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荆州之议
作者:网文老大爷   我父刘玄德最新章节     
    第194章 荆州之议
    其中杜畿是司隶人,可谓是天子脚下,但眼下的处境却和颍川一样惨,一样得往南边跑,历史上这位也去了荆州寓居了好几年,在建安后才回到了河南。
    最后,他竟然是因为和一个汉家死忠耿纪交好,才被汉家殉葬者荀彧发现了其才干,最后逼着耿纪举荐给了汉贼曹操,最后成了曹魏忠臣。
    当然,他还有一个以前默默无闻,现在却声名鹊起的孙子——杜预。
    这位可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也是明朝以前唯一一个进了文武庙的全才。
    这都不是说他把武侯都给压过去了,毕竟文庙本身并不像很多理解的那样,是和武庙的对应文人版本。文庙本身其实是儒家的自留地,范围也仅限于儒士,仅仅是因为中国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使得大家把儒和文划上了等号。
    所以诸葛亮在明代以前入不了文庙,并不是诸葛亮不够好,恰恰是诸葛亮太强了,强到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梦想而已。
    可即便如此,杜预这全才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对于陈纪的到来,刘封也是相当期待的。
    因为他和刘备早就商量好了,到时候会请陈纪出任广陵太守,同时,从广陵郡中划出北边的诸县成一個海西郡,以诸葛玄为太守。
    这个想法刘备也已经在私人渠道中透露给了刘先,相信刘先一定会把这个消息传回荆州,告知刘表的。
    邓义,字子孝,乃是荆州章陵郡人,现为刘表治中,足智多谋,擅长分析局势。
    因此,刘磐发言的时候,场中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刘表的身上,而没人去看刘磐本身。
    “刘正礼单骑下江东,不过数月,便得到江东士民豪杰的支持,一举将袁术赶过长江,可见江东人心在刘。孙伯符承其父烈,奇袭丹徒得手,却始终攻不下吴县,可见一斑。”
    刘先在书信里主要说了三点情况。
    “叔父,粮乃兵胆也。”
    第二,徐州对宗室之盟很有兴趣,但在援扬的问题上,缺少粮食。
    蒯越不但要以荆州出发思考问题,同时也要以蒯、蔡联盟的角度思考问题,更要以蒯家的视角思考问题。
    刘表点点头,鼓励道:“磐儿有何想法,可试言之。”
    刘表耐心很好,并没有催促,而是安静的等待着。
    刘磐开始解释起来:“我州位于扬州之上,若要伐扬,可顺流而下,极其方便。之前磐还忧心徐州之军收复广陵,饮马长江,会否趁袁术、刘繇争夺江东而借机过江。若是徐州大军因为缺粮而动弹不能,这岂非是天助我荆州?此时卖粮于徐州,岂非是割肉以饲饿虎?若待其恢复元气,我荆州莫说是下江东了,恐怕得先考虑该如何自保了。”
    原本刘表在沉思,听见动静后抬头看见蒯越、蒯良,便露出笑颜,邀请二人入座。
    第三,徐州愿以食盐换购荆州之粮。
    以刘备父子的讨论,刘表大概率会认为这是一个善意的逢迎,表达了徐州对荆州的友善,再搭配徐州以食盐求购粮食的背景,能大大增加达成合作的可能性。
    张允则是刘表的外甥,分领刘表嫡系部曲中的部分水军,和刘磐一起构成刘家嫡系武力支柱。
    蒯越、蒯良谢过刘表之后,入了坐席,会议正式开始。
    “明公,磐将军南下江东之策略,完全寄希望于徐州缺粮,而江东无兵。”
    再加上蒯越、蒯良二人,整个荆州中枢的最高层,除了黄祖以外,尽数到场。
    刘磐的意思很明显,是想要起大军南下,趁着徐州没有粮食,无法过江的时候,抢先下手,夺取江东。
    荆州那边也在商议关于徐州的交易。
    刘阖,字开阳,乃是荆州南阳郡人,现为刘表别驾,之前策反甘宁等人反叛刘璋的,便是此人。
    “异度、子柔来了,还请快快入座。”
    “诸位,刘始宗修书一封,回报于我,此中所叙之事很是重要,不得不请诸位一同商议。”
    蒯良笑着摇起脑袋:“此大谬也。”
    “哦?”
