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绩(完)
作者:想做个好人   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最新章节     
    【而李世民面对部下的感激并没有为自己扬名;
    他只是说,这些都是为国家考虑,你于国有功是值得的,并不需要你如此的感激;
    二凤陛下也是真的这样想,尽管李绩并不是他秦王幕府的老部下,私下的感情也并没有那么的亲密;
    但是李绩对国有功,只要能救他的命一点胡须算什么?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李二陛下独特的人格魅力,他大方面向来都是对事不对人的;
    公元643年,李绩为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加位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公元644年,李绩跟随二凤陛下征讨高丽,在这场战役中他又立下了功劳,封其中一个儿子为郡公。
    公元648年,李绩转任太常卿,拜太子詹事。
    公元649年,李治继位,他任命李绩为同中书门下,参与并且执掌国家机要事务,又升为尚书左仆射。
    公元650年,李绩上书请求罢免自己的官职,但是李治仍然让他用开府仪同三司的职务来参与掌管政务;
    公元653年,李绩册拜为司空,同时李治陛下亲自为他的画像作序;
    公元655年,李治意图废王皇后而立武则天,而群臣反对,李绩却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为什么要问别人呢?
    他的这个态度,让李绩后续得到了李治和当时的皇后武氏的信任;
    这已经是第三代皇帝了,李绩依然在为大唐发光发热;
    公元658年 ,李绩在跟随当时皇帝李治去东都的路上不小心染病,皇帝都亲自前去探望他;
    公元664年,东封泰山,泰山对国人的重要意义不用多说,自始皇帝泰山封禅之后又将此地加上了严肃的政治色彩;
    李治陛下有多信任看重他,他让李绩为封禅大使。
    公元668年,李绩为辽东道行军总管,率领二万将士达到了鸭绿江边,之后差不多一个月内的时间就攻克了平壤;
    并且直接俘虏了高丽王高藏,将高丽的所有城池分割并入大唐的州县;
    整个大唐的版图进一步的扩大,自隋以来一直反复挑衅的高丽终于得到它应有的教训;
    自此,高丽灭亡!
    公元669年,李绩又被加封为太子太师,增加食邑到一千一百户!
    同年患病,拒不服药;
    公元669年12月31日,这位戎马一生,封建王朝历史上少有的优秀将领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李绩死后哀荣极盛,李治亲自过问他的丧事,并且接连罢朝整整七天,
    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并且赐给棺木,而且还让李绩陪葬在昭陵当中。
    不仅如此,下葬当天,李治还亲自登上城楼送葬,痛哭祭奠;
    关键是李绩的墓都是仿照卫青、霍去病的为准;
    就是在点明他的功劳可以和卫霍并列,表彰他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劳。
    公元684年,李绩享高宗庙受祭。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和李靖齐名的将领,应当为后世所熟知。
    尤其是他一生的征战,少有战败,可算是百战百胜;
    但他的名声并没有十分的传播,少有人知,也许是因为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只排倒数第二,被人下意识的忽略了吧。
    更多的也可能是政治原因.....】
    原来心里有点沾沾自喜自己排名靠前的都有些乐不起来了,在众人皆知的功劳面前再多花言巧语也觉得荒唐。
    尤其沐沐姑娘讲解李绩的篇幅几乎是第一,况且之前已经有“大唐第一战神”李靖不名列前茅;
    而这个和李靖将军齐名的名将竟然在功臣榜排名倒数第二;
    谁心虚谁知道;
    虽然说沐沐姑娘也知道都是当时的政治考量,可谁没有傲气,这意思是因为和陛下关系亲密名列前茅;
    靠着裙带关系吗?群臣有些沉默....
    李绩他这一生确实是无愧于任何人,就算没有将秦王奉为主公,那也是因为他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个纯臣。
    这在某一程度上不是应该更加的令人钦佩和向往吗?
    长孙无忌长长长地叹了口气,他骨子里是一个非常争强好胜的人,谁若是在陛下面前出了头,他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酸意;
    无论亲疏远近,自己都应该是陛下面前的第一得意人;
    可是听完天幕讲这个“英国公”,怎么感觉那么的憋闷,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都有些羞愧;
    就算是滔天的权势在后世之人那里什么也不是,他们不看政治妥协,也不看事情过程,他们只看结果,也只认结果;
    很憋屈,很难受....
    他们不是在为自己憋屈,而是为李绩憋屈,这么多的功劳排在倒数第二,他会是什么样的想法呢?
    就连李世民也在想,他确实是没有料到最后高丽国灭,也是李绩出征的;
    对于高丽这个反复无常的小国,所有人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毕竟隋炀帝的三征高丽还历历在目,可以说,它几乎也拖垮了隋;
    二凤陛下对这个国家也是势在必得,但是他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也从来不打没有收益的战争。
    若是战争中的领土不能被大唐消化,变成真正的领土;
    那就是穷兵黩武,毫无意义的;
    何况李世民他就是一个有功必赏的类型,虽然他从没有亏待过李绩;
    大唐的所有帝王也没有亏待过李绩,李绩也为大唐报效终身;
    但是排名倒数第二确实让人心里不爽.....
    李绩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和波动,他并不在乎这个排名,;
    所有的功绩自然有后世之人评说,更何况他从来都不觉得委屈,所遇到的都是明主;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说白了其实是秦王殿下的麾属对太宗一朝的贡献;
    沐沐姑娘所说的“玄武门之变”,就算是李绩明知道最后秦王殿下会胜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如此选择;
    做个忠臣,单纯的报效国家不好吗?
    在战场上实现自己的抱负,自由自在没有心理压力,没有阴暗的政治斗争,这样一直行走李绩觉得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