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诚无声地点了点头。
珲春周边的延吉、图们、和龙三座城,几乎都是以农业为支柱性产业。
在这个工业化还很差的年代,农业生产还是劳动密集型……也就是说,得靠大量的人来支撑。
延吉的原住民种植固有土地是没问题,但想抽出大量人手去垦荒,怕是有难度了。
“玉成,你有什么法子吗?”
姜诚把询问式的目光转向这位讲武堂的同学,“你最近不是见了很多美国人——他们的大农场经济发展的不错,能不能引入到延吉这些城市去?”
杨玉成托了托鼻梁上的金边眼镜,很快无声地摇了摇头:“姜爷,这事之前三姐和三姐夫是最先考虑的,”
“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地形勘察,以及实地调研之后,我发现难度是相当大的。”
回望严子文的苦笑,姜诚从内兜里摸出香烟抽上了:“我说玉成,你这也太不给三姐夫面子了!”
“难度就难度,差距有差距,怎么还相当大上了?给好好说说吧!”
杨玉成脸一烫,那股子书生气的文弱又上来了;严子文马上接口道:“其实也不难理解——下放的两个勘探队员汇报,我们的地形本身跟美国还是有点差别的。”
“除了图们外,延吉和龙两地的地势不够平坦,大农场经济惯用的机械化是没法上马的……”
“再者咱们哪有多少拖拉机,另外就算有很多拖拉机,我们的农民都没见过这玩意,更别提去用了。”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地利人和都不占,想搞类似美国的大农场经济,难度确实很大。
此时杨玉成也是经过一番斟酌措辞开了口:“姜爷,最适合搞大农场经济的地方,除了图们以外,还有个地方很合适……就是敦化!”
“敦化除了水源丰富之外,又地处平原——广袤的黑土地富饶肥沃。”
杨洪义一听究竟是急了:从前他做过敦化守备,对那里还是很了解的。
“敦化……怕是不成吧?”
他把脸一下转向姜诚,“玉成说的是没毛病,敦化的地形是平坦,水源也丰沛,那地也肥——”
“可有个最大的问题是,敦化周边有太多荒地,是压根不能开荒的水泡子啊!”
他口中的“水泡子”,就是沼泽地的俗称。
作为东北边防兵的姜诚明白,东北成为位居全国第一的产粮地区,可是经过多年的改造。
就算是刚建国的时候,东三省还有个别称叫“北大荒”。
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打粮——除了荒山野岭野草遍地,更有着大片的活人禁地“沼泽”。
而杨玉成听到这些近乎于泼凉水的话,却第一次露出了与一个文弱书生不配的决心义气来:“对,说是这么说,”
“但我带着勘探队实地看过,沼泽我们也爬过!这些地的肥沃程度,可比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的土壤更加肥沃!”
平日里温文尔雅杨玉成,此刻不管是神情言辞都无比激动——
姜诚都不由一阵失神:认识他都三年了,还是头一遭见他这般情绪激动。
“玉成,你这……”没等他把话说完,杨玉成竟是站了起来,满面严肃地表态:“姜爷,我是学建筑出身的,对地形改造农林耕种,这些并不懂。”
“但我的团队之内,有勘探队员……还有真正搞农业出身的科研人员!”
“我敢坚信,只要把任务交给我,您也愿意全力支持科研团队的,我必能把敦化周围的所有黑土地,都驯服为沃野良田!”
见他如此,姜诚也是旋即站起,双手握住杨玉成的手:“说吧!要我现在怎么支持你们?但凡你能说的出,我必定全力支持。”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玉成迎着众人稍显质疑的目光,立时把腰杆挺得笔直:“姜爷,我需要兵!”
“我想好了,就叫建设兵团。”
姜诚愕然。
而严子文等人却无比震惊,竟也是纷纷站起身来,向来一板一眼的海如松,竟还不由自主地复诵出声:“建设……兵团?”
姜诚回望一本正经的杨玉成,竟是突然爆发出一阵欢畅的笑容。
在民国,不,就算在华夏历史上的每朝每代,军队都是作为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存在。
军队确实有军屯,为常驻军补充粮草——但从来还没听说过,谁家的军队去搞什么建设的。
除了那支有着“子弟兵”之称的队伍。
当然,在杨玉成提出这样的概念时,可想而知对于在场几人的理念冲击有多大!
“我知道姜爷必然会忐忑此事……可您说过,咱吉军是来自于百姓,有着军民鱼水的情份。”
杨玉成深吸一口气,极为少见地发表如此激进的意见,“在我们人手如此不足的时刻,我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动用常备军,对荒地进行垦荒。”
“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年之内,敦化周围所有生荒和沼泽,团队将带领建设兵团,全部改造为肥美的水稻田!”
从没想过,自己的满腔热血,居然能被一位意气风发的书生点燃。
不由自主地感觉一股股地热气往头顶涌,姜诚和杨洪义竟忍不住同时叫好起来。
“我说姜爷,这话都撂到这儿了,我这泼凉水的也坐不住了啊!”
杨洪义旋即主动请缨,“在您把我调到延吉之前,我就是敦化守备——”
“我对那里的地形再熟悉不过了!这‘建设兵团’,非我和我的弟兄们莫属啊。”
姜诚高声赞叹了一句,马上伸手在两人肩上一拍,就确定下来由两人牵头敦化的开荒问题。
不过吉林开春怎么还有大半个月,他俩的准备和筹集计划时间是足够的。
接下来,就是继续讨论首批“移民”到来的后续问题。
身为四平守备的海如松,无疑是这场关乎于吉林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人物。
单单只是他一个人怕是不足以应付,姜诚打算从辽源紧急抽调郭希鹏的部队,与身在郑家屯的杨洪义共同策应这次人口安置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