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洋回到家里,接替母亲王桂香,在小卖店卖了一阵货,等没人买货的时候,拿起那几本从石黑子家中找出来的书,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这几本书真的不错,有的已经是市面上见不到的绝版了,这就非常难得了。
翻到《红楼梦》,书中有一段关于贾元春算命的描写,也揭示了作者曹雪芹精于八字算命的。
《红楼梦》中的贵妃娘娘贾元春,贵为皇妃,在女子中,特别是封建社会里,那简直是富贵已极的最好命运了。
元妃本是贾府中的大小姐,她的贵妃地位、身份,直接关系着荣宁二府的繁盛兴衰。
所以,贾元春这个人物,是《红楼梦》中虽然出场不多,却关系全局走向的核心人物之一,她的命运的好坏,必然为贾府中所有人人所关心。祈盼她的健康,受宠,也是荣宁二府上上下下的人的心中的怀愫。
所以,推算贾元春的生辰八字,不仅是很有意思的,而且会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红楼梦》这本书。
有趣的是,在此书中,早有不少人物在暗暗关心着她的生辰八字了。
曹雪芹用他的一支笔,借薛宝钗之口,将大家这一心情、举动,不露痕迹地悄悄托露出来了,请看书中第八十六回这一段叙述:
宝钗道:“不但是外头的讹言舛错,便是家里的,一听见“娘娘”两个字,也就都忙了,过后才明白。”
“这两天府里头这些丫头婆子来说,他们早知道不是咱们家的娘娘。”
我说:“你们哪里拿得定呢?”
他说道:“前几个正月,外省荐了一个算命的,说是很准的。”
老太太叫人将元妃的八字夹在丫头八字里头,送出去叫他推算,他独说:“这正月初一生日的那位姑娘,只怕时辰错了,不然真是个贵人,也不能在这储中。”
老爷和众人说:“不管他错不错,照八字算去离子水。”
那先生便说:“甲申年,正月丙寅,乙卯日,辛巳时,这八字内,有伤官、败财,唯申字内有正官、禄马,这就是家里养不住的,也不见是什么好。”
“这日子是乙卯,初春木旺,虽是比肩,哪里知道愈比愈好,就像那个好木料,愈经砍削,方成大器材。”
“独喜得时上什么辛金为贵,什么巳正官禄马独旺,这叫作飞天禄马格。又说什么日禄归时,贵重得很。”
“天月二德坐本命,贵受椒房之宠。”这个姑娘,若是时辰准了,定是一位主子娘娘。”
“这不是算准了么!我们还记得说,可惜荣华不久,只怕遇着寅年卯月,这就是比而又比,劫而又劫,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珑剔透,木质就不坚了。”
“他们把这些话都忘记了,只管瞎忙。我才想起来告诉我们大奶奶,今年哪里是寅年卯月呢?”
这一段话,借宝钗之口,说出了贾母曾将贾元春的生辰八字,混在丫环们的八字里,交与外省来的一个“说是很准的”算命先生去算的旧事。
而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当时算命先生推算内容是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的:
1:贾元春的这个八字,如果时辰没有报错,那就必定命中是贵人,而且不能长住在这府中。
换句话说,这个生辰八字绝不是普通丫环的命。
2:贾元春的生辰八字是: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时。
算命先生又进一步分析这个八字是\"飞天禄马格\"的吉格,日禄归时贵重得很。
此外,天月二德吉星又坐在本命受椒房之宠。
所以算命先生推论说:“这位姑娘,若是时辰准了,定是一位主子娘娘。”
3:算命先生还分析了这八字的大运。认为享得荣华不久只怕碰上寅年卯月,比而又比,劫而又劫。
就是说,比劫太重木质反而不坚了,恐怕就要夭折。
因此提醒,要特别注意赏年卯月。因为寅、卯都是为木的。
薛宝钗引叙了上述过程后,说明了她为此特意提醒了“我们大奶奶”,今年不是寅年卯月,因此府内上下,不必为此惊恐。
由此,贾府的上上下下都知道,书中贾元春的生辰八字是很好的贵人之命。
同时还知道,贾元春
平生最怕碰上寅年卯月,这对她恐怕有灾。
而在《红楼梦》中,作者又精心安排了贾元春薨逝这一场戏,做为前文中对她的八字算命的呼应。
在书中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颠》中有这样一段:
“不多时,只见太监出来,立传钦天监。贾母便知不好,尚未敢动。”
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己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从书中这段描写中,可以得知贾元春死于甲寅年十二月十九日,立春的后一日,正好是卯年寅月。
虽然贾元春不是死于算命先生说的寅年卯月,但按八字用神忌神理论,寅卯位置互换,都是忌神比劫禄刃,本质不变,此正应了上文中的木质太玲珑就不坚之说。
可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对八字算命也是非常有研究的。
在古代,只有那些大户人家,才能够读得起书,或者从小请私塾先生。
而古代的很多私塾先生,也是精通八字算命的,这样只有大户人家的公子,才有机会学到八字算命的精髓。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生于官宦世家,曾经也亲历一段锦衣玉食,富贵风流的生活。
后来家境中落,曹家曾经任江宁织造,因为贪污亏空而被抄家。
曹雪芹从小就饱读诗书,又有家道中落的坎坷经历,以自己切身的经历,创造出了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中贾府的兴衰,其实正是曹家从兴旺到衰败的真实写照。
曹雪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谱写了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