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帝王梦的破碎
作者:酷酷的橙子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     
    第250章帝王梦的破碎
    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族正式进入共和政体。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无数晚清老百姓感到欢呼雀跃,很多人喜极而泣,激动得不能自己。
    腐朽的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让他们老百姓深受其害。
    在他们眼中,自己之所以生活悲惨,就是因为列强的霸凌,就是因为清政府的无能。
    现在清政府被彻底推翻,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中华民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老百姓彻底解放了,不用再承受那些不平等条约带给他们的沉重负担。
    尽管中华民国还没有成立,但他们老百姓眼睛中充满了期待,时刻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他们老百姓希望袁世凯带领着北洋军赶紧结束这混乱的中华大地,带领着他们走向共和,迎来全新的生活。
    北洋时代的老百姓无不摇头叹息,对袁世凯倒行逆施的行为痛骂不已。
    晚清时期的老百姓对弹幕上大骂袁世凯的行为感到不解,苏晨很快就为他们解开了答案。
    “清朝灭亡后,中国就进入到了北洋时代。”
    “北洋总共16年,从1912年算起,到1928年结束,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正好4年。”
    “第一个阶段是袁世凯时期,第二个阶段是皖系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直系时期,第四个阶段是奉系时期。”
    “1912年2月13日,也就是清帝退位的第二天,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
    “孙中山按照约定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并邀请袁世凯到南京就任大总统。”
    “袁世凯又不傻,到了南方万一被软禁了怎么办?”
    “思来想去,袁世凯决定不去。”
    “孙中山见袁世凯不来,表示没关系,反正中华民国已经定都南京了,你袁世凯啥时候来南京,我啥时候走?”
    “你不来,我不走,你有本事就一辈子都别来,看咱俩谁先让步。”
    “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不退步,就这么耗着了。”
    “僵持了几天后,袁世凯决定先出招。”
    “袁世凯制造舆论说北京是传统政治中心,首善之区,南京偏安江南,各方面都不如北京。”
    “伱孙文谋国事者,当规度利弊,顾瞻会势,岂可以意气争也。”
    “孙中山见袁世凯造势,也使出杀手锏,派蔡元培组成迎接团到北京请袁世凯到南下就职。”
    “南方代表都来了,你袁世凯还好意思窝着不动吗?”
    袁世凯: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怎么可能放弃大好优势跑去南京上任呢?
    他的势力范围在北方,尤其是京城是他的根据地。
    唯有在京城就任民国大总统,他才能安心,不用担心孙中山搞些小动作。
    他要是傻乎乎的跑去南京,在孙中山的大本营,他会受到掣肘。
    甚至情况再糟糕一些,他很有可能被孙中山发动的政变赶下台。
    到了那个时候,他再后悔也晚了。
    倒也不是他杞人忧天,而是孙中山此举就有这种把他赶下台的意思。
    要不然孙中山明明知道都城在北京,为什么还要让他去南京就任大总统呢!
    所以面对孙中山的阳谋,他唯有主动出击,要求把中华民国的都城依旧定为北京。
    别看孙中山使出了杀手锏,他同样有应对之策。
    只要孙中山的人来了北京,他布的局也就可以收网了。
    总之就是秉持一个原则,他要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但就在蔡元培与袁世凯会晤的当天晚上,北京爆发了兵变。”
    “曹锟指挥的北洋第三镇士兵炸开朝阳门,在北京城内大肆纵火劫掠。”
    “有几个士兵甚至还闯入了蔡元培等人的下榻之处,舞刀弄枪进行威胁。”
    “南方代表都是文化人,哪见过这阵势,当即吓得头冒冷汗,立刻就想走人。”
    “而各国大使馆的驻军一看这阵势也是纷纷戒严,表示袁世凯不能去南京,必须要留在北京镇场子。”
    “如若不然,西方各国政府将不承认民国政府的合法性。”
    “眼瞅着事情闹大,袁世凯出面弹压。”
    “然后,兵变就被袁世凯光速解决,北京街面又恢复安宁。”
    “待平息事件后,袁世凯表示,不是我不肯南下,只是目前的局面你们也看到了,实在是没办法。”
    “与此同时,北洋将领也联名通电全国,表示如果袁世凯走了,他们无法保证北京不会再有类似兵变发生。”
    “关于这场兵变是由谁主使的,目前不得而知。”
    “按照革命党人的说法,袁世凯就是幕后主使。”
    “但也有革命党人认为不是,比如徐永昌的回忆录中就说,这事与袁世凯无关。”
    “不管谁主使的,既然洋人反对,社会媒体反对,地方大员反对,甚至就连派出的特使也打了退堂鼓。”
    “孙中山就是有一百个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次又输了。”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大总统。”
