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寒暄过后,一行人便进入了京城。
朱棣自然是和徐妙云乘同一车驾。
朱高炽则是开开心心的将杨轩请到了自己的车驾上。
与师叔数年未见,他亦有很多话想同师叔说。
杨轩陪着朱高炽聊了会儿,随后又问了问其关于今后朝局的看法。
对于朱高炽的回答,杨轩也是比较满意的。
但现在,不过是纸上谈兵,具体还得看今后的表现才行。
进入城内后,杨轩知道朱棣一家人要好好团聚一番,便没有和他们进入皇宫,提前回了自己家中。
次日,朱棣带着一家人上门,众人好好聚了一番。
毕竟,朱棣登基之后,他们一家人的身份将完成转变,再想和现在一样聚,却是不可能了。
数天之后,吉日。
登基大典举行。
朱棣登基继位,改年号为永乐,次年为永乐元年。
册封徐妙云为皇后,入主坤宁宫。
三个儿子,都暂且没有册封。
朱棣登基之后,恢复了老朱时期的律法等政策,朱允炆颁布的种种政策,全部废除。
这也等于是否定了朱允炆的合法性。
另外,朱允炆的生母吕氏,也被发往朱标陵前守陵。
之后,朱棣下发圣旨,减免赋税,施行轻徭薄赋政策,使大明休养生息。
毕竟,靖难之役,让大明的损失不小。
而朱棣也没有放过杨轩这个工具人,在恢复了其爵位俸禄之后,又加封其为太子少傅。
然后就让杨轩带着内阁协助自己处理朝政,顺便教导老大朱高炽。
虽然朱棣现在还没有立太子,但他的这番举动,好像已经做出了选择。
有人开心,也有人急了。
这天杨轩下班回到家中。
却发现小老二朱高煦不知什么时候来的。
“师叔。”
看见杨轩,朱高煦连忙起身。
“你小子,啥时候来的?”杨轩走到桌子旁,一边给自己倒茶,一边问道。
“刚来不久。”朱高煦回答。
“现在朝廷上下都很忙,你还有心思串门,看来很闲啊!”端起茶杯,将茶水一饮而尽,杨轩的目光又投向朱高煦。
“哪有!”朱高煦道。
“哦!看来你找我是有事儿!”杨轩点点头。
被杨轩点破,朱高煦挠挠头,憨憨一笑。
“有啥事儿等吃完了饭再说。”
“被你爹使唤了一天,也不说管顿饭。”
“回去后跟你爹说一声啊,再这样我就罢工了。”
朱高煦也不接话,就那样憨笑着。
“一起喝点?”杨轩问道。
“哎好!”朱高煦快速点点头。
见此,杨轩便让管家下去准备酒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朱高煦的脸都红了,可杨轩却像个没事儿人一样。
“你找我是有啥事儿?”
“说吧!”
杨轩放下酒碗,道。
“师叔,现在父皇已登基,却未立太子。”
“你说,我有机会吗?”朱高煦问道。
他觉得自己和师叔的关系不错,所以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没什么顾忌。
听到这话,杨轩深深看了一眼朱高煦。
随后道:“你皇爷爷留下祖训,储君之位立嫡立长,你虽是嫡子。”
“却不是嫡长子,你凭什么认为你能当太子?”
“难道,你父皇提前和你说过?”
最后这句话他似乎是随口问的。
不过此刻的朱高煦酒意上头,并没有听出其他意思。
直接昂了一声:“靖难之役的时候,他拍着我的肩膀跟我说‘你大哥身体不好,你得多努力’。”
“这难道不是吗?”
闻言,杨轩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朱老四啊朱老四,你可真能作的…杨轩心里有些不满。
不过吧,老二这性子,带兵打仗,战场冲杀还可以,当太子,却是不行。
杨轩得打消他这个想法,不然以后怕是免不了一场夺嫡之争。
两兄弟的关系很好,可千万不要因为夺嫡变成仇人才好。
于是,他说道:“你爹说这话,可能并不是承诺立你为储君。”
“那是什么?”朱高煦问,虽然酒意上头,但最基本的理智还是有的。
“你说,有没有可能,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大哥身体不好,你得好好努力,帮你大哥,当他的左膀右臂。”杨轩说道。
“是这个意思吗?”朱高煦愣了一下。
“是。”杨轩肯定的点点头。
“我不信,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为什么不跟我说清楚?”
“靖难之役我拼了命,就是为了储君,现在跟我说这个,不行!”
“我不答应。”
“我不认!”
朱高煦拍着桌子,很愤怒。
他觉得自己被骗了,拼了命的表现,结果告诉他这个?
这谁能接受?
“你拍什么桌子?”
“立嫡立长是你皇爷爷留下的祖训,谁也不能违背。”
“你不服,现在就去孝陵找你皇爷爷说去。”
杨轩也一拍桌子,瞪着朱高煦。
“凭什么?”
“凭什么他是老大,就什么都是他的?”
朱高煦梗着脖子道。
若是平时,杨轩一生气,他肯定害怕。
但此刻,完全不怂。
“这跟你大哥有什么关系?太子之位是他说了算的吗?”
“有能耐,找你皇爷爷,找你爹拍桌子去!”
“跟我这儿吼什么吼?”
被杨轩的气势压着,朱高煦的态度也软了下来。
“师叔,我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呗?”
“是。”杨轩道。
朱高煦不说话了,一大碗酒,一口就闷了。
看得出来,他此刻的心情很难过。
看着朱高煦的样子,杨轩也有些心疼。
他在自己身边待了好几年,也算是自己看着长大的。
他沉默了一会儿,语重心长道:“高煦,你想想,你大哥从小就护着你。”
“他对你怎么样,你心里应该有数。”
“他和当初的懿文太子一样,对兄弟友善,是个好大哥。”
“而且他的政务能力不错,以后你在外面带兵打仗,完全不需要有后顾之忧。”
“你们兄弟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留下一段兄友弟恭的佳话,岂不是好事?”
“数百年之后,后世子孙看到这段历史,谁不会感叹大明有一位贤王啊!”
“你好好想想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