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一路逃串
作者:独立寒冬冷飕飕   野性迸发的女人最新章节     
    赵玉娘在史山东和展小青带着反共先锋军的第一旅回来的时候,就和省委联系了。她联系的目的,一是通知省委一次灭掉反共先锋军两个旅;二是把史山东和展小青的情况报告给省委。
    两件事都是大喜事,值得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庆贺。
    史山东的组织关系在省委,而展小青是史山东发展的共产党员,由于通讯不畅,展小青的关系没有过来。
    赵玉娘急于把展小青的关系落到省委或者别的党政部门。
    赵玉娘来到省委,省委书记郑天龙出去开会了,省长刘兴邦接待了她。刘兴邦非常高兴,剿匪获得这么丰硕的成果。这既有利于新政权的巩固,也有利于支援前线。
    现在前线战事很紧,兵源粮食就是头等大事,没有稳固的后方基地,很难使战争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寒暄过后,刘兴邦告诉赵玉娘,省委已经研究过了,决定成立剿匪第三大队。考虑到原来的剿匪三大队变成了三岔市军分区。
    赵玉娘手里现在只有一个卫队可以直接指挥,而剿匪一大队和剿匪二大队都在坚守前沿阵地,与反共先锋军对峙。
    成立剿匪三大队可以机动行事,更有利于消灭土匪,维护治安。现在有什么紧急事情都是去市公安局和省公安厅现调,耽误事不说,还影响他们在原单位的工作。
    剿匪委员会不变,主任仍然是赵玉娘,副主任是景卫凯和甘雨珊,委员添加蒋正涛贾文龙。
    这样有紧急情况,赵玉娘可以调动部队和公安。
    剿匪三大队的大队长是史山东,政委是秦佳美。展小青和冯淑兰也编入剿匪三大队。
    冯淑兰仍然兼任赵玉娘的卫队长。从军队和公安抽调一些人力组成剿匪三大队。
    在胡啦县东南郊设立兵营,史山东和秦佳美在那里办公。整个剿匪三大队都驻扎在那里。
    剿匪三大队和一二大队比起来,更加灵活,机动性更强。
    由于史山东在反共先锋军里待的时间长,对现在解放区的环境不是太熟悉,由秦佳美带他熟悉情况。
    剿匪三大队的兵力来源是赵玉娘的卫队加上从省军区和公安部门抽调来的。新组建需要磨合,这一切都由甘雨珊秦佳美冯淑兰帮助史山东进行。
    史山东开始说什么也不担任这个大队长,经赵玉娘苦口婆心的劝阻,最后才勉强同意。
    离开省委赵玉娘驱车去了周铁的家,她要把史山东和展小青安排的事情告诉二人,更主要的是告诉史先生。
    史先生看到儿子和儿媳妇回来特别高兴,整天合不拢嘴,晚上睡觉也都笑出声来。
    当赵玉娘把史山东和展小青的任职情况告诉他时,史先生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吴妈埋怨他说:“你咋就知道说好好好呢,说点别的!”
    史先生仍然笑着说:“这不是挺好吗!”
    而史山东和展小青听了,没说什么,只是说服从组织分配。其实,史山东早就知道了。
    是赵玉娘做他的工作他才答应的。
    接着史先生提出让赵玉娘帮助在胡啦县买所房子。周铁不同意他们出去,但如果史山东和展小青不回来,史先生在他家没什么。
    现在史山东和展小青回来了,就应该出去。
    至于吴妈和史先生住哪里都好说了。两边都是儿子,也都孝顺,住哪里都一样。
    于青是按照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密电找到乌哈尔矿长杨洪轩的。他没想到这个杨洪轩矿长竟然有如此的能力,不但私自存了那么多的炸药,并且能搞到迫击炮。
    在景卫凯他们追来时,于青实在是舍不得扔下那些迫击炮。但杨洪轩却说,赶紧跑,那东西有的是。
    有的是,就是有很多,这也太牛了!连在日本留学,并且见多识广的于青都被镇住了。
    在共产党统治的解放区,他竟然说迫击炮有的是。于青也没有多问,也不能多问,也没时间多问。只是跟着杨洪轩矿长拼命逃跑。
    杨洪轩看上去不到五十岁的年龄,但身手矫健,在密林里穿梭,行走如飞。连年轻气盛、武功超群的于青也只能算是跟上。想超越,很困难!
    出了密林,来到沟底的草甸子,甸子上都是塔头墩子,大的有二尺多高,小的也有一尺半高。
    人踩上去直晃悠,可杨洪轩踩上如走平地,于青只有吃力地紧紧跟着。
    走了一天,也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于青只能凭借自己的本能大致识别方向和地理位置。
    天黑的时候,他们到了一处村庄。但细看又不是村庄,倒像是一个集镇的边缘。
    类似于城乡结合部的地方。
    杨洪轩让于青待在村头的一棵大树下,不要出声,更不能走动。有人来了就躲进草丛猫起来。
    杨洪轩嘱咐完于青就朝集镇里走去,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于青趴在大树下一动不动,他担心被人发现。现在的村民警惕性非常高,见到可疑的人就报告,一报告就有当兵的或者持枪的民兵前来把人带走,然后到村东所严加盘查。
    说不清来路就先用绳子绑上,吊到梁柁上。皮鞭沾凉水一顿猛抽,打得你皮开肉绽。再严加审问。
    目的是严防敌特分子和阶级敌人的破坏和颠覆新生政权。
    就是被儿童团围住,你都别想走掉,他们一喊会来很多人群众,他们手里拿着耙子镰刀,锄头洋镐。看你不顺眼就是一顿猛打,打得你死去活来,看你说实话不。
    过了很长时间,杨洪轩才回来。和他一起来了一个人,天黑也看不清楚脸面。杨洪轩和于青跟着那个人就走。
    他们七拐八拐的来到一处红砖砌成的围墙,一个角落已经破损,他们三人从破损的墙角进去,是一片宽阔的荒草地。
    不远处可以看到明亮的灯光,还有冒着白烟的大烟囱和冷却塔。原来是座火力发电厂。
    他们拐进一座碉堡一样的塔楼。沿着旋转台阶上了最顶层。大约有三层楼那么高,于青从墙眼往外看去,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电厂人们正在忙碌着。
    带路的人告诉于青和杨洪轩说:“这个塔楼是日本人修的碉堡,日本人走了,电厂继续干,但这里没有站岗了。现在安全了,共产党也不派站岗的在这里。但你们不能出去,前边有巡逻的,但他们不到这里。不用担心,天一亮我来接你们,然后我们一起走。
    说完,带路的人把手里的面袋子递给杨洪轩说:“吃的喝的都在这里,你们吃饱喝得就睡觉,养足精神明天好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