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不孝孙回来了
作者:借箭十万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最新章节     
    午后!
    老爷子坐在内花园的凉亭下纳凉,朱文珏跟在身边吃着在宫外买来的各种零嘴。
    老爷子微闭双眼,掰着手指头,嘴里念叨着:“七天,还有七天……快了,快回来了!”
    没一会儿,一名身穿红色官服的年轻文官走了过来。
    “臣解缙见过陛下,圣躬安!”
    老爷子眼皮都没睁开,直言问道:“这几天淮王在尚书房做的如何?”
    解缙拱手道:“回陛下,自从淮王千岁入尚书房以来,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几乎半步不离,每日批改奏本至深夜,甚至通宵,遇到不解之时,虚心请教内阁,处理政务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堆积三月之久的奏本如今已被淮王处理大半,我们几位大学士对淮王评价颇高,将来必然是一位贤良之君!”
    “有此圣孙,大明之福,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老爷子缓缓睁眼,瞪着解缙冷声问道:“是皇太孙优秀,还是淮王更胜一筹啊?”
    解缙反应的极快,立马回道:“自然是……是皇太孙殿下!”
    老爷子笑了笑,说道:“解缙啊解缙,都说你是咱大明的第一才子,可都是些小聪明,这样下去,你的路走不长啊!”
    “陛下教训的是,臣这第一才子的名号都是虚名,臣实在当不起!”
    老爷子说的很对,解缙确实没听懂这些话的真正含义。
    “替咱传个话,淮王干的不错,让他继续努力,老话说了,新年不欠旧年账,这新朝也不能再处理旧朝事,七日后继位之前,把所有积攒的奏本全部处理完,而且不能有误!”
    “臣遵命!”
    朱允炆知道后,干的更加卖力了,已经到了吃饭喝水都要批奏本的地步,每天最多睡两个时辰,困了就拿针扎自己,甚至连淮王妃和他的儿子都不见,一心扑在政事上,比老爷子还要勤政数倍。
    淮王为了当这个皇帝真是做到了呕心沥血,不眠不休的地步。
    其他人也没闲着,朱允炆被立为储君后,朝廷的文官就像打了打胜仗一般,稳压武将勋贵,许多原本支持朱允熥的人也倒戈向了朱允炆。
    原本两两组合的内阁,随着一人的到来而打破,黄子澄被朱允炆安排进了内阁,成为内阁之首,力压其他四人,原本位居首位的刘三吾因为在立储之事上保持沉默而遭到排挤,去文华殿和两个年轻人搭班子了。
    真正的军国大事现在都由武英殿批阅,黄子澄和方孝儒组成了新的内政核心,成为朱允炆最信任的臣子。
    黄子澄告诉朱允炆,现在是拉拢人心的最好时机,如果这个时候能启用曾经被皇太孙贬黜的官员,他们一定会对新君感恩戴德。
    于是被罚到倭国的齐泰被招了回来,因为挖矿有功,官复原职,任兵部侍郎。
    黄子澄,方孝儒,齐泰,建文三坑正式组建,这个时候应该叫淮王三坑。
    兵部的尚书和侍郎空出很久了,老爷子和皇太孙一直都没有选官员任职,朱允炆不知道的是,这个位子是朱雄英留给铁铉的。
    还有吏部侍郎翟善,拥挤淮王有功,被提拔成了尚书……
    朱允炆已经打算好了,等他正式当了皇帝,这些臣子全部都要挂上东宫衔,而原本的东宫辅臣都是太孙党,徐王党,自然要换掉。
    武将自然也在拉拢之中,首先就是五军都督府,梅殷,李坚,徐允恭,愿意效忠淮王,沐晟不在京城,李景隆称病快一个月了,不上朝,不出门,不见客。
    冯胜,傅友德,态度不明,郭英,张龙,有点想朝着淮王靠拢的意思,但碍于情面,没敢表现出来。
    这两个老家伙能寿终正寝不是没原因。