    刘磐和张允俱为刘表表奏为中郎将,故此蒯良称其为将军。
    一盏茶后,看完书信了的蒯越起身拱手问道:“不知明公与诸位对此,是何看法?”
    蒯越与蒯良到时,蔡瑁、刘磐、张允、刘阖、邓义都已经尽数到场。
    刘磐第一个起身道:“叔父,磐以为粮食不能换。”
    蔡瑁,字德珪,是刘表的小舅子,同时也是南郡太守,而刘表现在驻扎的襄阳,就是南郡的治所,可见蔡瑁的实力和地位。
    蒯越和蒯良迅速的看完了书信。
    第一,江东局势危险,刘繇有倾覆之祸。
    刘备父子这边商量着勤修内功,继续夯实基础。
    刘磐作为刘表的亲侄子,本身又是统带刘表直属部曲的重要将领,他的话显然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有可能是得到刘表授意的。
    听完刘磐的话后,刘表点点头。
    章陵郡本是南阳郡,是东汉末年自南阳郡中所分,为袁术所占,后刘表击败对方,将其占领。
    刘磐是刘表的亲侄子,勇力过人,是刘表嫡系部曲的代表人物。
    刘表说着话,将刘先的书信取了出来,让近侍送到蒯越跟前。
    蒯越看完之后,陷入沉思之中。
    “徐州乃天下九州之一,虽屡遭兵祸,损失巨大,可其广陵郡却不受影响。今秋收在即,未有听说广陵绝收,可见刘徐州所言缺粮,乃是用粮甚巨,而并非磐将军所言之无粮也。”
    蒯良听完刘磐的话后,起身冲着刘表行了一礼,然后开口道:“磐将军所言,过于草率也。”
    其他人先到的人已经看完书信,只有蒯越和蒯良刚到,还没来得及看。
    蒯良此时视线转向刘磐,像是对着对方发问道:“始宗信中有言,刘正礼尚有精兵两万,粮秣军械可供应其一年所支,又有丹阳北可供立足。若以磐将军之言,我军顺江南下,先攻何人?”
    “这……”
    刘磐被蒯良问的一懵,确实该先打谁?
    肯定不能先打刘繇,可刘繇却堵在了攻打孙策的外面。
    若是想先打孙策,那也得刘正礼同意才行。
    可现在刘正礼摆明了宁可邀请徐州军过江,也不想荆州军顺江而下。
    如何说服刘正礼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蒯良继续说到:“明公,我州盐货,日益减少,襄阳盐价已经涨二十一钱一升,若是再继续这样下去,恐百姓不稳啊。”
    一石十斗,一斗十升。
    二十五钱一升,相当于两千一百钱一石食盐了。
    这价格,还只是粗盐,的的确确是相当昂贵了。
    蒯良是襄阳本地士族大豪,在当地有大量的产业,可偏偏食盐却不在蒯家手中,而是被刘表收归州中。
    整个两汉时期,荆州的食盐来源主要都是江淮地区,尤以徐州为重。
    川盐和关中的卤盐产量较小,往往当地就能消化掉,多余的产量才会销往荆州。
    现在这两边同时对荆州禁盐,甚至刘璋还暗中派人偷偷在荆州大量购买食盐运回川中,属实是回馈了刘表一波。
    眼下食盐价格暴涨,士族豪强百姓都有不满。
    哪怕是蒯良家想要吃盐,也得购买这两千一百五铢一石的高价盐。
    同时,荆州粮食连年丰收,包括蒯良家这种士族豪强家的粮仓也已经堆满了粮食,使得荆州粮价很是便宜。
    按理来说,荆州丰收,粮价很是便宜,粟米甚至都跌到了一百五十钱一石的价格。
    而曹操所在的兖州粮食价格飞涨,即便是现在,一石粟米都能轻轻松松的卖到几千上万钱一石。
    可为什么荆州不能把粮食运去兖州卖呢?
