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结束,雨水变小。民夫们便抓紧时间继续运粮,可是因为雨水的缘故,道路变得泥泞不堪。
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更别说运粮的车子了。
民夫们只能缓慢的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的推着运粮车。还要小心的扶好上面的布匹,避免粮食被雨水浸透发霉。
因为道路湿滑,泥泞不堪。一个推车民夫因为用力过猛,结果却直接将运粮车推翻到地上。
粮袋直接掉进水洼之中,浸透大半。庄稼人都知道粮食的重要,从小被教育要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粮食掉到地上之后,他便赶忙将地上的车子扶起,将被浸透的粮袋放到车里,准备向后。把浸水粮食推到前几日避雨的山洞里面,将它们晾干,避免发霉。
运粮队的队长阻止了他:“不要再往回走了,这车粮食不要了!”
民夫心疼的看着地上浸水的粮食:“长官,这可是粮食啊!”
“我知道咱们庄稼人节俭。但现在前线大军缺粮,将士们正在忍饥挨饿,我们早一点儿将粮食送到,就可以少死一点儿人。”
民夫无奈的放弃了这一车粮食,周围的人也都心疼不已。
运粮队长官为了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换了个话题,鼓励运粮队的众人:“大家继续加把劲,我们尽快将这些粮食运给岳元帅。”
其中一个民夫向运粮队的长官抱怨道:“长官,我们也想尽快把粮食运给大军。可是这官道…………”
运粮队队长虽然讨厌这个说泄气话的人,但也知道他说的是实情。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那陷在泥地里面车轮,也知道这尽快将粮食运到是不可能的。
悲观的情绪蔓延到在场众人。
其中一个人出主意道:“长官,我有个主意您看行不行?”
“说。”
“上面给我们的命令是尽快运粮到前线,而不是要我们把全部粮食全部运到前线。现在道路泥泞,车子无法行走。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先把一部分粮食背着送过去,然后把剩下的粮食藏到山洞里,这样就也算完成了任务。”
运粮队队长认为这个人说的很有道理,内心赞同这个主意。毕竟自己是第一批出发的运粮队,自己的粮食就算全部送到也不可能解决大军的饥饿。自己这支队伍更大的作用是给岳元帅大军以希望,让他们知道皇上没有忘记他们。
权衡之后,运粮队的队长采纳了这个民夫的建议。将大部分粮食推到附近的山洞里,留下一部分人看守。然后剩下的人一人背起一袋粮食开始继续出发。
当运粮队背着粮食抵达的时候,饿了很多天的御林军士兵们由衷发出一阵“万岁”的欢呼。
民夫们运来的粮食不多,但给了岳平川部队残军一丝活下去的信念,使得剩下的御林军士兵没有崩溃。
御林军士兵们经过这次撤退逃亡的苦难,彼此间的情谊更加深厚。众人并没有一哄而上将粮食全部抢光或者独占。
而是将这些不多的粮食熬成稀粥,又兑了很多水,让每个人都能够喝上一口。有时候快要饿死的人就是差那一口饭,一口饭能活人,也能饿死人。
为此运粮队的民夫们也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口粮拿了出来,让战士们继续多熬点粥,能救一个是一个。自己这些天都是吃的饱饭,偶尔饿上两三顿不是问题。
喝了粥之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御林军的士兵们终于恢复了些许精力。他们站起身来,准备跟随民夫们一同前往存放粮食的山洞,继续为大军搬运粮食。
这些士兵们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饥饿和疲惫,但此刻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决心。
雨水过后褒斜道上的道路十分泥泞难行,仿佛是一片片泥沼。但这些士兵们并没有被这困难所吓倒,毕竟更难的路他们都走了过来。
御林军士兵们互相搀扶着前行,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但他们依然咬牙坚持。
他们知道,只有自己这些前头部队的人尽快将粮食运到搬运过去,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大军的伤亡。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不能有丝毫懈怠。于是,他们凭借着彼此间的信任和互助,一步步地勇敢向前前进。
尽管脚下的泥泞让他们不时滑倒,脸上,身上也沾满了泥土。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克服困难,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就这样,在这片泥泞的褒斜道上,御林军的士兵们靠着互相的帮助和扶持,顽强地抵达了运粮队存粮的山洞。
他们填饱肚子之后,简单的在原地休整一会儿。便又用自己的肩膀背起这些粮食,向大部队走去。
后续的第二波,第三波运粮队抵达时,御林军士兵们和这些民夫们如法炮制。依靠着这样的笨办法,硬是救活了不少御林军士兵的生命,让大军存活了下来。
十二月二十一日,当岳平川的军队撤出褒斜道的时候,大军只剩下了两万人。七万人有一万多人都死在了这条撤退路上,另外的四万多人都因为饥饿投降了慕容自钧。
李阳在褒斜道的谷口接见了忠武伯岳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