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内有小半亩土地,沈菀和沈墨墨负责清理杂草和石块,然后将一整片土地分割成一块块菜地,再铺上一层空间内的黑色泥土,用来种植一些日常所需的蔬菜。
院子隐没在树林之中,任谁也想不到这里居然会有人居住。
忙碌之中时间过得非常快,与沈菀的预期一致,这一天的中午,太阳再也没有升起来,小岛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沈菀照常的起床锻炼,只是没有太阳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整个人都懒洋洋的。
山洞内灯火通明,但是外面却不敢用太多的照明设备,沈菀生怕会被人发现光亮从而追踪到这里来。人少倒还好说,若是被某些国家的军队力量发现了,那他们可就招架不住了。
可若是要放弃山洞外的小院子,只蜗居在山洞内生活,沈菀又觉得有些为难,毕竟山洞内的面积实在太小了。
两难之际,庄彦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只要能控制住光源的辐射范围,那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于是沈菀开始在空间仓库内翻找,最终在外面的集装箱内找到了不少遮光防水布,两人又花了两天时间将山洞连带着院子用防水布完全包裹上。
如此一来,哪怕有飞机从小岛上空飞过,都不会察觉到任何异常,这一点沈菀用无人机试验过。
山洞外的小院子,沈菀将其分割成了两块区域,一块是种植区,剩下的则是大家的活动区域。
种植区内种了一些日常所需的蔬菜,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使用补光灯来促进光合作用,因此多铺了两层遮光布。
每天睡觉之前需要手动将遮光帘打开,让湿润的空气和露水滋养植物,等早上起床后再关上遮光帘打开补光灯,模拟日出日落的变化规律。
按照之前天灾出现的时间推测,极夜状态少则半年,多则会持续几年,若不是为了减少空间能源消耗,沈菀也不需要这么麻烦。
忙完这些,沈菀难得的给全家集体放了个假,这一天大家什么都不用干,放松身心以适应极夜的到来。
极夜出现的第三天,一家三口已经逐渐适应了外面一片漆黑的生活环境。
为了增加时间的准确性,沈菀同时拿出来三个小闹钟用来校对时间,每日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才不会过的日夜颠倒、浑浑噩噩。
早上起床吃过早饭后,三人会轮流进空间里活动一段时间,或锻炼或垂钓,或者在果林菜地里干干活,晒太阳的同时还能活动一下身体。
小厨房也不会每天都开火做饭,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开一次火,但每次做的菜分量都比较大,留下一餐的量剩下的还是放到货架上,让空间始终保持有进有出的状态。
院子里有带刺藤蔓和两只白狼的守护,安全问题倒也不用太过操心,小六和小七完全放飞了自我,已然将这座小岛当成了自己的领地,时不时地还要出去转上两圈,沈菀甚至时常能听见两只兴奋的狼嚎声。
黑夜是夜月狼最喜欢的生存环境,能够夜视的它们可以无视一切障碍物,这座小岛就没有它们去不得的地方。
因此,沈菀放心地将每日巡逻的工作交给了它俩,报酬是每日额外增加一只鸡腿,如果发现异常的话还会有其他奖励。
这天沈菀正在菜园子里除草,就见小六急匆匆地跑了回来,鼻尖轻耸直奔沈菀的位置而来。沈菀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它焦急的咬住她的裤脚,使劲儿往外面拽。
沈菀愕然,这是发现什么新情况了?
她不敢耽搁,当即放下手中的活,打算和庄彦一起去看看。家里没有大人,沈菀也不放心沈墨墨独自在家,保险起见只能带着一起去。
小六在前面跑,沈菀和庄彦骑着摩托车跟在它身后,快到北边儿的海滩时就见小六停了下来,用身体拦住了摩托车又张嘴咬住了庄彦的裤脚。
沈菀似乎明白了它的意思,前边儿应该是快到目的地了。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她将摩托车收回空间,打算徒步走过去。
沈菀和庄彦人手一个强光手电,将光源调到了最低,勉强能看见路就行。左右有小六带路,不用担心会掉到坑里去。
沈墨墨早就得到了沈菀的示意,要保持安静,这会儿正抓着庄彦的手四处张望,活脱脱像个做贼心虚的小偷。
沈菀强忍着笑意不去看他,努力集中精神力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以防出现突发情况自己来不及应对。
好在一直走到海岸边都没有出现任何异常,而前方的沙滩上,小七挺拔的身姿就那么站在那里,它的旁边还有一个乌漆嘛黑的物体,暂时看不清是什么东西。
周边万籁俱寂并没有任何异常,沈菀将手电筒的亮度调到最高,快速走上前去,才发现小七的身旁躺着一个人,看样子是已经昏迷了。
庄彦也跟着走上前来,伸出手试探着摸了摸那人的鼻息,“还有气,只是在海里泡太久了,这会儿天气又冷就有些发烧。”
沈菀戴上一次性医用手套,开始检查他的口鼻、眼睛和脉搏,这是一名三十五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高一米八五,看面容应该是亚洲人。
做完检查后她习惯性的用酒精消了毒,“持续低烧,身上还有多处伤口,已经感染发炎了,现在急需退烧消炎,救不救?”
庄彦沉思片刻,指着那名男子衣襟内侧的绣花,说到,“这人咱们得救,那绣花上的字样是名字的缩写和个人代号编码,是海军部队特有的服饰编制,这是一名中国海军战士。
我知道救了他咱们可能会面临一些麻烦,但我还是无法下定决心扔下他不管。”
庄彦话音刚落就见沈菀从空间掏了两瓶药和矿泉水递了过来,“这是退烧药和消炎药,若是不明身份的异族人我可能不会心软,但他不仅是我们的族人,还是一名海军战士,坐视不管不是我们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