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绩效考核
作者:酷酷的橙子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     
    第198章 绩效考核
    各朝的统治者希望可以从张居正改革中得到一些启发,看看是否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朝代。
    毕竟按照主播所说,张居正是和商鞅、王安石并列的中国古代三大改革家。
    能够得到这么显赫的称号,足可见张居正改革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光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张居正的一些改革措施肯定非同凡响,能够让他们也获益匪浅。
    尤其是对那些怀有雄心壮志的皇帝来说,张居正改革对他们而言,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李世民:主播,可以详细讲一下张居正改革的具体内容吗?
    “太宗陛下都这么说了,主播自然是没有问题。”
    “张居正改革的领域有三个,分别是政治方面、军事方面、经济方面,主播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政治方面的举措。”
    “张居正在政治方面的举措有五点,一是加强皇权,二是节制权贵,三是裁革驿站,四是整肃吏治,五是任用人才。”
    “加强皇权方面,张居正鉴于嘉靖、隆庆两朝皇帝怠政而引发的礼制混乱的情况,于万历二年皇帝接见官员之际安排以大礼觐见,效仿明朝先祖在会极门午朝的礼仪。”
    “张居正令礼部事先拟定程序,预先进行演习,力图重振威仪雄风,以解决大臣们朝参的礼仪程式混乱无序、言行举止随意的毛病。”
    “在他主政期间,始终把君臣礼仪作为树立君威的重要手段。”
    “同时张居正提出一号令的政策,其核心要义是由至高无上的君主对朝廷的各种方案和议论作出最终的裁决。”
    “国家事务由皇帝一人独断乾纲,从根本上消除各种风言风语,以此加强统一执法的力度,增强朝廷诏令的权威。”
    赵祯:这个张居正是一个忠臣,对皇帝忠心耿耿,专门制定政策加强皇权,让皇帝的权威得以大增,真是令朕羡慕啊!
    看到张居正所做的,在一想到自己的朝臣,他就不禁感慨万分。
    同样是臣子,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不像他的臣子,动不动就搬出太祖的祖训,高呼天子要与士大夫共天下。
    他身为一个皇帝,却要时常受制于臣子。
    对臣子是打不得,骂不得,更是杀不得,经常令他感到郁闷。
    再看看大明首辅张居正,都已经是大权独揽的宰相了,不想着架空皇权,却要费尽心力的加强皇权。
    这样的忠臣是他梦寐以求的,恨不得把张居正弄过来当他的宰相。
    “节制权贵方面,明朝中期权贵贪赃枉法的例子数不胜数,许多积案常年无人敢于触及,张居正主政期间采取措施节制权贵。”
    “开国功臣沐英之后云南黔国公沐朝弼在云南作恶多端,嘉靖皇帝宽大处理将其免官,改由他的儿子沐昌祚继承爵位。”
    “但沐朝弼表示扬言要杀地方官并勾结番人为害乡里,张居正将沐朝弼逮捕并意图将其处死。”
    “考虑到沐氏祖先三代的大功和云南土司的安定,而将其终身囚禁。”
    “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伯李伟要求朝廷供给他自造陵墓的银两,张居正认为只能参照世宗给外公蒋轮二万两的旧例。”
    “万历初年宦官冯保的侄儿冯邦宁在酒肆闹事犯法,张居正不顾和冯保的关系而革除冯邦宁的职务,杖打四十大板。”
    “同时待罪一年,并嘱告冯保严格家教。”
    “再如,张居正因御史在外常常欺凌巡抚,决定压一压他们的气焰。”
    “只要他们有一件事稍不妥,马上加以责骂,又责令他们的上司加以考查。”
    “又如,当时天下不太平已经很久了,盗贼群起,甚至抢劫官府库房,地方政府常常隐瞒这类事情不上报。”
    “张居正下令如有隐匿不报者,即使循良的官吏也必撤职。”
    “地方官再不敢掩饰真情,抓到强盗,当即斩首处决,并追捕他们的家属,盗贼因此衰败。”
    “张居正用这种严明的法纪昭示天下,通过打击豪强大族,使得万历初年内阁悉数掌握宫中、府中的事务,并使内臣宦官都听命于外廷。”
    沐英:我愧对太祖陛下对我沐家的恩德,不曾想后代出了一个不肖子孙。
    沐朝弼:主播怎么拿我出来做反面例子,这让我以后还怎么见人啊?
