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玢一直待在原地目送房遗爱一行人远去,虽然被拒绝了,但是他心里并不觉得恼怒。
毕竟之前没什么来往,贸然邀请人家登门做客太过唐突,纵然有感谢蒸汽船的由头,也很难成功。
郭玢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他随从却感到很不忿,尤其是感到房遗爱在拒绝的时候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牛气什么呀?现在这幽州城里国公、郡公一大堆,不过是个中郎将而已,轮得到他说话吗?”
“现在的幽州都督可是郡公,而且还是皇亲国戚,还不是客客气气的。”
对于随从的不忿,郭玢倒也理解,毕竟辽东是苦寒之地,和中原、江南的交流不多,所以辽东的豪族就跟土皇帝差不多。
豪族的家仆自然也就有些坐井观天了。
郭玢悠然道:“你们懂什么,宰相之子,屡立功勋,年纪轻轻就爵至县公,听说今年就能晋封国公,而且他还要迎娶晋阳公主,这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用天之骄子这四个字来形容房遗爱一点都不过分,郭玢斜瞄了一眼随从们,知道他们根本就不懂晋阳公主这四个字的含金量。
一般的皇亲国戚在晋阳公主面前屁都不是!
晋阳公主最可怕的是不止备受当今圣上的宠爱,而且还和太子兄妹情深!
如今的房遗爱也很有圣眷,还有一个稳如松的宰相父亲,再过些年太子继位,老一辈的功臣纷纷过世,房遗爱肯定是新皇倚重的中流砥柱!
所以,他们郭家十分看好房遗爱的潜力。
他们郭家要想走出辽东,将影响力辐射出去,就必须以辽东为根基,在朝中寻找盟友。
这一次皇帝御驾亲征就是极好的机会。
皇帝御驾亲征,自然会带着很多朝廷重臣,可旋转的余地有很多,但是他们郭家却选择了房遗爱。
不是李绩等人实力不够,而是房遗爱更有性价比,更有潜力,更长久。
所谓的感谢蒸汽船对辽东的大恩不过是个由头而已,感谢是真的感谢,蒸汽机对辽东确实有大用。
但是,房遗爱都已经将蒸汽船制造出来了,口头上表示一下感谢就行了,真金白银的感谢就大可不必了。
第一次邀请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也因此认识了不是?
即便是皇帝御驾亲征,高句丽也不是那么好打的,来日方长!
现在的幽州城其实没什么好逛的,没有紫禁城,也没有后世的京城气象,比起长安、洛阳来差的太远了。
墨竹兴致勃勃道:“没想到蒸汽船对辽东竟然这么重要,辽东人对公子如此感恩戴德!”
房遗爱听了不由哂笑:“蒸汽船对辽东很重要倒是真的,感恩戴德就太假了。”
薛仁贵点头道:“蒸汽船可不止对辽东重要,对长安,对洛阳,对江南,对哪儿都有大利处!”
墨竹惊讶的问道:“为什么那姓郭的如此盛情的邀请公子?”
薛仁贵憨笑道:“想抱将军的大腿呗!”
虽然薛仁贵看起来憨厚,其实很聪明,看的很通透。
墨竹听了不由恍然:“这个姓郭的倒是好眼光,公子的威名连辽东这等苦寒之地的人都如雷贯耳啊。”
薛仁贵在旁听的眉开眼笑,虽然他对辽东郭家并不了解,但是想想也知道绝对是辽东豪族。
这样的辽东豪族想抱将军的大腿,将军都不愿意搭理,而他阴差阳错的就抱上了将军的大腿。
想到这里他不由傻笑了起来,俺薛仁贵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这就是母亲常说的傻人有傻福啊。
房遗爱确实没想搭理郭玢,且不说他对郭家根本就不了解,就算是他对郭家了解,他是那么好请的吗?
一个辽东地方豪族而已,如果不是皇帝要御驾亲征高句丽,郭家都站不到台面上来。
他连五姓七望都不想搭理,虽然他母亲就出身范阳卢氏。
在城里逛了一阵,房遗爱就觉得索然无味,幽州城的城墙虽然厚重,但是这座城却一点都不繁华不热闹,也没有京味儿。
“走,回去休息吧!”
这一路行军,虽然他们都骑在马上,没有普通士卒那么辛苦,但是也够疲惫的。
大佬们边吃边聊,房遗爱则只顾着干饭,这顿饭倒是吃爽了。
薛仁贵他们作为房遗爱的亲兵,都督府的人也不敢薄待,招待的也很不错。
此刻回去正好睡一觉。
等房遗爱一行人回到营地的时候,营地已经安静了下来,将士们吃饱饭都去休息了。
在等待皇帝的这段时间里,火器营最重要的就是好好休整,然后适当的进行一些操练。
李绩等人则聚在都督府里对着地图熟悉辽东的地形,进行推演。
每次进行推演的时候,房遗爱都被提溜了过来,别的将领在不在没关系,但是房遗爱必须得在。
因为火器营被寄予厚望。
李绩、李道宗等人可都是赫赫有名的名将,听他们讨论如何作战,进行战术推演,房遗爱也受益良多。
蒸汽船的船队依然不断的北上运送粮草、军械,甚至还运送煤炭。
从洛阳到幽州的永济渠运河上,经常有船队冒着烟雾经过,河道上的其他船见到都会赶紧让路,因为蒸汽船的速度太快了。
好在蒸汽船的动静不小,而且船工们也能熟练操作蒸汽船,所以倒是不虞会装船。
冒着浓浓烟雾的船队经常见,但是如此大的蒸汽船却不常见,因为这是天子御船。
这支船队并没有载着粮草,而是载的人,所以速度更快,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逆流而上。
这一路上,李世民等人对蒸汽船可谓是赞不绝口,虽然蒸汽机运行的声音吵了些,但是速度是真的没的说。
亲自坐了一次蒸汽船,他们对蒸汽船的作用也更了解了。
就连长孙无忌都不得不承认,蒸汽船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当然了,这也多亏隋炀帝不惜民力开凿了大运河。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李世民等人再次对隋炀帝表达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