    因为天下大乱了。
    绝大部分的囤积居奇,必须得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王朝还镇的住场子。
    王朝一旦崩溃了,你还想囤积居奇,那简直跟找死没区别。
    而且兖州如此混乱的局势下,一个粮商想要运送粮食去兖州贩卖,这路上得雇佣多少武装才能保护得了自己?
    这些人可都是要吃粮食的。
    所以这些粮食往往只能烂在库房里,也没有路子可以出售到需要粮食的地方。
    可现在,徐州给了荆州这么一个机会。
    徐州愿意用食盐来交换粮食。
    更妙的是,徐州和扬州还有大江连通,运输成本和风险成本几乎降到最低。
    虽然袁术还盘踞在淮北,可他的地理位置却是陷入刘表和刘备的夹击之中,他现在都在想尽办法的想要和刘表议和,如何还敢袭击刘表的船队。
    综上所述,蒯良于情于理都要站在支持和徐州交易的一边。
    蒯良表态之后,场上局势一比一。
    刘磐不同意卖粮,想要趁机顺江而下,攻打江东。
    蒯良却是支持卖粮,想要和徐州达成交易。
    坐在上首的刘表频频点头,似乎把蒯良的话听进了耳朵里,可不经意间,却是给了自己外甥张允一个眼神。
    张允立时起身说道:“子柔先生此话谬也。”
    “我荆州素来缺盐,并非眼下才有。”
    张允朝着刘表拱手道:“正因如此,我荆州才应向外拓展。若是能够成功拿下江东,有了吴郡、会稽郡中的盐场,荆州日后吃盐,将在不会受制于人也。”
    没等刘表点头,治中邓义开口反驳道:“能拿下江东自然再好不过,可张将军能担保能事情必成吗?如今刘正礼本就偏向徐州,只问徐州借兵,而问我州求取物资援助,此中防备还不够明显吗?”
    邓义这波属实是不给半点面子,直接嘲讽张允眼高手低。
    “你!?”
    张允顿时怒火上涌,恶狠狠的盯着邓义,可后者却是丝毫不惧,悠然自得的坐了回去。
    场上的比分又变成了二比二。
    张允和刘磐虽然都是刘表的晚辈,也算得上是远亲,可其实关系并不咋样。
    他们俩能异口同声的支持东征江东,显然是很代表了刘表的心意了。
    可邓义的反对,却意味着荆州士人表示刘表的心意并没有太多的用处,至少他们荆州士人并不在意。
    刘表的脸色已经有些沉了下来,他今天只是想试探一下荆州高层对攻打江东的态度。
    没想到这些士族名士竟然丝毫不给面子,反对的如此激烈。
    紧跟着,刘阖开口发话,表态支持东征,可紧跟着蒯越也表明了态度,反对东征。
    这样一来,局势已经到了三比三,还剩下蔡瑁和远在江夏郡的黄祖没有发表建议了。
    黄祖远在江夏,一时半会也过不来,因此蔡瑁就显得很是重要了。
    蔡瑁是实权太守,别看刘表也坐镇襄阳,可南郡的实权却是在蔡瑁掌控中的。
    其实与蒯越相比起来,蔡瑁更为保守,而蒯越更为进取。
    只是刘表对蒯越的才能十分忌惮,始终不敢信任对方,更别提放手使用了。
    如此一来,荆州的格局就变得更加保守起来了。
    不过不论如何,蔡瑁至少还是统兵将领,也是荆州的大将,如果他能够支持自己的话,那局势就会不一样了。
    刘表的目光转移到蔡瑁的身上,竟然主动询问道:“德珪,你可有高见?”
    蔡瑁容貌俊朗,身材高大,和演义中的小人形象完全不同。
    真正的历史上,蔡瑁和曹操的关系相当好,两人还是少时相交,多年好友。
    蔡瑁也和袁绍认识,关系也很不错,而且目前阶段的蔡家和蒯家其实是袁绍党的中坚,而并非是曹家的中坚。
    听到刘表问话,蔡瑁也不再捋须,放下手来整理了下思路,回答道:“诸位之言,瑁觉得都有道理。若是以瑁之见,明公可一起采纳。”
    “一起采纳?”
