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考校众人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   统一天下从召唤猛将开始最新章节     
    魏征再次俯首道:“陛下,听闻陆三金出身商贾之家,如今荣登朝堂,此事属实否?”他的声音虽然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朱平安的面容瞬间严肃起来,“确实如此。”
    文院长脸色大变,尽管此事众人皆知,但无人敢在朝堂之上公然提及。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士农工商的身份界限清晰无比,商贾入朝为官,无疑是一件颇具争议的事情。
    尽管大秦的律法相对宽松,但在儒道独尊的中原,商贾入朝为官并非荣耀之事。如今魏征毫不掩饰地提出这个话题,让文院长感到惶恐。
    尽管皇帝宽宏大量,但对于这种敏感话题,无人敢轻易触碰。文院长与沈墨轩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担忧。他们真的害怕魏征因直言不讳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朱平安却并未因此动怒,他淡淡一笑,转向魏征:“魏征,你可知商者何以为本?”
    魏征略作思索,然后恭敬回答道:“陛下,商者以货物交易为业,谋求利润。”
    “不错。”朱平安点头。
    “你也说货物交易,商贸繁荣乃国家兴旺之根基。但试问,若无商人南来北往,长途跋涉,互通有无,交易又如何得以进行?朕想听听你的看法,你可知我大秦的税收中,商税占据了多大的比重?”朱平安开口询问。
    魏征闻言,微微躬身,然后坦诚回答:“陛下,草民不知。”
    朱平安微微点头,神情严肃地解释道:“那么,朕来如今,商税已经占到我大秦税收的五成之多,这还是近几年的数据。你来替朕算一算,这些税收能养活多少百姓,支撑多少家庭的生计?”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为之一震,他们或许从未想过商税在大秦税收中占据了如此巨大的比重。
    朱平安见魏征沉默不语,继续问道:“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安居乐业,不用流离失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魏征再次躬身行礼,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之情:“陛下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令草民豁然开朗。陛下之贤明堪比古之圣贤,敢于直面问题,坦然接受不同的声音。陛下心胸之开阔,实为罕见。草民佩服!”
    朱平安淡淡一笑,平静地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良药虽苦口,却利于病;忠言虽逆耳,却利于行。虽然你的话确实让朕有些反感,但朕明白这是为了国家社稷着想。”
    他目光深邃地扫视众人:“朕需要的不仅是那些一味顺从、趋炎附势的臣子,更需要像你这样敢于冒死谏言的忠诚之士。只有敢于直面问题,才能不断进步。”
    众人被朱平安的言辞深深打动。他们无不感叹这位君王的开阔胸襟和明辨是非的智慧。纵观古来圣贤君王,又有几位能如此直面自己的过错,欣然接受他人的指正?如此明君,确实令人折服!
    朱平安脸上的笑意逐渐加深,他轻轻叹了口气:“今日魏征的直言,虽让朕颜面稍有损失,但正因如此,朕得到了如魏征这般忠良死节之士,实乃幸事。”他的目光转向魏征,带着欣赏与认可,“这一关,朕认定你过了。”
    魏征的脸上露出些许惭愧与释然他原本以为自己的直言会触怒龙颜,不料竟得到了如此宽容的理解。他心中暗自感叹,自己实在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朱平安随后目光转向周瑜和张昭,他认真地说:“二位能跃龙门,必有高见。朕想请教,以我大秦目前的形势,应如何调整内外政策,以实现国家的强盛?”
    当提到“扩张”二字时,周瑜和张昭彼此交换了一个深远的眼神。他们深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领土扩张,更是国家力量的展现和国家威望的提升。
    张昭踏出一步,对着朱平安深深一礼,他沉声道:“陛下,依臣之见,目前我大秦不宜对外扩张。”他顿了一顿,继续解释,“经历了数场大战之后,我国应把重心放在内部发展上。当前,大秦境内正在全力恢复生产,若此时继续征战,必定会损耗大量的国力和资源。况且,现今中原及周边地区局势尚不稳定,更应谨慎行事。”
    “此刻,我大秦的首要任务便是自身!”张昭语气坚定,眼神充满睿智。
    朱平安眼神犀利,他笑着问道:“具体说说?”
    张昭深吸一口气,解释道:“首先,我们应当扩大生产,动员全国的百姓垦荒,增加种植面积,让每一片荒地都生出粮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我们需要促进各城的融合,让每一个子民都有归属感,凝聚人心,共同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最后,虽然陛下正在大兴土木,开辟运河,建造学院和书馆,这些工程都是利在千秋的壮举,但同时也给我们的国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朱平安听后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对。那么在你看来,这些负担是否值得?”
    张昭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虽然短期内会有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大运河的开通将使我大秦南北贯通,缓解北方的旱灾和南方的洪涝。这将是一种互补的优势,甚至可能连贯通江,实现东西纵横。这是一项国运级的大战略。而且,听闻朝中正在与景国通商,这将为商人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将大大促进我大秦的财力增长。”
    朱平安听后更是哈哈大笑,他赞叹道:“张先生之远见卓识,实为我大秦之福。对朝中正在与景国通商之事也分析得如此透彻,确实令人佩服!”
    张昭微微一笑,态度谦逊,他轻声道:“草民仅有一些浅见,不敢妄言。陛下与朝中诸位大臣的智慧远胜于我,想必早已有了决断。”
    朱平安听后含笑点头,表示赞同。他眼中透着深沉的光芒,轻声道:“先生的见解独到,你对于国家发展的规划,与朝廷所定方针不谋而合,彼此相互呼应。”
    在这和谐的氛围中,朱平安的话语透露出对张昭的肯定和尊重。他的话语简洁明了,却又不失儒雅之风,使得整个对话显得庄重而又不失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