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生活中的痛
作者:风起云淡   踏准风口成巨富最新章节     
    “那怎么好意思。要不邱师傅这次,你就不要跟我争了。等我下一次过来,再由你请吧。就这么说了。”说着,李舜不由分说,就要把邱惠刚拉上停在不远的汽车上。
    “别别,我还有自行车的。”邱惠刚连连摆手,想了下这才说道:“要不,我们就去前面局前街吧。那里有家,不错的私人小馆子。很干净,环境还好。
    去哪里路不远,再加上车子过去难停。要不,我们就一起走过去吧。”
    听说是走去前面的局前街,李舜自然是没什么意见。自己下午也没啥事,多看看,龙城没大拆大建前的样子。品味下,原汁原味的江南城市也是一种享受。
    叫上聂海胜,邱惠刚推着车,三人也就缓缓的朝局前街走去。李舜知道邱惠刚的腿脚不好,所以也就刻意放慢了走路的速度。
    十几分钟后,三人终于走到了邱惠刚推荐的饭店。眼前的这个小饭馆,虽然是开在民房里,门口也没有显眼的门头。但从外面朝里看,还是收拾的很干净的。
    李舜满意的点点头,也就领着两个人走进了这家小饭店。这明显就是一家,标准的夫妻店。店里坐着的两人,正在聊天。见到有生意上门了,老板娘模样的人赶紧起身招呼起来。
    三人,找了一个窗户边的桌子坐下。老板娘适时的,把菜单递了过来。这个菜单看着有些无语,光是手写也就不说了,居然里面还有很多的错别字。
    李舜也是强忍着笑意,勉强研究起菜单上的菜品。这种的夫妻店,一般也都是经营一些家常菜生意。想吃什么大菜,肯定是不可能的。李舜也只能凭感觉,点了几个家常小炒,又弄了两个汤。
    见李舜这里已经点完了,老板娘一边忙着给几位客人倒茶,一边吩咐自家男人赶紧烧菜。这种小饭馆只要生意不忙,一般上菜都是很快的。
    最多十来分钟,自己点的几个菜差不多都上齐了。李舜要了一瓶半斤装的泸州老窖,开始给邱惠刚倒起酒来。至于聂海胜,他一会还要开车回去。李舜自然是不可能给他倒酒。
    和邱惠刚分了这个半斤装后,李舜淡淡的说道:’邱师傅,下午我还有坐车去申城,而小聂还需要把车开回丹凤。所以今天的酒只能点到为止,不能喝尽心了。“
    邱惠刚点头表示理解,三人也就顺理成章的聊了起来。李舜对于邱惠刚的近况,还是很好奇的。毕竟他也搞不清楚一个战斗英雄,一个城市兵为什么会弄得这么落魄。
    等邱惠刚差不多喝了一两点酒,神情有点放松时,李舜也就问道:‘邱师傅,还么具体问过你的情况呢。你从部队退下来,是分在那个单位的?”
    有了点酒意,邱惠刚回答起来倒是干脆了很多:“我那一年复员,正赶在大裁军期间。需要安置的人员很多,能有地方肯接收就算不错的了。所以,基本就没有什么挑选的余地。
    我当时分配的还是不错,去了一家国营的印刷厂,当了一个小干部。一开始单位的福利还算不错,我家就我一个正式工,也能把全家老小都给糊下来。
    可这几年的经济形势,你们也应该是清楚的。很多国营厂子都黄了,工人也都下岗了。同样,我所在的印刷厂因为经营不善,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厂里很多职工,都一批批的被迫下岗了。我因为是退伍军人的身份,按政策是不需要下岗的。因此,我的劳动关系还在厂里。现在,厂里是不用去了。只是每个月,我只能领到一半的工资。
    没办法,我也只能再打打临工补贴下家用。加上我老婆是临时工,工作不安稳,工资也不高。因此家里压根就存不起钱,平时也只能勉强度日。
    屋漏偏逢连夜雨,谁知道家里小孩居然会得了那个病。这下我们一家人,也就只能硬熬了。”
    邱惠刚家的情况,可以说在当前是屡见不鲜的。有人把这归结为是改革的阵痛,那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李舜看来,这个就是小市民的苦难,是以很多普通家庭为代价的。
    显然邱惠刚说起自己的工资时,话头很是含糊。这也勾起了李舜的好奇心,也打算继续深问下去:“邱师傅,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钱?你爱人呢?”
    说到自己最不愿提及的事,邱惠刚显得很是尴尬。好一会才说道:“我的基本工资是500多,现在拿一半,再加各种补贴是350元。我爱人单位是多劳多得,干得好的话,差不多能拿到400.
    没办法,我只能打打临工补贴家用。现在家里一个月的收入,能有个1000左右吧。”
    听到邱惠刚全家的工资,只有1000块一个月。就这点钱除了替小孩治病,还要养活一家老小,李舜听听,都觉得有点头皮发麻。看来,邱惠刚家真的是生活不易。
    李舜也就默默的,把邱家的这个事记在了心里。借着酒劲,他也就继续问道:’邱师傅,你们那帮牺牲的战友,都是埋在了云南的哪些地方?这样的话,烈属想过去看望下自己亲人的墓,也变得困难重重了吧?“
    邱惠刚对于李舜的话,还是很有认同感的。边点头边说道:‘可不是嘛,烈士陵园都修建在南陲的边境城市。去一趟可不容易,特别是路远的农村烈属,想去那里看一趟的话,真的是难上加难
    记得我有几个牺牲的战友,家里的条件本身就是穷困潦倒的。如果再出一趟远门,那更加是雪上加霜了。因此烈士陵园建成都已经有十几年了,他们都没有可以去探望一下自己的亲人。
    并不是他们,不想念自己的亲人。而是受生活所迫,无力去找寻亲人的印记。活人只有先生存下来,才能有条件去想其他的事。”
    说到这里,三人一下子沉默下来,气氛也越发的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