    李太后:在这点上,哀家是支持张居正的,现在朝廷本就没有多少钱,能拿出二万两给哀家的父亲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冯保:做错了事就要受罚,不能因为是我的侄子就网开一面。
    张居正:老夫刚刚推行改革没有多久,正好需要拿一些权贵立威,这些违法乱纪的权贵正好送上门来了。
    想要强势推行改革,就要让其他大臣看到他的决心,不敢阳奉阴违。
    这个时候就需要杀鸡儆猴,为他推行改革铺路。
    通过打击这些违法乱纪的权贵,一方面是还百姓一个公道,另一方面就是震慑其他官员。
    效果也正如他所料,出奇的好。
    通过一系列打击权贵的行动,内阁的权威大增,推动改革的进程也更顺利。
    “裁革驿站方面,驿站是由朝廷设立,为官员和民众生活提供服务的重要工具。”
    “但官员免费享用,恶意敲诈勒索并从中渔利,随意摊派差役等不良行径致使百姓生活遭受严重影响。”
    “万历三年,朝廷颁布裁革驿递的通令。”
    “张居正从限制官员乘驿站的特权入手,规定非军国大事,一概不准领取通行的印信。”
    “各衙门公文不得差人用驿,公文传送交由急驿铺专办,从而最大限度地减省驿差。”
    “大力削减驿站的供应,同时撤销或合并部分驿站。”
    “严加整顿,杜绝弄虚作假,在公差勘合中如实填报驿站官员的职位姓名,勘合用毕后及时上缴。”
    “地方官填写供应项目和数量,驿传的起点和目的地,并加盖印章。”
    “由使用人核对,签注核对正确,由主事部门进行查核,有违例者点名上奏。”
    “张居正通过削减官员免费乘驿站的特权,来约束他们的行径,为之后的整肃官场吏治打下基础。”
    李自成:大明朝廷都是什么毛病,动不动就拿驿站开刀。
    他算是发现了,前有张居正裁撤驿站,今有崇祯下令撤掉驿站,只要一改革,驿站必定首当其冲。
    要不是崇祯皇帝撤掉驿站,逼得他没有活路,他也不至于造反。
    张居正:这一次的驿站革新可以把对讲机利用上,让信息的传递效率更高。
    驿站原本是为官员和百姓服务的,用来传递信息,或是作为歇脚的地方最适合不过。
    可全国各地的官员只要一使用驿站,就完全不管不顾,铺张浪费,一点也不知道心疼,造成朝廷极大的损失。
    通过这次的驿站革新,一来是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开支,二来是为了规范各地官员的行为,以便为改革扫清障碍。
    而且对讲机铺设的通信网,必然可以极大的促进全国各地的信息交流。
    如此一来,他也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全国各地改革举措实施的情况。
    要是有什么不合时宜的地方,他也可以及时调整。
    “整肃吏治方面,整顿吏治既是改革本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关系到整个变法革新能否启动并取得成功的前提。”
    “提高行政效率、朝令夕行,也是整顿吏治的重要内容。”
    “张居正认为当时朝野存在结党营私、玩忽职守、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恶劣弊病,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明。”
    “万历元年六月,为了建立有效的考核考绩制度,张居正上《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详细规定公文处理的过程并实行考成法,也就是我们后世公务员一直延用的绩效考核。”
    “考成法,即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备注、交内阁查考。”
    “按月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成,每年进行总结。”
    “吏部通过询事考言,以言核事,以事核效,评定官吏的勤奋懒惰,以此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和官员的执政能力。”
    “明初定制,六部和六科均绕过内阁直接向皇帝负责。”
    “张居正行考成法,加强了内阁事权,由内阁通过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
    “最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由内阁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使内阁成为变法的中枢。”
    “同时张居正在考察中充分发挥监察机构的作用,规定京官与地方官分别以三年、六年考满。”
    “称职者提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者罢免。”
    “知府、知县六年一迁,遇到不合适的官员,或官员不适合当地的,都要根据情况替换。”
    “各地大员如布政使、按察使三年一迁,中央科道部曹六年一迁。”
    “从内阁——六科——六部——督察地方官员,层层督察,从而形成一个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察的严密考核考绩制度。”
    “为排除宦官干政,他还专门告诫冯保不要干预六部事物,从组织机构上保证新法畅通。”
    “这种由三个机构互相监督、定期审核各级官僚政绩、施行赏罚的做法,有力地提高了办事功效。”
