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被计绯调侃得有点郁闷,荀西丛还是领会到了盛泽这个阶段该有的大致形象,难得被元思永夸了一句眼神很到位。
前面就说过,被放逐的盛泽在经历过被父亲抛弃、被亲人算计的痛苦之后,干脆选择自甘堕落,顶着乖孩子的一张脸,成为了最混账的坏学生。
他的坏不是简单的调皮捣蛋逃课打架,而是充斥着恶意的、伤人伤己的行为——他不光是自己鄙夷学习,更是拉着其他人一起舍弃学习。
山村里的孩子没有走出过这一亩三分地,对盛泽在城里的生活很是好奇,就会主动缠着他讲故事。
盛泽刚开始沉浸在前途尽毁的绝望中,呆呆傻傻的,谁都不愿意搭理,但是在被小混混们痛揍一顿之后,他忽然就学会了如何把痛苦转移,他跟他们说城里底层的困苦不如意,跟他们说满腹经纶比不上黄金万两,跟他们说热血难凉只能烧破胸腔……
生活在穷困之中的孩子愿意沉下来读书,靠的就是一股想要改变人生的犟劲儿,他们用知识填充自己的大脑,解答生活中的疑惑,挑战命运的巨轮,盛泽却不想独自困于泥沼,以言语为利剑,摧毁别人积极向上的希望。
无辜者被厄运的长刀屠戮,又将这把伤害自己的刀对准他人。
盛泽用自己的例子反复告诉他们,努力改变不了命运,知识无法拯救他们,一些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动摇。
人想学坏真的是一瞬间的事情,盛泽仗着自己身上揣了点钱,买点零食搞点玩具,用小恩小惠引着那些学生心思浮动,拉着他们贪图玩乐不问未来。
整个班级的气氛都被盛泽折腾得浮躁一片,而黄素霞是最反感、最不动摇的一个人,她的软硬不吃让盛泽恼怒不已。
在这部分的剧情里,秦音出场的次数不多,更多的是盛泽和黄素霞之间的针锋相对。
“黄素霞一开始是不想理盛泽的,她要照顾奶奶,要兼顾学业,还要管家里的菜地田地鸡鸭牲畜,她很累,没有力气看盛泽发疯,”元思永比较看重这几场戏,从剪辑的工作里抽身出来盯着两个主演,“黄素霞要冷漠一点,对他的挑衅冷眼旁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谢千莘点头示意明白,“那在微表情这一块儿,我应该是生气居多还是不屑居多?”
元思永问她:“生气是在生气什么?不屑是在不屑什么?”
谢千莘思量片刻,“生气是因为他不珍惜读书的机会,还要剥夺别人学习的勇气,浪费了秦老师的努力。不屑是觉得他很蠢,明明是别人伤害他,他不敢反抗,就说趴在泥里的人不该往上爬,自己骗自己就算了,还要拿来骗别人。”
“不错,”元思永慢吞吞地道,“那你可以生气又不屑。”
自己给自己增加难度的谢千莘:“……行叭。”
荀西丛和谢千莘苦了吧唧地在完善角色设计,而计绯今天没有排戏,偷得一日清闲,她就跑去了角坑村中学。
计绯本来只是想旁观一下老师的教学场景,结果被剧组请的支教工作者韩老师抓了个正着,让她去给学生们上兴趣课。
“教什么都行,村里没有课外兴趣班,其他老师也就是带他们画个画唱个歌,多的是没见识过的东西,”韩老师赶鸭子上架,“跟他们聊聊娱乐圈也行,有些学生什么都不懂,看个电视就说要去当大明星,我哪知道怎么当明星?”
计绯:“……”
实不相瞒,她对当明星这件事也没有很熟……
韩老师把自己带的高二一班丢给她,刚好这是一节自习课,小地方没那么多规矩,拿来给计绯玩玩也无所谓。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里的高中生似乎没那么活泼,即使知道计绯是剧组里的演员,他们见到她走进来也没有咋咋呼呼,不想让她觉得他们没礼貌。
韩老师用两三句话简单地把计绯介绍给学生们,然后就毫不犹豫地走了,留下计绯站在讲台上跟一群人大眼瞪小眼。
之前为了拍摄教学的镜头,计绯练习过一阵子,现在摄像机不在,她反而有点不知所措。
学生们保持安静,眼睛睁得大大的,有些好奇,有些期待。
新建的教学楼宽敞明亮,但教室里的学生不多,计绯觉得自己的站姿很僵硬,小心地拖过一张椅子坐下来。
“其实我没什么特长,咱们坐着聊天好了,”计绯克服着社恐的本能,把这个场景当做是在戏里,“你们马上就要从高二进入高三,然后参加高考,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职业有很多种,我跟你们说说演员这一行吧,如果从专业的角度出发……”
她在演艺行业浮沉二十来年,对这些事情称得上是了如指掌,从学费到收入,从就读到就业,从幕前到幕后,计绯的声音和缓有力,不紧不慢地将演艺圈的情况铺陈在他们面前。
学生们竖起耳朵听得很认真,直到举手环节,有个女生问:“即使考上了这个专业,学了这些知识,最后可能还是没办法成为一个演员……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这样读大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这个问题也是剧本里的盛泽长久存在的疑问,计绯走神了一秒钟,“你觉得怎么样才算是改变了命运?”
女生脆生生地道:“赚钱,赚了很多的钱。”
其他学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计绯的表情却没有什么变化,“对啊,赚钱,用经济基础来改变生活。但是你读了表演,后来去创业当老板,你就会觉得你的大学时光是在浪费时间吗?”
女生困惑地眨了眨眼,“……不、不是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天赋、运气和专业适配度也不一样,没人能保证读大学和赚钱之间是正相关,”计绯笑了笑,“我只能说大部分家庭的起点都不高,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每到一个阶段就会分出一批人,知识未必能改变命运,但有时候可以重新定义我们的起点。”
“从这个起点出发,走近、走远还是走回头路,就只能交给你自己来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