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时移世易
作者:一灯阑珊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     
    宁封双手负于身后,悠然站在右武卫校场边缘,目光四处游移,问道:“这就是你们要筑的夯土墙?”
    庄旭仿佛置若罔闻,全神贯注地蹲在坑道边缘,指挥道:“再深挖几分,地基务必稳固。”
    范成明直接动手,将宁封推开,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你在这儿做什么,不陪卢大将军打马球?”
    宁封摇头晃脑道:“世间男子,喜新厌旧之心,较之女子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已经不是卢自珍最喜欢的马球手了。
    范成明甩下一记白眼,“活该。”
    本事不到家,活该被嫌弃。
    卢自珍能混也能玩,长安纨绔那点本事,在他面前和过家家似的。
    右武卫几个将领排排站在旁边,围观夯土墙筑造的过程。
    他们当然不会亲自动手,但韩腾发了话,总要遵照执行。
    了解流程是必须的。
    虽然将军只用发号施令,手下人里大概率有专业人才。
    但万一没有呢,乐子可就大了!
    真砌出一道泥砖城墙,敌人的战马都要笑得打滑。
    宁封后退几步,混到温茂瑞等人身边。
    感慨道:“你们这笑话传出去,都没人敢信!”
    基础中的基础,常识中的常识,居然有人不知道。
    还不止一个。
    宁封捧腹大笑道:“当时我们大将军就问底下将官,知道夯土墙怎么来的?”
    “有个兄弟就说,墙不是一直在那儿吗!”
    温茂瑞无语,就这样还好意思嘲笑右武卫。
    宁封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大将军手里的《春秋》直接扔过去,喝骂道,你个夯货!”
    连右武卫不接地气的“闲人”都比不过。
    谁能想到,抽查基础常识,竟真有人不知道。
    不显眼处有大雷。
    虽然将官不可能亲手筑墙,但说出去实在贻笑大方。
    温茂瑞长叹一声,“无论你见或不见,墙就在那里。”
    南衙经典笑话,再添一例。
    特别注明,右屯卫的,与右武卫无关。
    他们只是犯了一点富贵人家,常犯的错误。
    孙安丰念念有词道:“城上犹传令,将军夜打基。”
    温茂瑞怒目而视,质问道:“此时分明白日,何来‘夜’字之说”
    做诗也要讲究基本法。
    孙安丰有的是理由,狡黠一笑道,“白日虽好,却少了些夜晚的神秘与韵味。”
    终究在同僚的强硬下,服软尊重事实,不得不改口,“日筑基,日筑基!”
    武俊江蹲在新挖回来的泥土旁边,眉头紧锁,“兑点温水来化开。”
    冬日的泥土有些硬。
    宁岩揣着袖子,补充道:“得加些秸秆进去,反复捶打。”
    武俊江按着额角,长叹一声,“唉!”
    喊道:“把铡刀推出来,铡草。”
    刘耿文提醒道:“还得把泥土的碎石挑出来!”
    段晓棠不解道:“石头不是更坚固吗?”
    刘耿文挠挠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老法传下来的筑墙法,都是这么做。”
    段晓棠也不犟,老老实实遵从专业人士的意见,“那就捡吧!”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刘耿文没听懂,“将军,状元是什么?”
    段晓棠愣住片刻,“就是优秀者。”
    转移话题道:“以前夯过墙?”
    刘耿文摇摇头,“看过。”
    李开德接过话题解释道:“在乡下,能用上夯土围墙的,都是大户人家。”
    要么有钱,要么人丁兴旺。
    段晓棠:“凭这就能认定?”
    李开德:“夯土需要的力气,可比摔泥胚多多了。”
    乡下人,力气不值钱,但也是一个衡量标准。
    段晓棠仰头看看阴沉的天色,“我以前想要一个竹扎的小篱笆,上头缠绕牵牛花、蔷薇花。”
    李开德将实用性摆在第一,“好看不好用。”
    用不了几年就得换,还防不住山上下来的野兽。
    刘耿文:“这么简单的事,顺手就能做。”
    段晓棠的行动力,向来值得夸赞。
    段晓棠:“因为我没房没地,还不会扎篱笆。”
    养花也养得七零八落。
    吴越突然从背后冒出来,“你现在就可以做。”
    有房有地还养了一班匠人。
    众人齐齐拱手问好,“世子。”
    段晓棠感慨道:“时移世易,已经没有当初的心境。”
    使个眼色,两人走到一旁说话。
    段晓棠确认旁人不会听到两人的话语。
    小心翼翼问道:“千金公主会不会有事?”
    吴越迷惑道:“有事?”
    若非知晓段晓棠的真实身份,非得以为怜香惜玉的老毛病又犯了。
    实际上也差不多。
    段晓棠手横在脖子上,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郑重道:
    “两国交战,她会不会被杀了祭旗?”
    吴越思虑片刻,“两国交战,不斩使节。”
    无论是战是和,和亲公主都是一个绝佳的沟通渠道。
    和亲公主可以死于草原气候、思乡、产育……但决不能死于祭旗。
    这意味着,再无转圜的余地。
    但另一重隐忧,吴越也不隐瞒,“她近来的行动会受限制。”被禁足是肯定的。
    金枝玉叶赴迢迢,和亲路远命如潮。
    吴越揭示一个最露骨的道理,“大吴越强盛,她的日子越平顺。”
    道理,段晓棠都明白,只是难以接受。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独在异乡,生死存亡悬于一线间。
    而她的母国,对此却无能为力。
    连一封强硬的,坚决不许伤害和亲公主的旨意,都不会发出。
    吴越疑惑道:“你为何对千金如此挂怀?”
    段晓棠迟疑道:“将心,比心。”
    吴越摇了摇头,他无法理解这等情感。
    段晓棠忽然笑道:“你以前不是这样的,那时站在皇城城墙上观灯,你还会怜惜千金,奔波为她寻一盏兔儿灯,找一条出路。”
    吴越怔愣半晌,烈烈风声吹得袍袖振振,“正如你所言,时移世易。”
    “昔日所为,只是举手之劳,不费吹灰之力。”
    廉价的关心和怜悯,不值得铭记。
    “一介性命,与十余万军民百姓、大吴的安危相比,何其渺小。”
    “无论是她、我、亦或父王,都会毫不犹豫。”
    我们姓吴,是大吴的吴。
    段晓棠的笑容霎时变得苦涩,“你以前不是只想做一个富贵闲人吗?”
    吴越成长了,以符合大多数人期待的方向,非同寻常的速度。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吴越垂眸道:“人总会变的。”
    他这单薄的身体,系着太多人。
    该他的,躲不了。
    段晓棠感慨道:“天下有你们这般的宗室,真是幸事。”
    亦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