    “此外张居正还建立一套以理财为核心的官员考核办法,以解决明朝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要求吏部悉心查访官员追缴所欠赋税的情况。”
    “如果官员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一律给予严格制裁。”
    “同时又一定程度上放宽限制并赦免官员的积欠以示恩遇,逐步做到赋税在一之内清债,大力裁减节省官衙的日常开支。”
    “张居正整顿吏治,颁布考成法,力求政令通达,取得了明显成效。”
    “张居正的考成法制止了权贵地主的违法活动,惩戒了受贿的贪官,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加了国家的财源,填补国家的亏空。”
    刘彻:考成法,每个月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这个办法不错,朕可以借用一下,让朕的大臣办事效率也能提高一个档次。
    在听到张居正的考成法那一刻,他就知道这是他们大汉需要的制度。
    考成法一旦实施,必然可以极大的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
    刘彻周围的群臣听到皇上的话,一个个满脸愁容,忍不住小声的叹了一口气。
    原本他们可以轻轻松松的,但以后恐怕没有这么好的日子了。
    王安石:张居正确实有大才,考成法这个办法好啊,老夫正好也可以借鉴一二。
    他如今正在热火朝天的推行新法,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现在一听到考成法就明白了。
    经过主播的指点,他这次有信心可以变法成功。
    现在要是把考成法用在大宋官员身上,变法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了几分。
    原先历史的变法之所以失败,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地官员新法执行不到位。
    现在有了考成法,可以极大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
    朱元璋:考成法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坏的一面,内阁的权力得到加强,皇帝的权力相应的减弱了。
    他对权力最为敏感,一下子就看考成法存在的问题。
    别看考成法使得官员的办事效率大大提升,可正因如此,使得内阁的权力得以扩大。
    他开创的内阁制度并没有这么大的权力,六部和刘科是不受内阁管制的。
    但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使得六部和六科都要听命于内阁。
    内阁的权力大增,这对皇权来说会有一定的削弱。
    “任用人才方面,张居正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不看身份、资历、个人看法,只看有实干精神和为政能力。”
    “为推行新政张居正主张重用支持改革的人才,以弥补原有官僚队伍中人才不足的局面。”
    “比如张居正委任原来政敌高拱的门下张学颜清丈土地,推荐曾经弹劾自己的礼部尚书马自强入阁,重新起用被贬为民的庞尚鹏出任福建巡抚并参与经济改革,任用曾被罢免的水利专家潘季驯治水,并给予潘季驯经费和人事权以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此外在北方防务中,张居正起用了一大批英勇善战、严于治军的将才。”
    “比如出自行伍的李成梁,由南北上的戚继光,善出奇招的王崇古,有勇有谋的凌云翼等人。”
    “他们在稳定北部边防和平定南方战乱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居正的用人思想和原则推动了万历年间的各项改革进程,使社会经济得以暂时的恢复和发展,明朝的国力暂时得到恢复。”
    张学颜:张居正虽然是恩师的政敌,但不得不说张居正心胸开阔,令我佩服。
    马自强:老夫有些愧疚,以前弹劾张居正,没想到张居正不计前嫌,还要推荐老夫入阁。
    庞尚鹏:张居正的知遇之恩,我没齿难忘,唯有好好推行张居正改革,才能报答张居正的恩情。
    潘季驯:张居正唯才是举,让我的才华没有被埋没,从这一点来说,张居正是我的大恩人。
    张居正听到自己提拔过的人被主播一个一个提及,满脸都是欣慰的笑容。
    能够被主播提到,那就说明这些人有大才,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推行改革遇到的阻力很大,可用的人才很少。
    为了保证改革顺利推行下去,只要确实有为政的能力,他都会不拘一格任用人才。
    “张居正除了在政治层面进行改革,在军事方面也有进行改革。”
    “张居正意识到明朝的军事积弊和边患严重,认为以文官统率武官的旧制致使指挥和实战脱节。”
    “明朝自永乐以后,军政方面主管官员都由科举出身的文人担任。”
    “而且边防军政受到由都察院派出的巡抚,巡关御史以及监军宦官的监督和制约。”
    “这种做法虽然对于控制军队,防止割据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也降低和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尤其是监察官员制肘太多,使带兵的武将无所作用。”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必须赋予军事将领专断的权力。”