    刘表被蔡瑁给说愣了。
    两条南辕北辙的意见,如何能一起采纳?
    蔡瑁见状,继续说道:“明公,我州缺盐严重,百姓已经被迫淡食度日。长此以往,恐怕连耕种干活的力气都要没了。因此,徐州的食盐必换无疑。”
    刘表脸色微变,不过他也知道蔡瑁这话说的确实没错,人哪能长期不吃盐,短时间里撑一下还行,时间一长,那可是要出事的。
    可蔡瑁这话却等于是站到了荆州本地派的阵营里,这让他很是不悦。
    只是蔡瑁的话尚未说完,只听他继续说道:“东征其实也无不可,如今西、北、南三面都有强敌,唯有东面,可以突破,若是错过这个时机,的确着实可惜。”
    刘表眉头轻轻皱了起来,这蔡瑁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他当刘备是傻子吗?如果没粮那或许会坐视荆州吞并扬州,可有了粮食,怎么可能还会无动于衷?
    蒯越轻笑一声,显然他已经猜到了蔡瑁的想法。
    果然,蔡瑁紧跟着说道:“明公若要入扬,何必去江东火中取粟?豫章就在我州身边,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我们不如将目光放到豫章郡上,替刘正礼先代管一下。想来刘正礼也不会有所反对吧。”
    原来蔡瑁所谓的一起采纳,是改变了东征的内涵。
    他所谓的东征,不再把目光定为江东,而改成了豫章。
    豫章面积很大,一个郡的版图甚至有有徐州两三个郡国那么大,人口也有近一百七十万之多。
    如果能够吞下豫章,不断不但使得荆州有了东面屏障,更能直接威胁到九江、丹阳两郡。
    历史上孙家对抗荆州上游时,最重要的就是三位一体的防线。
    这三位一体,就是豫章、丹阳和九江。
    蒯越心中冷笑,蔡瑁还真是活的一手好稀泥。
    和三国演义不同,蔡瑁从来就不是什么水军都督,统帅荆州水师。
    实际上的蔡瑁,一直都是实权封疆大吏,历任章陵太守、江夏太守、南郡太守等。
    后来张羡叛乱,刘表也是派了蔡瑁为帅,耗时数年平定荆南。
    所以,蔡瑁其实跟水军的关系并不大,或者说绝非单纯的水军将领。
    也因此,蔡瑁改顺江而下江东的战略为蚕食或鲸吞豫章。
    顺江而下江东,得利的是刘表、刘磐、张允甚至是黄祖。
    而攻略豫章的话,那么得利的却是他蔡家了。
    对此,蒯越洞若观火,心中的冷笑更多的却是针对刘表的。
    果然,听了蔡瑁的话后,刘表脸色一变,先是恼怒,可随后又渐渐的变成了深思。
    蒯越嘴角微微勾起,心叫果然。
    刘表就是这么一个容易动摇的人。
    他最初的愤怒,是因为蔡瑁没有给他满意的回答而愤恨,可随后却又因为蔡瑁的建议而动摇了。
    因为蔡瑁的建议看起来风险小,收益大。
    攻略豫章,不会得罪刘繇和刘备,反而还能从刘备那获取食盐,同时又让刘繇和孙策之间彼此牵制。
    等到自己拿下了豫章,即可水路并进,席卷江东。
    听起来非常完美,可只有蒯越这样的顶级谋士才会看出这计划的荒谬。
    首先,刘表在荆南的统治其实是很薄弱的。
    眼下荆南对刘表的臣服,是因为刘表是朝廷所拜的荆州牧,本质上是拜服于东汉中枢而非是刘表这个人。
    想要攻略豫章,无疑是从长沙郡和江夏郡出兵最为合适。
    可如果后路根基不稳,还谈什么攻略豫章呢?
    另外,扬州的精华无疑就是沿江四郡,豫章、会稽地广人稀,而且又多是山地,汉蛮杂居,哪里能和沿江四郡这种精华地带相提并论?
    也就是蔡瑁这种夸夸其谈之辈才会想出这种愚蠢之极的变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