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进山之路之古盐道往事(25)
作者:哺恩堂主   江汉朝宗最新章节     
    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人类,作为森林霸主的野人毫不畏惧。
    它圆目怒睁,露出了两颗不同于人类的白森森的巨大而 尖锐的獠牙,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声,只震得山林发颤,树枝乱晃,树叶沙沙作响,林中鸟兽闻风而逃。
    这个慢慢站起来的野人高大健壮,粗壮的胳膊像林中的栎树一般,胸前更像是包裹着厚厚的坚硬的铠甲,浑身棕色的毛发随身体一起抖动着,威风凛凛。
    盐背子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比他们足足要高上一倍的庞大身躯,止步不前,惊恐万分,当这野人张开大嘴发出第二声仰天长啸后,他们不约而同地丢掉手中的扁担打杵,哭爹喊娘地往森林里奔窜逃命去了。
    它们在树枝与山石间上蹿下跳,腾挪闪躲,很快就会消失地无影无踪,又会鬼魅一般忽然闪现。
    如果打了它们抑或企图打它们却没打着,那么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这些盐背子们会懊恼地发现,自己的扁担和打杵子怎么也找不到了。而历经艰难辛苦背了几百里路才背到这里的一两百斤重的盐袋子,要么被它们锋利的利爪抓破了洒落一地,要么被它们整袋整袋地拖走后丢到远处的山崖下去了……
    人们就想,这些个生灵虽说长相古怪,看着丑陋凶悍,但显然它们颇有灵性,懂得不具攻击性。
    否则丢到悬崖下的就不会是盐袋子而是他们了。
    后来一个做过驯兽师的盐背子发现了一个规律:为什么野人们总是在盐背子们打尖休息、埋锅造饭或者是吃干粮时出现呢?而且每次都是眼巴巴地瞅着他们手里的苞谷浆巴馍和类似糌粑的炒面,亦或是那火堆旁烤着红薯和洋芋?!
    他终于从中悟出了道道。
    看来,这些红毛野人和盐背子们一样,它们也怕人类,但它们并没有伤害人类的主观意识。是人类招呼都不打就贸然地闯入了它们的领地,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和警惕。倘若这些闯入的人类不曾伤害它们,那么,它们也不会去主动攻击人类,就可以和人类相安无事。反之,它们就会以牙还牙。
    但是对食物的渴望,尤其是在饥饿的折磨下,人类用以果腹续命的浆巴馍、烤红薯、烤洋芋,在它们的眼里就成了美食。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作为动物的它们,食物,尤其是看起来很不错、很美味、很新奇的食物,往往会驱使它们去铤而走险。
    这就是它们明明知道人类并不欢迎它们,防备并驱赶着它们,但它们依然会闻味而来,在安全距离之外久久地窥探,等待能够得到这些食物的机会……
    悟过来的盐背子们每次都会多备一些或者省下一些干粮,等再次与野人相遇时,尝试着把手中的食物分享给这些似人非人、似猴非猴的精灵。
    美食的诱惑,使得它们逐步地慢慢靠近,向他们伸出了那毛茸茸的大手。
    一旦吃饱,它们就会呼啸着,快速消失在幽深的林子里,再也无处寻觅,无影无踪……
    打那以后,盐背子们总是会多备些干粮,再也没有人害怕过被称为“山鬼”的红毛野人了。
    所以说盐背子们是凭劳力甚至是拿生命来挣得一点养命钱。
    他们当中十有二三都会死在神农架的荒郊野外、悬崖陡坎。
    生还者大多周身跌打损伤,缺胳膊断腿;或者是一身的劳伤和风湿。往后的余生,活也活不好,死又死不了,痛苦万分。
    他们最怕的是同为人类但却无恶不作的山匪。
    历朝历代,在权力交替的间隙,总是匪患成灾。
    明末清初、清朝末年、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神农架亦如此。
    神农架山高皇帝远,正是土匪安身立命的理想之国。
    茫茫林海中,不知道有多少个山头,也不知道藏匿着多少山匪。
    他们少则三五七八个人个,多则十几二十几个人,嗜财如命,穷凶极恶。
    传说中,杨浩宇高祖父杨崇武就是一个心狠手辣贪得无厌的山贼。
    说他带领着一帮凶神恶煞般的兄弟,神奇地收服了沿途的流寇,笼络了好几百号人,盘踞在云雾缭绕的太平山巅,他的喽啰们在几百里的盐道上神出鬼没长达十多年。
