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的露台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干净和整洁,沈菀觉得有精神力帮衬着做家务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折腾了一下午,沈菀带着他们回到了海啸救生舱附近,是时候彻底逃离变异乌贼的生存区域了。
海啸救生舱出现在了这片水域的海底,沈菀打开了助推器慢腾腾地往前开,走走停停地尽量模拟成乌贼的行为模式。
救生舱内放置了很多高密度的金属块,增加载重防止救生舱上浮。
同时沈菀的精神力高度集中,密切关注着周边海水的波动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就马上来一个原地消失术。
之所以不选择先行上浮,是因为相比于海底,海面上更容易造成海水的大幅度波动,况且上浮到海面也需要不少时间。
目前逃生的关键点在于不惊动变异乌贼的前提下,远离这片水域。
随着距离越来越远,沈菀不安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
按照他们的速度来看,此刻距离那个洞穴最起码有十几海里,基本可以算是安全了。
“你把这些金属块拿走,咱们准备上浮吧!等到了海面上再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等等!那是什么东西?”
庄彦话音刚落沈菀就已经凑了上去,只见仪表盘上显示前方海底有一块不同于周边环境的暗灰色物体,趴在那一动不动。
沈菀思考片刻回道,“看这体型有可能是大型海洋生物,像鲸鱼之类的,我们马上准备上浮!”
庄彦一把拦住沈菀的手臂,着急打断道,“别急,那东西不是活的,暂时没有危险。而且我看着它的体型似乎有些眼熟,如果可以的话我想靠近一些观察一下。”
沈菀诧异地看向他,在她印象中庄彦的行事风格一向是比较谨慎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他有了如此冒险的想法?
这下沈菀也不慌了,她开始有些好奇,也想要一探究竟。
大不了就再回空间里躲上一阵,生活还是要有一些冒险精神的。
沈墨墨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在一旁看着,听到说前面有个大家伙瞬间也兴奋了起来,趴在舷窗上不停地往外面看,时不时还和旁边的小六小七交流心得。
沈墨墨:“我觉得那肯定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电视里就是这么放的!”
小七:“嗷呜~~”小主人是不是傻,外星人都在天上……
沈墨墨:“还有可能是一条死去的鲸鱼,书上说这叫“鲸落”,尸体的养分可以供养很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要是能出去看看就好了……”
小六:“嗷呜~~嗷呜~~”小主人带我一起去……
小七一巴掌拍在小六的脑袋上,一天到晚撺掇小主人出去玩,就数你猪队友!
小六被小七拍了一下也没反驳,耷拉着脑袋不敢再造次,明明它才是哥哥,为什么每次都被小七这个当弟弟的欺负?
一旁的沈菀和庄彦看着这略带喜感的一幕,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小六这个做哥哥的总是对弟弟言听计从,仿佛小七天生就带有血脉压制一般。
不去管闹腾的三小只,庄彦已经提速前进了,就奔着那造型奇特的椭圆形物体而去。
沈菀也不敢分神,精神力高度集中,只要有任何异常就快速地闪身回空间。
眼看着距离越来越近,庄彦的眸光愈发闪亮,他拿起强光手电照射出去,紧张的手心都微微出汗了。
一分钟后,庄彦扭头看向沈菀,眼中带着狂喜和震惊,“我觉得我们可能撞大运了,那应该是一艘小型潜艇!”
沈菀眼眸微怔,仿佛被这巨大的惊喜砸懵了,“你有几成把握,确定没有看错吗?”
海底两万里,沉船数不胜数但大多都比较分散,能遇上的可能性极低。
她内心狂喜,这天大的福气真的要砸在他们身上了吗?!
她空间里有很多交通工具,如果再加上海底畅通的潜艇,可谓是海陆空畅行了!
庄彦薄唇微抿,“九成把握,原本我还不是很确定,但是刚刚凑近了,我看见外壳上未被淤泥覆盖的地方有几个英文字母,八九不离十应该是了。
只是我不确定潜艇是否能正常使用,而且也不知道里面是否会有其他幸存者。”
沈菀盯着那个黑漆漆的椭圆形庞然大物,兴奋与激动无以言表,“咱们先试探着靠近一点,如果有幸存者总会做出些反应来的。而且你看它周边的淤泥这么厚,待在海底的时间不会太短,有幸存者的可能性很低。”
沈菀觉得就算潜艇内物资丰富补给充足,偶尔也需要上浮到海面上获取氧气,毕竟造氧机使用的成本更高一点。
可是看这艘潜艇似乎已经很久没挪窝儿了,大概率里面没有活的幸存者了。
庄彦加速前进,随着距离的接近沈菀也看见了潜艇外壳上的几个英文字母,ka…
十米、八米、五米……
潜艇上始终没有任何动静,沈菀驾驶着救生舱围绕着潜艇转了一圈,发现就连玻璃舷窗上都覆盖着一层污泥,基本能排除里面有幸存者的可能了。
“现在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该怎么把这艘潜艇带走呢?海底的水压可不是普通潜水服能抵挡得了的,想要把它收进空间还真不容易。”
沈菀有些发愁,这巨大的诱惑摆放在她面前,说放弃是不可能的。
沈墨墨人小鬼大,开始举手出主意,“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可以像黄金矿工那样把这个大家伙吊起来!”
庄彦拍了拍他的脑袋,笑道,“那等你再多吃点菠菜,变成大力水手就可以把它吊起来了。”
沈菀也笑了,“要是可以用绳子捆住它,那妈妈就可以直接收进空间里了。
等等,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媒介将这个大家伙带到空间里。
理论上来说我必须通过接触才能将物品收入空间里,那如果救生舱的外壳和潜艇紧密相贴,也许可以将两个东西同时带进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