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荒野奇观
作者:喝点猫茶   我在西山基地工作的那十年最新章节     
    呼啦——
    荒野上凌乱的烈风将手里的文件吹乱了,好在夹在板子上,没有跑飞。
    风沙漫天,脸上没有被口罩和护目镜遮住的地方异常痛痒,像是躺在荒滩上的乱石一样,接受洗礼。
    附近工作的人员都穿着迷彩毛毡服,在寒冷的戈壁上搬运沉重的机械。
    说是搬运,其实是驾驶履带车在戈壁滩上缓慢地行驶。
    八台,足足八台现实稳定钟放置在荒漠上,组成一个正八边形。
    在启动之前,它们被暂时收纳在地下,为此,昆仑山基地临时在戈壁滩上打下了八个竖井,并安装了升降装置。
    我躲在棚子里面,勉强翻看着随智械体一同送达的项目描述:
    复活节岛基地项目——031,智械体。
    最初被发现于大阪市的一间荒废的玩具贩售屋,项目在存放三年之后,释放出大量的金属元素丝,对周围10米以内的建筑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
    比较稳定的现实扭曲者,会自行感应周围存在的生物体,当生物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或被一定数量的实体观测的时候,并不会进行现实扭曲——毕竟它是给小孩子玩的玩具,存在的自我意识并不会伤人。
    还真是奇怪的项目。
    我在心里想着,八台现实稳定钟早已经布置完毕了。
    一台无人履带车从一侧开了出来,它的前段有两条机械臂,其上夹着那枚半透明的魔方。
    小车一路开进八边形的区域中央,将魔方放在正中心的地面上,随即退出。
    整整一个上午,才将这一切布置好。
    彭主管让所有人立刻撤回到基地内部,并关闭了所有向外开启的投影窗,说白了就是创造生物体和观测实体量微小的环境,让项目得以快速显现特性。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
    方圆百里寥无人烟,唯一的观测实体设为基地外的热成像仪,清晰度很低,观测等级很低,应该不会引起项目的警惕。
    彭主管在观测室中没日没夜的等待,等了足足七天。
    那项目也没有动静,只和从前一样,向着四周散发出一些无害的金色的金属丝。
    “是观测强度太大了吗?”生天目千里也未曾见过这样古怪的现象,她站在热成像图像的面前,有些诧异。
    屏幕上的魔方仅是一个红色的小点,周围的金属色则呈现出冰冷的蓝色。
    它的姿态诡异,最长的金属丝已经向外延伸了十多米,无数的分支,分支之上还有更多的分支。
    活像一只在海底摩挲着移动的巨大章鱼。
    “不可能,观测等级已经降到最低了。”
    “延时观测呢?”千里问道。
    彭主管摇了摇头,说:“我们要及时开启稳定钟,延时观测不太现实。”
    “好吧。”千里双手抱怀,手指在自己的手臂上点着,“这样如何,多叫几个人,定时轮流观测,说不定会有观测等级极低的人。”
    “有道理。”彭主管看向千里,后者接过了他的座位。
    “你去休息吧,彭先生,我在这里观测一天,然后换……李为知来吧。”
    我有些错愕地点了点头。
    -------------------------------------
    轮到我那天,项目也没有什么动静。
    这一天晚上是师姐轮值或许是因为项目感受到了熟悉的观测实体,又或者师姐的观测等级比较低吧,项目果不其然地出现了异常的反应。
    热成像上面的项目从红色变为白色。
    就在师姐拉下警报的同时,一场恐怖的地震袭击了基地。
    我那会儿不巧,正在睡梦中,从床上被抛到地上。摔到后脑勺,躺在地上发蒙了片刻。
    反应过来之后,我立刻从地上爬起来,穿好衣服,飞奔到观测室。
    一路上余震不停,我跌跌撞撞地跑着,好不容易才刷开观测室的大门。
    进门一看,师姐一屁股摔在地上,一手扶着椅子,一手拉着桌上的紧急开关。
    “哎呦,疼死我了。”她见我第一个到,立刻招了招手。
    她扶着我站起来,相关的同事们陆陆续续也到了。
    “有什么变化?!”彭主管快步走进来,站在大屏幕前,热成像上面满是各种颜色,完全占据了整个屏幕。
    “稳定钟?!”