    嬴政:幕后黑手显而易见,分明就是袁世凯指使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整件事情非常清楚明了,袁世凯和孙中山为了争夺权力,各自施展手段积极应对。
    孙中山派遣使者刚一到北京,袁世凯手下的北洋军就发动兵变。
    幕后黑手的身份清清楚楚,除了袁世凯指使,没有其他人会这么做。
    清政府灭亡之后,袁世凯的北洋军和孙中山的革命党就进入了激烈的权力角逐。
    在他看来,尽管袁世凯在第一轮斗争中取得了上风,也并不意味着权力斗争的结束。
    毫无疑问,袁世凯和孙中山都对中华民国的权力虎视眈眈,两人最后肯定无法避免进一步的冲突。
    而且这种斗争还异常激烈,要不然北洋时期也不会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袁世凯时期,这就足以说明袁世凯在和孙中山的斗争中最后落败了。
    “当然,孙中山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认输的性格。”
    “就在袁世凯宣誓就职的第二天,他抛出了草拟已久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个临时约法规定,民国的政体是责任内阁制。”
    “所谓内阁制,就是内阁总理有权,大总统无权。”
    “其实革命党一开始的想法是效仿美国搞总统制,但面对眼下的局势,如果继续实行总统制,袁世凯必将独揽大权,于是孙中山也只能出此下策。”
    “在孙中山看来,就算袁世凯在北京做大总统也没关系,只要搞内阁制控制住议会,他也只是个虚位傀儡。”
    “面对孙中山的出招,袁世凯并没有立即回应。”
    “袁世凯知道宪法可以改,但权力的关键在于兵权。”
    “所以袁世凯没有第一时间与孙中山打嘴炮,争论朝令夕改是否合理,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整顿军队上。”
    “当时北方的军队挺多的,但派系复杂,袁世凯搞不清楚哪些人拥护自己。”
    “为了理清基本盘,顺便敲打异己,袁世凯将原来的北洋第一到第六镇重新命名为陆军第一到第六师。”
    “除此之外,袁世凯又将明确效忠自己的几支部队编为六个师。”
    “这十二个师师长大多都是北洋故人或是北洋旁系,反对革命,属于袁世凯的基本盘。”
    “理清了自己的基本盘,袁世凯随即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将北洋系一众将领全部高升。”
    “其中赵秉钧出任内阁总理,这是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段芝贵任拱卫军总司令,掌握京城的卫戍部队。”
    “北洋三杰的段祺瑞出任陆军总长,节制全国陆军。”
    “冯国章出任军事处处长,执掌禁卫军。”
    “北洋之龙王世珍属于保皇派,清帝退位后,为了表示忠于清政府,主动辞职回家歇着去了。”
    “稳定了后方,袁世凯请梁启超组建民主党,负责即将到来的大选。”
    孙中山:我拿出责任内阁制,就代表我有十足的把握控制议会。
    既然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已经无法避免,那就只能从其他方面寻求突破了。
    能够有效避免袁世凯独揽大权的,就是施行责任内阁制的政体。
    袁世凯一旦当选总统,实行美国的总统制,只会让袁世凯的权力空前高涨。
    所以为了牵制袁世凯的权力,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责任内阁制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他对此有着十足的把握,相信自己多年的经营可以压制袁世凯。
    不管是参议院的票数,还是众议院的票数,他自信能够获得其他人的支持。
    只要他控制了参议院和众议院,袁世凯这个大总统就无足轻重了。
    不过唯一让他感到担忧的,就是袁世凯手中掌握着战力强大的北洋军。
    他担心袁世凯一旦不满意投票,就会直接动用武力。
    到了那时候,他们革命党人怕不是袁世凯的对手,只能选择束手就擒。
    “按袁世凯的设想,先来文的,选赢了,便罢了。”
    “失败了也不怕,反正自己手上有兵,到时候武力解决问题。”
    “见袁世凯在调整,革命党也进行调整。”
    “1912年8月,宋教仁将一盘散沙的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此后,宋教仁亲自出面在安徽、上海、江浙等地演说,为大选造势。”
    “1912年12月10日,初选开始。”
    “不得不承认,在选举方面,宋教仁比梁启超还是技高一筹。”
    “1913年1月,各省陆续开票,众议院的596个席位,国民党占到269席。”
    “参议院的274个席位,国民党占到123席。”
    “国民党在参众两院870议席中,一共占有392席,虽然没有过半。”
    “但袁世凯控制的民主党、共和党、统一党三个党加起来的席位只有223席,远低于国民党。”
    “国民党依然可以凭借其绝对优势影响操纵参、众两院,因此国民党赢,组阁已成定局。”
    “看到这个结果,袁世凯依旧不着急,反正首都在北京,宋教仁要到北京组阁。”
    “而北京又是自己地盘,到时候不怕国民党能翻天。”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巧,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动身北上组阁,不料在上海北站遇刺身亡。”
    “几天后,凶手落网,警察从其家中搜出他与赵秉钧通电的铁证。”
    “国民党人一下子就沸腾了,说这绝对是袁世凯指使的!”
