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宋国发展
作者:红黑色的风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最新章节     
    黄金将琉璃灯盏开始向各州推广,商会的商队忙碌了起来。
    如今宋国各州的水泥路基本都修建完毕,至少能够连通州治,甚至郡治,只有益州和交州等岭南州郡道路不太好修,尤其益州,秦州到益州有崇山峻岭,道路十分艰难,所以暂时并没有修好,不过益州可以从水路去荆州,并不十分影响益州经商。
    而是,现在江北运河已经连通,江南运河也在逐步连通,水路还是很方便的,因此,益州的蜀锦开始向北方大量运送,甚至一度为西域商人追捧。
    现在,宋国不仅有蜀锦和丝绸,其他的布料也有,只不过麻布是底层百姓才穿的。
    不过刘义隆知道,麻布在夏季可是很凉快的,所以夏季,刘义隆会穿着麻制衣物,虽然同是麻布,但是依然要比普通百姓穿的麻布要好,要更加精致。
    这也导致蜀锦和丝绸的价格并没有太过离谱,因为炎热的夏季,尤其南方,蜀锦并不十分受欢迎。
    甚至如今夏季朝服都是麻制的,这还是刘义隆提出的,这让那些大臣十分开心,否则一旦有朝会,他们穿着厚重的朝服在闷热的大殿中十分煎熬。
    除此之外,刘义隆也开始推广棉花的种植,用以织布。
    自从打通西域,棉花就传入中原,起初是一些世家贵族将棉花当成观赏花,直到刘义隆得知,他立刻在西域建立种植基地,然后用于织布。
    现如今,棉布也很受欢迎,冬天甚至做成棉服,抵御寒冷。
    本来,棉花自从南北朝传入华夏就是被当成观赏花,而大量种植是在宋末元初,直到明朝,棉布才成为主要布料。
    刘义隆只不过提前了很多年而已,而且刘义隆暂时并没有在宋国推广种植,毕竟他不记得哪里合适种植棉花,只记得后世新疆棉花很好,如今西域就是后世新疆,所以他在西域建立种植基地。
    有了棉布和棉花,也使得百姓生活好了很多,随着棉花大量进入中原,棉花的价格并不十分高,一些富裕的百姓也能够买的起。
    随着魏国的传播,草原上的柔然人对棉布以及棉衣很是喜欢,相对来说,棉衣比皮衣更轻便。
    而且,柔然人更是突发奇想,制作了夹有棉花的皮衣,也在皮衣不用那样厚,夹了棉花更加保暖。
    但是相对来说,柔然的夹棉皮衣制作粗糙,刘义隆也让布坊制作出更加美观精致的夹棉皮衣,很是受到了魏国贵族的追捧。
    不过刘义隆并没有限制棉花的传播,魏国也掌握了棉布的纺织方法,甚至半岛三国都可以利用棉花纺织棉布。
    不过在印染方面,宋国依然是最领先的,但是也只是简单的着色而已。
    刘义隆也是十分简朴,平日的衣衫基本以纯色为主,只有黄袍等礼服才加上刺绣,因此,平时大臣们也穿的很朴素,并以此为荣。
    如今宋国的纺织不仅有官营,官营主要给上层提供布料,而普通百姓则由民间织坊提供。
    与此同时,刘义隆也在试验哪里适合种植棉花,主要是在荆州和青州以及扬州,因为刘义隆记得,明朝时期,松江纺织很有名。
    如今也取得了成效,至少证明,青州、扬州比较适合棉花,荆州虽然也可以,但是荆州主要产粮食,青州和扬州都有多余的地区种植棉花,主要缺的是人。
    没办法,五胡乱华之后,人口是大问题,加上刘义隆开疆拓土,地盘越来越大,但是,人口增长并不快,主要刘义隆规定,男子十八,女子十六才可以成婚,并且近亲不允许成婚。
    就算这样,人口恢复依旧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毕竟从八王之乱至今,人口损失太大,直到现在,战争依旧没有完全结束,宋国和魏国的战争依旧。
    还有柔然和高句丽也虎视眈眈。
    不过宋国南方好很多,毕竟南方没并没有经历五胡乱华那样的浩劫。
    如今的宋国鼓励各族通婚,希望人口能够尽快增加。
    而且刘义隆并没有大肆招兵,以鼓励农业生产,希望能够尽快恢复,使百姓不再挨饿。
    毕竟从汉末以来,百姓从未安稳过,黄巾起义、诸侯争霸、三国归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对峙,直到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国,刘义隆数次北伐,将战线推进到黄河以北,这才让南方百姓生活好了起来,也更加稳定。
    如今,宋国粮食主要靠江南诸州,江北基本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就很不错了。
    不过今年由于新作物的推广,可能会出现大丰收,不过青州依旧没有缓解旱情,恐怕将很难有太多收成。
    旱灾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可怕的,不仅导致作物大规模减产或者绝产,同时导致百姓大量死亡,在史书中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大量关于因旱灾导致的灾民死亡和流离失所的描述。
    这次青州已有大规模旱灾的趋势,同时,徐州、豫州、兖州等临近州也有趋势。
    不仅如此,今年开始,黄河水量就有下降趋势,这也导致下游的青州等州都有一些河流都水量不足。
    没办法,刘义隆为了保证百姓不流离失所,只能向青州调集粮草,一旦旱灾严重,只能发粮赈灾,至于旱灾,刘义隆也没办法,这个时代,旱灾根本没法应对。
    南方多涝北方多旱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力如何能够对抗。
    好在这几年,由于运河的修建和河道疏浚,长江水系十分平稳,黄河也没有问题,不过水位下降刘义隆没有办法,尤其青州,不仅如此。
    就在这个时代,青州牧吴谙的八百里加急送进了长安。
    未央宫尚书省,负责的尚书左仆射刘义符正在整理奏章,一名尚书省小吏立刻来到他面前:“齐王殿下,青州八百里加急。”
    刘义符一惊,这段时间,青州奏章已经来了多封,这次居然是八百里加急。
    打开奏章,看完之后,刘义符一惊,立刻起身道:“徐相,大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