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八百字
作者:钱富贵er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李承乾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他迫切的希望从自己的老师这里得到一个答案。
    若是如此的话,做皇帝的,该怎么做才能辨别清楚,才能不被遗忘的印象所约束,能够看清楚这些臣子什么时候是好的,什么时候是坏的呢?
    对于李承乾提出的问题,陆德明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太子殿下能够想到这些,说明殿下也有自己的思考,殿下心里,可有什么想法,或者是属于自己的答案?”
    李承乾摇了摇头。
    他这会儿还生气着呢。
    “世间万物,沧海桑田,从来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人。”陆德明解释说道:“匡衡与石显针对陈汤的事情,实际很好分辨,这一点,主要在于皇帝想要怎么做。”
    “殿下觉得,汉元帝如此对待陈汤,是不对的。”
    李承乾点点头。
    “是啊,有功之人,自然当封赏,不然如何稳人心,稳军心?”
    “恩。”陆德明笑着点头,抚须说道:“那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做个假设,如果说陈汤他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呢?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先决条件,放在殿下身上,殿下还会做出一样的决断吗?”
    这一下子给李承乾问懵了。
    陈汤他,有功高震主吗?
    “殿下,看待事情,不能只听一面之言,不能听信一面之词。”陆德明说道:“陈汤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匡衡与石显弹劾他矫诏出兵,这是假的吗?”
    “并非如此,在建昭三年的时候,陈汤与甘延寿出使西域。陈汤为人沉着勇敢有大谋,有很多策略,喜好建立卓越的功勋,在接到出使的差事之后,便与甘延寿谋划。
    他说夷狄畏惧服从大部落,这是他们的天性。
    西域本来属于匈奴,现在郅支单于威名远播,侵犯欺凌乌孙、大宛等国,常替康居出谋划策,想降服它们。
    如果能得到这两个国家,北部攻打伊列,西面攻取安息,南面排挤月氏、山离乌弋,几年之内,有都城的几个国家就会形势危急。
    而且他们的人都剽悍,喜欢打仗,经常取得胜利,如果长期放纵他们,一定会成为西域的隐患。郅支单于虽然所在的地方相当遥远,蛮夷没有坚固的城墙和强劲的剑弩用来自守,如果发动屯田的官兵,率领乌孙的部队,一直打到他们城下,他们逃亡又没有可去的地方,坚守又不能自保,千载功业可以一朝而成。”
    “此一番谋划,虽说也有安稳西域之思虑,但是主要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给自己创造建功立业的机会。”
    “朝廷并没有做过如此考虑。”
    “而甘延寿,听到他的话之后,也认同他的看法,于是便想要上奏请示这件事。”
    “可是陈汤又说,国家大事都要让公卿们讨论,非凡的策略是犯人所不能想到的,如此,必定不能得到朝廷的准许。”
    “借着甘延寿生病的时候,陈汤独自假托朝廷命令,调动官兵,而甘延寿知道之后,顾不得自己生病,也要阻止陈汤,而陈汤确实斥责甘延寿,军队已经集合,你要坏事吗?”
    “如此,陈汤一边矫昭,一边裹挟着甘延寿,增兵合兵,远征异域。”
    说了这么多,陆德明也口渴的很,端起旁边的茶水,一饮而尽,润润喉。
    而李承乾他们正听得起劲,眼巴巴的看着陆德明,希望他继续讲下去。
    陆德明清了清嗓子,缓了口气,继续说道:“事情做了,而后两人才上奏自我弹劾,告知朝廷,他们假托皇帝命令,陈述用兵的情况。
    这是两人为自己提前找好了后路。”
    “但是说的做的再怎么漂亮,也不能遮掩他们如此做,的确是犯了朝廷律法。”
    “同样的事情,换到现在,大唐的将领若是在外,私自动兵,假传皇帝令,当如何?”
    李承乾沉默了。
    假传皇帝令,是死罪。
    而陈汤如此做了,汉元帝没有杀陈汤,陈汤也立下了功劳。
    给他封了关内侯,给了三百户的食邑。
    赏赐少了,可是结合他犯下的过错来看.......
    汉元帝好像也没有自己说的那般,是昏君。
    “方才太子殿下问,皇帝如何辨认朝中臣子是否忠心,是否保持初心,起初与最后是一样的,听了这些,太子殿下可有感想?”
    李承乾微微点头。
    “审时度势,知道的越多,心里的判断就越是清楚,要有权衡,要有度。”李承乾说道。
    “浅了,还是浅了,回去好好想想,写最少八百字的心得体会,到时候交给我看看,顺带着,送到长安城去给你阿耶看。”李复说道:“有些道理啊,我们跟你讲不合适,还得是你阿耶来。”
    “你阿耶最是清楚不过了。”李复说道:“因为在其位,所以感同身受,体会到的东西,更多。”
    李承乾木讷的点点头。
    好端端的,突然多了不少于八百字的课业.......
    到了王叔这里,八百字,都成了标准了。
    每次都是这样,不少于八百字,诗歌不行。
    就得老老实实的写。
    “多跟你们老师学学,你看看陆老师,读过的书,都记在了脑海里,说用就用了,就一个典故,王叔也就只能告诉你们,这典故是个什么故事,而你们老师,却能引申出这么多东西来,让你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是你们老师的本事。”
    这一回,李复才对陆德明这个大唐知名大儒,有了最深切的感受。
    能担得起大儒两个字,人家果真是有点东西的。
    这知识储备量,牛逼。
    “老夫这也是毕生的累积。”陆德明笑着摇了摇头:“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擅长的东西也不一样,不要拿着自己不擅长的方面去与别人擅长的方面比较,老夫这一辈子,一头扎进书里了,就没做过别的,若是六十年钻研此道,还记不住一点东西,那老夫这一把岁数,也当真是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