    这些喽啰们打着高高的白色土布绑腿,头上也都和山民一样裹着一圈黑色的麻布头巾,脚上全穿着结实的麻绳草鞋,有的穿着黑土布露棉花的破袄子,看起来就和盐背子一样,没有区别。
    牛气一点的小头目们会穿一件狗皮或羊皮坎肩。清一色的大腰裤,把裤腰在腰间叠上几叠,然后再在腰间系一根布带子或麻绳子。
    如若不是每个人都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大砍刀或是一杆火枪或是一根棍子一条长枪,杨崇武的队伍和背盐的盐背子没什么两样。
    杨浩宇高祖父带着队伍,在太平山沿线鬼出神没,来去无影。
    传说中的他总是能准确地在某个险要之处拦住去大宁场买盐或者换盐的商队。然后轻松地就可以掳走他们随身携带的所有钱财和值钱的山货。有时候也会潜伏在盐巴交易地九湖坪附近,缺德地抢走盐背子们辛辛苦苦刚从大宁场背回来救命盐。
    对于那些敢于反抗的盐夫,一律武力制服后要么直接丢进天坑、推下悬崖,要么就吊在盐道旁的大树上让他饿死、渴死、晒死……
    据说杨浩宇高祖父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在盐道上干这伤天害理而现在让杨浩宇丢人现眼在人前抬不起头来的事情的。
    没有人知道他是哪里人,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传说中,说他是信奉白莲教的,原来是太平军。
    说他十二三岁便跟着翼王石达开南征北战,后来跟随石达开离开了洪秀全。
    随石达开的大队伍过金沙江后被堵在大渡河,侥幸逃得一命,又去了四川。
    石达开后来在四川被害,手下军士也大多被杀。
    而杨浩宇高祖父杨崇武却在乱军中又捡回了一条命。
    那时候他才二十刚出头,混迹在人群中,糊里糊涂的就从四川坐船到了汉口。
    到汉口码头时,已是身无分文。
    想在码头上凭一股子力气扛点活儿干,却被告知要向码头地头蛇交 “扁担费”。
    没有,于是就奔波在汉口各个码头上打散工。被称为“拉洋荒”的。
    后来如所有传奇故事和影视作品里讲述的一样,在一次码头群殴中,靠多年的战斗经验和一身本领无意间帮了一个地头蛇也就是叫做“大头佬”的。
    这个“大头佬”甚是赏识杨浩宇高祖父的功夫,便破例让他在码头上做了一个小头佬,管理一个码头和几十号力工。
    不久却在一次抢码头的争斗中失手打死了一个“拉洋荒的”。
    那个年代,四处兵荒马乱的,死个人根本算不了什么,加之“民不告,官不究”,死去的这个人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就没有人告官。
    抢得了码头的大头佬出钱替杨浩宇高祖父摆平了这件事,还要提拔杨浩宇高祖父做他的副手。可高祖父却推辞了这个别人看起来很好的差事。
    高祖父用他那几年在码头上拼命攒下的钱去买了一艘轻快结实的二手小帆船,吆喝上几个过命的兄弟伙,开始在汉江上跑起了航运。
    原来,高祖父在码头上遇见了几个落乱的太平军老兄弟。
    其中好几个竟然是当年石达开抓来在金沙江的惊涛骇浪中摆船渡兵的老把式。
    想着一直以来因航道艰险导致运力紧张的堵河线路,高祖父觉得找到了财路,所以他便和这几个老兄弟们一起自由自在地开始了堵河上的水运事业。
    他经营的小货船,因为有堵河上最有经验最勇敢的艄公,最优秀最强壮的船员和纤夫,所以很快便成为堵河上航程最远、运力最强、最为便捷廉价的运输工具了。
    汉江主要的支流——堵河,西源于川陕交界的大巴山的大暑河,南源于海拔3052米(河口海拔154米)的神农架的洛阳河,沿线落差极大,沿途皆是险滩激流,漩涡巨浪。
    只有高祖父掌舵的船才敢全程无忧地跑下这几百里的水路。
    这艘货船,如堵河上的一条灵活的游蛇,上可溯水至深山峡谷里几乎无人能抵达的河流的源头——水田坪的洛阳河、瓦房坪里的阴峪河,下水一直可以顺堵河而下进入汉江,再顺水至汉江入江口——汉口的汉水码头。
    那时的汉口因为地处长江、汉水交汇处,港口运输业极其繁荣昌盛。
    “山、陕需武昌之茶,苏、湖仰荆、襄之米,桐油、墨烟下资江浙,杉木、烟叶远行北直,亦皆于此取给焉”,川江、汉水和洞庭湖与下江间的货物交流,都要通过汉口转运。
    汉口又是湖南、湖北淮盐分销、漕粮转运以及农副土特产的贩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