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李淳风
作者:陌生花   路漫漫且行且珍惜最新章节     
    隋仁寿二年,月降生于岐州雍,取名为李淳风。
    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
    李淳风的父亲李播,在隋朝时曾任县衙小吏,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颇有学问,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十卷、《天文大象赋》等。
    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家、阴阳之学。
    隋大业七年,9岁的李淳风远赴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
    隋大业十四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
    唐高祖武德二年,时年17岁的李淳风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
    唐太宗贞观元年,25岁的李淳风上书,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着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引起时人重视。
    太宗采纳他的7条意见,授他将仕郎,入太史局供职。
    在执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充分展现其才智,鞠躬尽瘁40年。
    李淳风在太史局学习和研究天文、历法、算学以及天象仪器,颇有所得。
    不久向唐太宗上书,建议改制浑天仪,太宗欣然同意。
    于贞观七年,终于制成新浑仪,即铜铸浑天黄道仪。将古代的两重浑仪改为三重,最外为六合仪,中间是三辰仪,最内系四游仪。在此之前的浑天仪,只相当于四游仪及六合仪两个层次。
    此仪黄道经纬、赤道经纬、地平经纬均可测定。太宗以功加授李淳风为承务郎,令其将浑仪置于凝晖阁。
    他在研制浑仪过程中,研究了古代浑仪的发展与特点,写成《法象志》七卷,评论了前代浑仪得失之差。
    贞观十五年,李淳风官至太常博士,十八年官至太史丞。
    撰写《晋书》时,他写的《天文》《律历》《五行》三志,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尤为精微。
    有一次,李淳风在校对新岁历书时,发现朔日将出现日蚀,这是不吉祥的预兆。
    太宗很不高兴说道。
    “日蚀如不出现,那时看你如何处置自己?”
    李淳风说。
    “如果没有日蚀,我甘愿受死。”
    到了那天,皇帝来到庭院等候,并对李淳风说。
    “我暂且放你回家一趟,好与亲人告别。”
    李淳风回答说。
    “时间还早。”
    便在墙上划下一道痕,指着太阳投射的影子说道。
    “影子到这里就开始日蚀。”
    日蚀果然出现了,跟他说的时间丝毫不差。
    其实那次也属实是惊险万分,本来他的确是预测到了日蚀的天象,并放出了大话,可真到了那时,在老天好似是在跟自己开玩笑一般,好在后来,日蚀还是来了,只是要比预计的要晚了些许。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为了他这一句话,云璃跟霸天费了多大的劲,险些是跟天命干了起来,霸天的龙角也因此变得漆黑一片。
    李淳风还有一次奏禀皇帝说。
    “七个北斗星要变成人,明天将去西市喝酒。可以派人守候在那里,将他们抓获。”
    太宗相信了他的话,便派人前去守候。
    见有七个婆罗门僧人从金光门进城,到了西市酒楼,上了楼,向店主人要了一石酒,端起碗来就喝,时间不长便把一石酒喝光了,于是又添了一石。
    皇帝派来的使者走上楼来,宣读了皇帝的诏书。
    宣读结束后,僧人笑道。
    “一定是李淳风这小子说我们什么了。”
    于是便对使者说。
    “等把酒喝完了,我们跟你一块儿走。”
    喝完酒后他们便要下楼,使者在前面带路先下去了,当使者回头看他们几个时,僧人已踪影全无。
    使者回去将以上情形如实奏禀皇上,太宗听后甚为惊异。当初僧人喝酒时,并未交酒钱,但当店主收拾器具时,在僧人的座位下面竟发现留有钱两。
    那八个僧人离去后,其中七人化为了虚影消散而去,只剩下了一人,那人也不再是僧人的模样,头上一对漆黑的龙角显得格外的瞩目,霸天拿起腰间的酒壶便向嘴中灌起酒来,他摇摇晃晃的向前走着,边走边说道。
    “当真是让人羡慕啊!”
    贞观二十二年,李淳风被任命为太史令。
    同年六月初,长安城中出现了“太白屡昼见”的天象。
    太史据此占卜得出了一个“帝传三世,武代李兴”女主昌的卜象。
    早年,长安城中民间又早就流传着一种《秘记》,说道。
    “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由于传言与卜象相符,故太宗得知后对此极为厌恶和憎恨。
    为此,太宗曾秘密召见太史令李淳风加以垂询。
    这次密谈后,太宗虽没将“疑似者尽杀之”的想法付诸行动,但对传言与天象的迷信却有增无已,对武氏女王将取代唐朝天下这件事特别留意,成了一大心病,为日后李君羡谶言冤案埋下伏笔。
    唐高宗永徽六年,玄奘法师门下栖玄法师将《因明入正理论》抄送幼年相识,并讥讽全才吕才。
    吕才随即通阅玄奘门下诸弟子的因明注疏,做出《因明注解立破》并附图解。
    诸僧群起而攻之。
    10月,太常博士柳宣见吕才对慧立的攻击一直没有回应,便自告奋勇,作《归敬书》,致译经诸僧。
    太史令李淳风也站出来维护吕オ,贬抑诸僧群攻吕才。
    柳宣引其议论,说玄奘名实称道,吕オ学识赅博,但以因明义隐,所说不同,触象各得其形,共器饭有异色。
    并提出吕才既已执情,道俗望指定,望咨玄类裁决,传示四众。
    最后唐高宗命众人往慈恩寺,请三藏与吕公对定。
    虽然结果以护教法师玄奘自参自判宣布吕才错误而告终。
    实际上,吕オ并未心悦诚服,反是“颇历炎凉,情犹未已”。
    唐高宗显庆元年,李淳风获封昌乐县男,又与国子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受诏审定并注释《十部算经》,颁行于国子监。
    唐高宗麟德二年,李淳风根据近40年的观测、推算,认为傅仁均的《戊寅元历》漏洞百出,要求废除,另造新历,得到唐高宗的支持。
    他根据隋代天文学家刘焯的《皇极历》,并有所损益,借鉴其先进的计算方法完成新历,并很快应用,称作《麟德历》,并传入新罗。
    又经过长期观察树木被风吹动的状态,在其所着的《乙巳占》中,将风划分为八级。
    咸亨元年,李淳风卒。
    他的死很突然,那一日,本是稀松平常的一日,与往日并无不同,但也是在那一日,他似是触摸到了什么界限一般,当他正欲更进一步时,天命出手了,一道无色的雷霆自苍穹上劈下,这一击直他的灵魂深处,来不及做出任何的反应,他便就这般无声无息的死去了,身上甚至是看不到丝毫的伤口。
    等到云璃赶来时,已是来不及了,她恶狠狠的看着头顶的苍穹,发出了一声震天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