    “见国民党将矛头对准自己,袁世凯公开回应。”
    “自己不知情,就算是北洋系干的,也是下面的人自作主张,自己很无辜。”
    “其实宋教仁遇刺这事究竟是袁世凯指使的,还是赵秉钧揣摩上意,自作主张。”
    “亦或许是国民党自己人干的,意在嫁祸给袁世凯,已不可考证。”
    刘彻:不管什么时候,手上有武力才是最重要的。
    他倒是挺疑惑的,没想到支持袁世凯的人远不如支持国民党的。
    按理来说,袁世凯最后推翻了清政府,赢得了万千老百姓的赞赏。
    凭借这么巨大的政治资产,支持袁世凯的人应该更多才是。
    可最终的结果,却出乎他的预料,让他大为不解。
    这只能说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更加深入人心,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他倒是非常好奇,孙中山的革命党究竟是怎样赢得人心的。
    除了对孙中山感到好奇,他同样对责任内阁制这种政体深感兴趣。
    责任内阁制和他大汉的皇权制度完全不一样,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皇权制度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而责任内阁制则完全不同,由少数服从多输。
    不知为什么,他仿佛天生就对责任内阁制度有抵触情绪。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皇权制度,还是责任内阁制度,都必须牢牢控制着兵权。
    毕竟说一千道一万,没有武力保驾护航,什么政体制度都不管用。
    “但宋教仁之死,却成了清朝灭亡后,国民党不满袁世凯这一年来各种压制异己行为的一个宣泄点。”
    “盛怒之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部分国民党人表现的极不理智,说这事不能再忍了,这次一定要与袁世凯开战。”
    “当时的国民党内部也有头脑清醒的人,比如黄兴。”
    “黄兴劝孙中山,咱们现在手上没兵,你拿什么跟北洋军打?”
    “去年谈判时,咱们手里还有几条枪,那时候你不打。”
    “现在没枪了你却要打,这不是送死吗?还是老老实实坐下来走司法程序吧。”
    “孙中山被黄兴这么一劝,也冷静了下来,决定走司法程序。”
    “可是就在这时,袁世凯却又干了一件让国民党极为愤慨的事,他拿全国关税、盐税向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五国银行团借了2500万英镑。”
    “国民党一看这情况,再次吵得沸沸扬扬。”
    “因为按照临时约法规定,民国政府借款要经国会通过后才能签字。”
    “而国会当时是被国民党控制的,袁世凯为了借钱绕开了国会,这等于是视临时约法如草纸。”
    “并且袁世凯此时借钱意图也很明显,肯定就是想着借到钱后招兵买马收拾国民党。”
    “如此一来,战争已经无可避免,二次革命就此爆发。”
    晚清时期的老百姓慢慢回过神来,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好像和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
    原本在他们看来,袁世凯推翻了清政府,实行了共和制度。
    可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说是共和制的中华民国,但更像是袁世凯一个人的独裁统治。
    明明都已经采取了责任内阁制的政体,而且也大张旗鼓的进行了选举。
    按照选举的结果,国民党获得的票数更多,理应控制着国会。
    现在袁世凯向西方列强借钱,本该需要国会的通过,但袁世凯却完全无视了国会的作用,直接绕过国会向列强借钱。
    既然这样的话,那费尽心力的组建内阁还有什么用?
