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欺世盗名
作者:沐风叶   明末:边军不退最新章节     
    朱威进殿之后,刚刚准备给朱由校行礼,可是他慢了一步,因为他身后的陈百进了门就跪下了:“陛下…奴才实在拦不住朱侯爷啊!”
    朱由校拿起书案上的砚台就砸了过去:“废物!滚出去!”
    还好,陈百是在门口说的,距离朱由校远了些,没有被砸中,但是就这样也是给他吓得不轻,下体有了些许液体流下:“陛下息怒!奴才该死,奴才这就告退!”
    连滚带爬的出了乾清宫后,陈百连忙捂住自己下体,而后招呼两个小太监过来将他扶起来,快步朝着远处走去。
    朱威离陈百很近,太监身上的味道原本就重,现在还是盛夏,穿的也薄,所以陈百身上的尿骚味直冲朱威鼻腔,让他不自觉的皱了皱眉。
    这让方从哲以为朱威在针对他,立马开口:“朱威!山东之事,是你做的吧?”
    乾清宫内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朱威这个回答异常重要,虽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朱威不会承认,但是万一呢?毕竟朱威做事,众人也都算是领教过的。
    朱由校也怕朱威直接认了下来,连忙道:“朱威,我与诸位臣公有要事相谈,你先回去,随后朕会召你。”
    说着还不断给朱威打眼色,朱威为何而来,他再清楚不过了,就像他不想让朱威承受压力一样,朱威也不想让他承受这一切。
    方从哲却是不愿意了:“陛下,长留侯正是此事的关键,我们商议怎么能绕过长留侯呢?”
    方从哲说这话很有意思,短短两句话,就能看出来方从哲的政治觉悟很高。
    第一他没有说朱威是当事人,只说了朱威是关键人物,这样给人的感觉,好似是朱威肯定知道内情一样,而又不会直说那事是朱威做的,省得给人留下话头。
    第二,则是朱威刚刚过来的时候,他叫朱威姓名,现在却叫爵位名,能够让殿中的人都明白,此人是勋贵,是武将,文武对立,互相争斗夺权,这是文官集团的根本利益之一,能够让各方心怀鬼胎的人暂时拧成一股绳。
    毕竟是做过首辅的人,方从哲太知道怎么拉拢人心了。并且将事情说开,朱威若是不接招,那这事,可就随他们怎么说了。
    朱威嘴角冷笑,没有看方从哲,而是对着朱由校深深一礼:“陛下,臣闲来无事,暂且听听也是无妨。”
    方从哲立马跟上:“好,长留侯,老夫在问你一遍,山东之事,可是你所为?”
    朱威没有丝毫犹豫:“确是我所为!”
    大殿之上,众人皆惊。
    方从哲更是精神一振,想要乘胜追击:“好胆!侯爷真的是胆大包天,那敢问侯爷,你可知罪?”
    朱威装作很迷茫的样子:“罪?我有何罪?不应该是有功吗?”
    方从哲一愣:“朱大人,你梦争了吗?此乃大罪!是动摇国本的大罪,你竟然还有想着功劳?”
    朱威挠了挠头,扫视一圈以后,轻声道:“可是…我剿灭了白莲教啊。白莲教不是邪教吗?这不应该是大功一件吗?”
    方从哲差点一口血喷了出来,指着朱威没好气的道:“我们说的是孔圣之家被屠戮之事!不是白莲教之事!”
    朱威反问:“难道白莲教之事就不大了吗?白莲教自宋开始到现在,已经有数百年了,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我与英国公和成国公一起,剿灭了这股乱贼,更是给孔家报了仇,这不应该赏吗?”
    “一派胡言!朱威,我们说的是孔家之事,不要扯那些有的没的,我们就只说孔家!”
    朱威摊了摊手:“说呗,方先生不要急,你现在没有官职在身,万一真的气死在这了,可没有什么抚恤银子。”
    方从哲冷笑,朱威这种反应,正是想让他动怒而后失去方寸,可是方从哲是何人?纵横官场数十年,哪里会被这等小伎俩影响。
    “朱大人,这是乾清宫,是商议天下大事的地方,可不是什么菜市场,还希望朱大人,能够认真一些。”
    现在又从爵位名叫成大人了,毕竟现在是在争论,叫爵位的话,总显的他低朱威一等。
    朱威也差不多明白方从哲的意思,既然方从哲在意,那就在这上面做些文章。
    朱威清了清嗓子:“方先生说的是,不过…敢问方先生,现居何职啊?为何能在我大明乾清宫大放厥词?你是有爵位?还是有官职?又或者…你只是一个闲野村夫?若只是一个闲野村夫的话,那就请闭嘴吧,朝廷大事,不是你能够随意胡说的。”
    方从哲顿时老脸通红,他爱权……比什么都爱,可是现在他最看重的权力没有了,而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人所导致的,否则凭借他的资历,怎么能落的如此地步?
    而现在导致他如此的罪魁祸首,反而还方面嘲笑他,这让方从哲差一点没忍住。
    深吸一口气之后,方从哲厉声问道:“这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等读书人!此事又涉及孔圣之家,我等读书人,更是责无旁贷!”
    这话说的倒是掷地有声,很是符合现在方从哲的身份,可是谁都知道,朱威最不在乎的,就是身份,尤其是这种心思肮脏的读书人身份。
    “是吗?那方先生果然是士林楷模,在士林中,方先生是否也是宗师一般的人物啊?”
    得嘞,这又是一记重锤,方从哲在士林中哪里有什么威望,要知道大明的读书人,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除了被朝廷豢养的那些之外,其他的遇到看不过眼的,自然也是要分说几句的,可是大明对于读书人实在优待,所以也就养成了读书人敢谈天说地的气质。
    可是这种气质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对他们看不上眼的人不服,而方从哲正好,不论哪一方都对他不服。
    别的不说了,就说好歹方从哲也是做过首辅的人物,可是一首诗词一篇文章都没有流传出来,所以士林都认为方从哲是个肚子空空的草包而已。
    朱威见火候差不多了,冷笑道:“原来不过欺世盗名之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