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米腐联军收复阿三国
作者:随机盲打   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最新章节     
    米军在马里亚纳海战和塞阪岛登陆战的连续惨败,导致他们的太平洋战略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挫折。
    甚至为了尽快重建快要被打残的太平洋舰队,避免倭国海军再度威胁夏威夷群岛和他们的西海岸,米国不得不从欧洲战场紧急调回了自己的大量军舰,然后再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德雷克海峡进入太平洋。
    但这么做带来的连锁反应却是,米军在欧洲大陆对独国的进攻力度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独国在拿到了甄国科提供的几种武器装备的图纸之后,便交给了自己的兵工厂开始生产,并很快就投入到了实战之中。
    虽然这些武器短时间之内产量并不高,但独国使用潜艇在腐国、漂亮国沿海的港口布设的水雷,还是给米腐两国的物资运输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时不时就会有军舰或者运输舰因为触雷而重伤甚至沉没。
    使用了无线电近炸引信和雷达的独国防空部队,更是让米国和腐国的飞机在对独国本土时的伤亡率暴增了一倍不止。
    但是尽管遭遇了更多的伤亡,米国和腐国也没有表现出任何退缩的意思,反而是咬着牙往欧洲大陆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和资源,希望能尽快击败独国。
    所以最近这几个月里,独国面临的恶劣战局并没有得到太有效的改善。
    1月中旬的时候,从帐篷国逃到邦角半岛的20余万独国非洲集团军残军,除了5万余人被撤到了面条国之外,其余的都被迫向米军投降,独国在北非战场遭遇了彻底的失败。
    对于控制地中海至关重要的马耳他岛,也被米腐联军付出重大伤亡之后攻占。
    在东线战场,独国也在库斯克战役之中和毛熊人打了个两败俱伤。
    到2月底的时候,毛熊人在这场战役之中损失的总兵力已经高达95万,但独国也累计伤亡了将近40万的兵力,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也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
    独军在东线的指挥官曼施坦有些绝望地发现,尽管他们已经消灭和俘虏了这么多的毛熊军队 ,但在他们对面的对手人数居然还在百万人以上,并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而他在整个冬天里却只得到了不到5万人的援军,并且汽油的供应也开始重新紧张了起来。
    实在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曼施坦连续几次向小胡子首相提出建议,希望能主动撤出库斯克地区,结束这场绞肉机一般的战役,但却被小胡子元首严令一步都不许后退。
    无奈地曼施坦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毛熊军队不断地在自己的两翼取得突破,随时都有可能把自己的主力合围起来。
    不过随着米国海军从欧洲的大量调离,独国面临的这些被动局面却开始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没有足够的军舰护航,米军运输舰队被独国潜艇袭击的概率便开始猛增,欧洲大陆上正在作战的米腐联军获得补给的效率自然也跟着下降,攻势也开始停了下来。
    米国还因此推迟了将北非的几十万军队横跨地中海,对面条国的西里岛进行登陆的计划。
    已经快要站在崩溃边缘的独国,借着这个机会终于喘了一口气,开始组织起了几次大规模的反击,将已经快要攻进自己国境的米腐联军逼退了几十公里。
    东线的曼施坦也迎来了久违的十万名援军,虽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但对他和手下也算是一剂强心针。
    最起码这些援军使用好了,也能帮他们多支撑十天半月的。
    只是独国这边日子好过了一些,但留在阿三国的倭军却是倒了大霉。
    因为西西里岛登陆战推迟而留在北非地区无所事事的几十万米腐联军,开始被大量地运往阿三国增援,准备全力歼灭仍然停留在阿三国的倭军。
    倭国投入到阿三国战场的兵力在高峰期时超过50万人,但此时已经陆续往袋鼠国、香蕉国和千岛国撤走了不少,现在还留下了30余万兵力,配合着倭国海军的第一派遣队共同控制阿三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阻止米国和腐国的海军从印度洋方向进入太平洋,以便尽可能地为倭国向袋鼠国大陆的搬迁计划争取足够的时间。
    米军原本的进攻重点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但在太平洋战场吃了大亏之后,短时间之内无力重新在这个方向发动进攻的米军,却开始把目标转移到了印度洋方向。
    毕竟从阿三国出发去进攻西太平洋地区距离更短,更容易拿下答腊岛、爪哇岛等地作为自己的前进基地。
    况且负责防守印度洋方向的倭国海军实力偏弱,也更容易对付。
    而想要实现这一目的,米国首先要做的就是夺回阿三国东海岸的控制权,并且打败甚至消灭倭国的海军第一派遣队。
    从3月初开始,米军、腐军和名义上由山城那位指挥的华国在阿三国军队,开始对倭军和苏巴斯领导的阿三国民军发起了猛攻。
    原本驻扎在阿三国西海岸的米腐舰队也纷纷出动,进攻被倭军占据的东海岸几处重要港口,并与倭国的海军第一派遣队开始交火,并且在3月16日一举击沉了倭国的2艘轻型航母和十余艘其他类型的战舰。
    遭受重创的倭国海军第一派遣队被迫通过麻六甲海峡撤往坡县,让出了对阿三国东部海域的控制权。
    留在阿三国的倭国军队不管是海路还是陆路都没了退路,只能占据阿三国东岸的几个重要城市拼命死守,但当阿三国民军发现局势对自己已经极其不利之后,却开始有了别样的心思。
    到了4月初的时候,已经有一大半的阿三国民军主动逃亡,甚至向米军和腐军投降,剩下的也基本上没有了继续战斗的心思。
    苏巴斯看情况不太对劲,自己带着少量心腹逃到了倭国人控制的港口,并且在倭军的安排下乘坐潜艇撤到了袋鼠国。
    4月下旬,倭军在阿三国控制的最后一个重要城市,位于恒河入海口附近的吉达港被米军攻占,此时整座港口都已经成为了一片彻底的废墟。
    残余的4万多名倭军被迫向缅国方向撤退,试图通过茂密的热带森林来躲过米军和腐军的追击,然后再想办法离开中南半岛。
    这不过这些倭军并没有携带太多的食物和药品,在逃亡的过程中很快就因为饥饿和疫病开始大量死亡,悲惨程度跟当初初入野人山区的华国远征军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并且他们身后追来的并不是开挂的甄国科,而是快要杀红了眼的米军和腐军。
    5月13日,几千名侥幸活下来的倭军出现在了胡康河谷,被驻守在这里的华人自卫军发现并阻拦了下来。
    这些已经快要虚弱到极限,但还是死硬不肯投降的倭军,自然是大部分都被火力强大的华人自卫军很快剿灭,少量人员则是四散逃入密林之中。
    华人自卫军这边也懒得去追这些逃离的鬼子,反正他们就算不是死在密林之中,也迟早会被在其他要地布防的自卫军发现并干掉。
    只是很快追过来的腐军和米军却不这么想,而是摆出一副强硬地态度,命令华人自卫军马上让开阻拦,好让自己进入缅国境内去继续追击逃走的倭军。
    他们的打算自然是想借此机会重新进入中南半岛,恢复自己在这里的殖民统治。只不过此处的华人自卫军负责人却不可能让他们如愿,对他们的要求严词拒绝。
    双方剑拔弩张地对峙了一阵,互相放了一堆狠话之后,米军和腐军暂时后撤开始扎营休息,但此事引起的波澜却越来越大。
    随着双方的援军不断开进胡康河谷,这片以往人迹罕至的山区,成了重兵对峙、随时都有可能擦枪走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