    “我已经打开了。”宋以沐说道。
    “好。”彭主管点了点头,“开启外层墙壁,取消观测限制。”
    “等等。”千里站在人群中喊了一句,她走上前去,拦下了彭主管。
    “等白天再开启。”她轻声说道,将彭主管放在开关上的手拿了下来,“先让应急小组过去侦查一下。”
    “这是……”
    千里的眼中闪过一丝不确定的神色,说道:“我从未这样试验过,可能会出问题,为了安全考虑……我建议放在白天,能见度好一点的情况下再行动。”
    彭主管看着她许久,最后还是松口了。
    “我会先组织应急小组去往现场,大家先回去休息吧。”他站起来,向同事们宣布,“我们明天一早再开始研究工作。”
    众人纷纷离开。
    “小陈,你带上联络员,去调查一下周边村镇的受灾情况,刚才的地震可不小。”彭主管在一旁吩咐事情,“需要救援就和基地联络哈。”
    干员立刻带着几个人离开了。
    现在观测室里面就只有我们四个人在。
    “小宋,你能描述一下刚才的情况吗?”彭主管问道。
    宋以沐点了点头,沉思片刻,说道:“我定的是15分钟观测一次,大概三点半的时候我观测了一次,就看见画面上有大量的高温物质在移动,就像这样……”
    她指着屏幕。
    “这些东西,从地面往空中移动,然后当我开启稳定钟的时候,它们就悬停在那边不动了。”
    “这些应该是金属元素。”站在一旁看了许久的千里终于开口说话了。
    “为什么?”
    “直觉吧……我猜的。”千里笑了笑,“公司研究这东西大半辈子了,这还是第一次放在这种环境进行实验,不瞒你们说,我也是第一次见。”
    她看上去兴致勃勃的样子,脸上的表情紧张,带着兴奋。
    老实说,我睡不着,师姐也睡不着,那两位编队此情此景,更是睡不着。
    几个人索性在观测室等到了太阳升起。
    -------------------------------------
    八台现实稳定钟运转时产生巨大的热量,滚滚的热浪将周围的空气扭曲。
    在这为智械体特制的“阵法”中央,却找不到那枚魔方的影子。
    银色和金色的金属构造出现在荒野上,巨大的弯曲成弧线的金属流线,以地磁的模样悬在空中,其上镶嵌这各种各样埋藏在戈壁滩下面的贵金属和宝石,烈日照射,显得它整体闪闪发光。
    加上偏白色的戈壁和远处的雪山,大家不得不戴着墨镜观看这个景象。
    “返回的先头部队说里面存在辐射,等辐射量减弱了,咱们再穿着防护服过去吧。”彭主管说道。
    直径两三米的金属柱被诡异的外力扭曲出圆润的弧度,其上粗糙的各类金属结晶像是雨林中的附生植物,在粗壮的参天大树上站稳脚跟。
    更像是一条……扭曲的龙,龙首和龙尾深埋在地下,臣服在现实稳定钟的威力之下。
    “用这东西,说不定真能控制住罗胜江。”我在心里偷偷想着,甚至已经开始思考怎么布置。
    直接把罗胜江引过来?
    他又不傻,不会上这么明显的当的……
    “喂。”师姐伸手在我眼前晃了晃拿着一件白色的防护服递给我。
    “别发呆,赶紧穿上出发了。”
    “哦,哦。”我愣愣地点了点头,手忙脚乱地穿好防护服,跟上其他人坐在履带车上,缓慢地朝着目标靠近。
    距离目标一公里左右搭了个棚子,一些士兵正在这里待命。
    这里面临时放了一个冷室,为进入目标内部作业的士兵快速降温。
    这里的温度可不是说着玩的,距离一公里的地方,就已经升高了4、5度,防护服里面逐渐变得闷热。
    履带车随着地形摇摇晃晃地往前走,我一瞬间有了一种大学暑期去乡下社会实践的感觉。
    我双手向后撑着边缘,侧着头看着越来越近的金属弧形柱,就好像坐在驴车的后斗里面,看着越来越远的村子一样。
    有一种恍惚间来到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而实际也确实如此,目标的附近,温度在经过降温冷却之后仍然保持在30度左右。
    那温度可太要命了,进入其中的瞬间,我的身体就开始分泌汗液,贴身的衣物立刻被打湿,黏在身上,很不舒服。
    “作业时间只有10分钟,各位抓紧时间采集样本吧。”不知道是谁在通讯中说了一句。
    我便掏出一把小镐子,在那些金属柱上敲敲打打。
    “这应该是地质学……或者考古的工作?”心里胡思乱想着,眼睛却在这些东西的各种反光下有些受不了。
    那些像是人工抛光一样的银白色反射面诡异地反射着阳光,巨大的框架下面的空间中,一时间充斥着各色光芒。
    金色、银色,还有各类宝石散射出的彩光。
    我愈发觉得这个景象有些眼熟,从哪里见过,但又说不出来。
    镐子下意识地砸下来一块银白色的边角料,那东西落在我的手臂上,竟然瞬间把防护服烧了个洞出来。
    “我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