纬拜见使君。”

    “山民,请坐。”

    庞纬开门见山,“听闻南阳遭袭,家父心急如焚,特命纬送来粮食千石,以表庞氏心意。”

    刘表面露难色,又挤出一丝感激,有些激动地回道:“庞德公有心了,山民贤侄辛苦了,真乃雪中送炭!”

    瞧着刘表如此难堪的脸上,庞纬也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使君可是还有什么难处?”

    “唉,战事突发,襄阳城中存粮,征长沙时已用去七八,如今又是青黄不接之时,筹措了一日,也不过千余石,军粮未齐不说,还需维护襄阳粮价,听说西敖坊市的粮价,已经开始涨了。”

    “使君还缺多少?”

    “大军出征在即,粮食不可少于三千石,至少还需数百石,可若是调市场之粮,恐令百姓恐慌。”

    “使君,在下倒是知道一处地方,有数百石粮。”

    刘表诧异,“何处?”

    “诸葛氏百亩冬麦,大丰收。”

    刘表一怔,一段死去的记忆突然开始攻击他。

    当初诸葛巡租下蔡氏之田,便迫不及待地种下了冬麦,蒯越当初还嘲笑诸葛氏等粮下锅。

    然而不到一年,谁能想到,蒯越领兵支援南阳,首发粮草东拼西凑,还不够。

    等粮下锅的,是蒯越,而且等的还是诸葛氏之粮。

    想到此处,刘表忍俊不禁。

    异度啊异度,你可能万万想不到,你的救命粮,在诸葛巡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