    袁世凯直接无视临时约法,成为一个独裁者,这让他们老百姓对袁世凯的感观直线下降。
    原本他们得知袁世凯推翻清政府,还对袁世凯歌功颂德,毫不吝啬的称赞袁世凯为中华儿女做了一件大好事。
    可如今看来,他们完全看错了袁世凯,其虚伪面目令他们恶心。
    推翻一个独裁者,结果自己上台成为独裁者,这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这次战争打响前,国内的形势大致是这样的。”
    “北方大部分地区被北洋军控制,国民党控制江西、安徽、广东、云贵、广西、四川这些地方虽然不支持北洋系,但与国民党的关系也一般。”
    “剩下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地广人稀,远离中央,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角色。”
    “国民党仓促之下能拉拢的只有湖南、福建、浙江等省。”
    “双方实力差距如此明显,国民党的战败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1913年6月,袁世凯借口国民党叛乱,罢免了江西、广东和安徽三省的国民党都督,紧接着北洋军大举南下。”
    “没招了,国民党只能硬着头皮打了。”
    “9月,北洋军攻下南京。”
    “二次革命失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流亡海外。”
    “战后,北洋系控制的民国政府将国民党定为叛党,永久封杀。”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深切感到,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涣散,已不能领导革命继续前进。”
    “于是,孙中山决心从整顿党务入手,重组新党,拯救革命。”
    “1913年9月27日,孙中山亲自拟定入党誓约。”
    “规定入党者须绝对服从其领导,无论资格多老,皆需重立誓约,加按指印。”
    “黄兴对此很不满,他不同意服从党魁一人。”
    “并且黄兴认为党员在誓约上用中指按上指印,以起矢忠的做法,既原始又落后,不利于革命事业的发展。”
    “当时与黄兴持相同观点的人还有不少,比如李烈钧、胡汉民等。”
    “反对者们多次劝说孙中山,孙中山不听。”
    “由此,本就实力大损的国民党再一次分裂。”
    李世民:国民党的实力原本就比袁世凯弱得多,再加上人心涣散,战败也是情理之中了,孙中山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还不算晚。
    他倒是非常理解孙中山想要集权,把全国各省的国民党拧成一股绳。
    毕竟战败的事实已经说明了,全国各省的国民党各自为政是不可行的,只会被袁世凯的北洋军逐个击破。
    要是国民党能够劲往一处使,和北洋军作战说不定还有胜算,也就不会输得如此之惨。
    不过虽说孙中山想要把国民党的权力集于一身,但也不是那么轻松就可以做到的。
    毕竟孙中山独揽大权之后,势必有人的权力被吞噬。
    他非常明白,黄兴之所以如此激烈反对孙中山集权,就是源于这样的考虑。
    要让黄兴交出手中的权力,自然也就会遭到黄兴的反对。
    “没了国民党的制衡,袁世凯随即开始总揽大权。”
    “袁世凯先是宣布修改《临时约法》,把政体由内阁制改回总统制。”
    “接着又颁布新《约法》,两次修改总统任期。”
    “第一次把总统任期改为十年,第二次直接取消总统任期限制,宣布自己为终生总统。”
    “并且,他还强化了总统权力,将原本需要国会批准才能生效的宣战权、签约权等实权一并收入囊中。”
    “经过这一系列操作,袁世凯与皇帝已经没啥区别了。”
    “不过虽说袁世凯此时的地位和皇帝差不多了,但总统毕竟不是皇帝。”
    “袁世凯作为从旧时代过来的人,他心里对做皇帝多少还是有点想法的。”
    “并且,袁世凯担任总统期间,他干的也不顺心。”
    “一方面,日本为了独霸中国,逼迫他签署二十一条。”
    “另一方面,南方的云贵两广依旧掌握在地方军阀手中。”
    “这些地方势力拥兵自重,不服从中央政府。”
    “为了强化中央权力,真正统一全国。”
    “袁世凯想了很多办法,然而收效甚微。”
    “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做出了一个无比愚蠢的决定,称帝。”
    “想着通过搞君主立宪,借皇帝名号压制地方的实力派。”
    孙中山:枉你袁世凯英明一世,没想到临了干出如此愚蠢之事,注定会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自从袁世凯把他们国民党打败后,他就时刻想着寻找机会反攻袁世凯。
    千算万算,没算到袁世凯自己作死,亲手奉上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全国老百姓的人心就已经慢慢不在清政府这边。
    随着局势的慢慢演变,全天下的老百姓已经完全摒弃了帝制,人人心里想着共和制度。
    封建皇权的帝制已经不合时宜,大家期盼着共和制的到来。
    可袁世凯自己作死,居然妄想着恢复帝制,自己成为君临天下的皇帝。
    原本天下老百姓还对袁世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抱有一丝好感,现在可倒好,倒行逆施已经彻底惹恼了天下老百姓。
    如此绝好时机,他自然要好好把握,坚定果断的举起反袁的大旗。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将1916年定为洪宪元年。”
    “称帝之前,由于中日二十一条事件,袁世凯饱受诟病。”
    “老百姓普遍认为,这都民国了,怎么还签不平等条约呢?看来民国与大清也没什么区别。”
    “如此舆情之下,要是再开历史倒车,明显不合时宜,必然要遭到千夫所指。”
    “当时段祺瑞为袁世凯着想,曾五次登门劝诫,要求袁世凯可千万别做傻事!”