    至于蓝玉,常茂,曹震那群骄兵悍将,朱允炆知道拉拢不了,也就没有行动,这些人更不会效忠朱允炆,现在是,将来也是,他们心里还在想着朱允熥。
    而淮王三坑也没闲着,三位大师傅为将来的新朝国策进献良言。
    方孝儒谏言一定要削藩,把所有藩王全部削掉,该杀的杀,该关的关。
    黄子澄让朱允炆废掉大诰,以及锦衣卫监察之权,取消直隶地区的摊丁入亩和士绅纳粮改革。
    齐泰作为新加入的骨干,他建议停止大明巡航舰队的组建,并集中销毁,坚持禁海国策,以免树敌太多。
    朱允炆在三位大师傅的良言下,对即将属于自己的新朝信心满满,他自信有良臣辅佐,一定会比大哥朱雄英做的更好。
    对于这些事情,老爷子不管不问,每天就是带着重孙子玩耍。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传位大典的日子,然而,就在前一日,老爷子突然病了。
    但还是留下口谕,传位大典继续进行,由晋王,燕王代为传玺送圭,而且所有臣子都要参加,不到者,抄家灭族。
    当夜,朱允炆终于批改好了所有的奏本,顿时长舒一口气,然而黄子澄突然想到了一件天大的事情还没去办,大典上,新皇所穿的十二疏龙袍还没有准备。
    方孝儒突然想到,谨身殿有一件崭新的十二疏龙袍,是给皇太孙朱雄英准备的,结果没用上。
    朱允炆虽然有些嫌弃,可事到如今,在做一件也来不及了,只能凑合用了,立即吩咐人去取。
    叶希贤带人来到谨身殿,却看到一名妙龄女子正抱着十二疏龙袍哭泣。
    叶希贤走过去说道:“请徐姑娘交出龙袍!”
    徐妙锦擦干眼泪,坚定的说道:“这是殿下的衣服,你们不能拿走!”
    叶希贤立马带着两名太监去抢,其中一人直接把徐妙锦推倒在地,撞在桌角。
    ……
    次日,天朦朦亮,奉天殿外,朱允炆穿着十二疏龙袍站在百官面前,傲然挺立,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此时,一位身穿黑袍的人影走进乾清宫,当老爷子看到他的相貌时,两行热泪滚滚而落。
    “大孙!”
    “爷爷,不孝孙朱雄英……回来了!”
    朱雄英跪在老爷子面前,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老爷子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他伸手抚摸着大孙子沧桑许多的脸颊,心疼的说道:“吃了很多苦吧!”
    “不苦,一点都不苦!”
    朱雄英擦着眼泪,从身上取出一个黄色的袋子,迅速打开,说道:“爷爷,传国玉玺孙儿替您拿回来了!”
    老爷子立即接了过来,看到上面那八个字之时顿时激动不已,他此生的心愿就是拿回这件象征华夏正统的至宝。
    他已经老了,即便还有雄心壮志也做不了什么,如那血色残阳,日暮西山。
    他本以为这辈子不会再看到这件至宝,没想到被自己的孙子拿了回来。
    “砰!”
    令人没想到的是,老爷子只是看了一眼,立马将玉玺扔在了地上。
    “爷爷,您这是作甚啊,难道玉玺是假的?”
    朱雄英立马捡了回来仔细端详,老爷子痛恨道:“为了这块破石头,咱差点失去了孙子!”
    朱雄英顿时松了口气,费了这么大劲,就怕整个假的回来啊。
    “爷爷,孙儿这不是回来了吗!”
    老爷子又问道:“还走吗?”
    “不走了!”
    朱雄英抱着老爷子的手臂,说道:“再也不走了,以后就留在您老人家身边当个孝孙!”
    老爷子欣慰一笑,随后取下拇指上象征皇权的玉圭,亲自戴在朱雄英手上,郑重的说道:“这个家……爷爷就正式交给你了,去吧,去拿回属于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