    “为了表明态度,段祺瑞甚至还卸去职务。”
    “不过,估计是人老了容易犯糊涂的缘故,袁世凯被自己的儿子袁克定和北洋元老杨度、严复、张勋这些人一通忽悠,竟然真的以为舆情支持他称帝。”
    “结果他是一步踏入深渊,彻底玩脱,葬送了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声望。”
    “听说袁世凯称帝遭到了全国抨击,南方军阀和国民党顿时来了精神。”
    “被北洋系压制了五年,这回总算是可以新账旧账一起算了。”
    “1915年12月,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同一个月,蔡鄂、唐继尧等人通电各省,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护国战争开始。”
    朱棣:虽说皇帝的诱惑确实很大,但也要看是什么时候吧!只能说袁世凯已经被权力的欲望冲昏了头脑。
    成为皇帝执掌天下确实很诱人,袁世凯忍不住心动也能理解,但被权力蒙蔽了双眼就是袁世凯的愚蠢了。
    在全天下老百姓想要共和制的强烈期盼下,这时候再搞帝制明显就不合时宜。
    当皇帝也要看当时全天下的形势,需要有帝制的土壤才行。
    而且更加离谱的是,老年的袁世凯太过昏聩,接二连三的走错路。
    他记得很清楚,中日甲午战争过去还没有多久,中华儿女还深深记得所遭受的耻辱。
    而袁世凯和日本签订不平等的二十一条,只会让老百姓对袁世凯不满。
    在天下舆论不好的情况下,不想着如何修补,反而犯下更大的错误,倒行逆施的选择称帝,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原本外部环境就不安定,现在又干蠢事,这完全就是给对手递刀子。
    “其实以北洋系与地方军阀和国民党的实力差距,哪怕称帝不得人心,袁世凯也未必会输掉战争。”
    “然而要命的是,袁世凯这时候没钱了,之前找五国银行团借的外债早就花得七七八八。”
    “而现如今欧洲又在打世界大战,地主家也缺钱。”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没银子还打什么仗?”
    “一时间,北洋系内部人心涣散,除了曹锟少数几人还宣誓效忠袁世凯外,其余大佬如冯国章全部跳出来唱反调。”
    “冯国章甚至还与护国军达成私下协议,表示自己严守中立,绝不与护国军开战。”
    “见北洋系有分裂的苗头,原本支持袁世凯的日本政府开始两头下注。”
    “表面上日本依旧在支持袁世凯,但私下里却资助护国军和国民党。”
    “外面闹,家里也不太平,袁世凯的几个儿子因为谁做太子,天天在家里争风吃醋,搞宫斗那套把戏。”
    “内忧外患之下,袁世凯一病不起,只好宣布取消帝制,重新做回了大总统。”
    “然而,护国军和北洋系中的倒袁派已经与袁世凯翻脸了,又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
    “他们坚持要袁世凯让位,连大总统也不要做了。”
    “最终,袁世凯在一片骂声中,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
    各朝古人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唏嘘不已,一世英名落得一个晚年不保,这又是何苦来哉。
    要是袁世凯最后不称帝的话,凭借着他推翻清政府,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共和,这一份功绩足以让他流芳百世。
    可偏偏袁世凯到了晚年昏聩愚蠢,行此倒行逆施之举,最终也只能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骂名。
    要说心情最复杂的,还得是袁世凯本人。
    他之所以选择称帝,也是为了加强中央权力,好凭借皇帝的名号压制地方的军阀。
    而且他还仔细询问过身边的人,确认全国的舆论支持他,他这才选择称帝的。
    可他哪里能想到,一世英名的他也有被忽悠的时候。
    一想到自己愚蠢的决定,他就不禁万分懊恼,后悔当初鬼迷心窍做下错误的决定。
    可是事情已经发生,现在再抱怨这些也是无济于事。
    现在的局势越发严峻,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可他却无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情朝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他内心深叹一口气,一步错,步步错,以至于晚年不保,一世英名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