    “因此张居正开始改革明朝以文制武的传统军事制度,赋予边将更多主动权,大大提高战守能力。”
    主播说到这里的时候,大明中后期的军事将领连连点头,非常认同主播所说的。
    他们虽然是军事高级将领,看起来位高权重,手握重兵。
    可实际上他们却要受制于人,权力大大被限制。
    不仅朝廷派来的文官对他们指手画脚,就连当今皇上派来的太监都对他们趾高气扬。
    说起来他们是军事将领,可他们的地位不高,还不得不对文官和太监低三下气的。
    就目前这种形势,军队的战斗力被极大的削弱了。
    没办法,要是发生战争,他们不仅要听命于文官,也要听命于太监,一点主动权都没有。
    大宋的军事将领对大明的将领非常感同身受,他们大宋也是重文轻武的情况。
    当初太祖担心军事将领有样学样,也通过黄袍加身兵变造反,所以太祖就大力限制武人的地位。
    以至于到了如今,他们武将要受制于文官。
    “首先张居正在首辅徐阶的支持下赋予谭纶独立的指挥权,又调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三镇的练兵事务。”
    “以特旨的名义任命戚继光为蓟州镇总理练兵事务兼镇守,节制三镇总兵并使其直接管辖蓟州军务。”
    “其次张居正为激励将领兵士的积极性而重奖有军功的将士,比如封战功卓著的宣府总兵马芳为荫子千户,升立有战功的陕西延绥总兵赵苛至大同总兵,破格提拔李成梁为镇守辽东的主将。”
    “此外张居正在军事战略上实行以防御为主的战略转移,他采纳戚继光和谭纶的建议建筑敌台以固守。”
    “从山海关西到到镇边的两千里防线上修筑一千余座敌台,又整修长城并加高加厚城墙,沿线植树设险。”
    “明长城不但在重点设防地段用砖石砌筑,内填泥土石块,十分坚固,而且形制结构也更趋完备合理。”
    “同时张居正支持戚继光开展整军练兵活动,将蓟镇防区分设十二路。”
    “根据蓟州的地理环境与作战的特点,建置车营七座,并配以骑兵、步兵进行混合训练以积累作战经验。”
    谭纶:张首辅赋予本将军独立的指挥权,如此信任本将军,本将军一定不会辜负张首辅的信任。
    戚继光: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多亏了张首辅的栽培,要不然到不了如今的高度,别的不多说,唯有多杀敌人以报答张首辅的信任。
    李成梁:张首辅的破格提拔才有我的今天,为了报答张首辅的大恩大德,我一定把女真部落清理干净,不让满清建虏有一丁点崛起的机会。
    张居正: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边境的太平,为国内正在推行的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明疾弊已久,为了确保改革顺利实施,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尤为重要。
    也正因如此,他才大力提拔一大批有才能的军事将领。
    也正是有了这些杰出的军事将领,才能为他稳定边境局势。
    “隆庆五年,张居正说服皇帝朱载垕下诏封鞑靼首领为顺义王,促成明朝与鞑靼的封贡通市的和议。”
    “双方又约定岁贡的马匹数量和交换的物品,定时定点进行贸易,比如在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开办马市。”
    “隆庆和议后边境贸易扩大为官市、私市、民市,大市、月市、小市等共存的局面。”
    “以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为交易主体的民市,已远远超出官办马市的规模并逐渐取代官市。”
    “民市所经营的品种也从富家的奢侈品转向普通百姓的日用品,边境线内外的商民随时可以入市买卖,此举使得明朝边疆稳定以及边境百姓的生活得以安定。”
    “张居正在隆庆年间的军事改革通过整饬边防、加强战守、封贡通市等方式促进明朝边境的稳定。”
    “同时促进蒙汉两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此使得大明王朝的政治和财政危机得以解救。”
    “保障边界安定的同时,军事改革也保障了改革的整体环境。”
    “在改变边防废弛、边患日深状况的基础上,军事改革措施成为社会改革的突破口,为后来万历年间的政治和经济方面改革奠定了基础,也积累了经验。”
    “万历初年,张居正为首辅,更加强了军务守备的工作。”
    “一方面,他督促边境官员,务必使边防军事落之实处,行之有效。”
    “另一方面,知人善任,大胆任用堪当一面的将领全权处理边防事务。”
    “在张居正执政以及其后的二三十年间,北边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
    李世民:这个张居正确实是个大才,能让边境二三十年没有发生战争,足以说明张居正在军事方面的改革极为成功。如此优秀的人才,不是朕的臣子,是我大唐万千臣民的损失。
    张居正在军事上面一系列的改革,让他极为惊叹的同时,也大感可惜这样的人才不能为他所用。
    他深深的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天下人都知道他最喜欢人才,尤其是像张居正这样绝顶优秀的人才。
    要是张居正可以来他们大唐,他都不敢想象大唐会发展到何等高度,肯定可以远超原先历史中的盛世大唐。
    此时此刻,他真希望主播可以把张居正传送到他的大唐。
    他记得很清楚,张居正死后的结局很悲惨,好像是被万历皇帝挖坟掘尸了。
    既然万历皇帝不珍惜人才,他倒是很乐意接纳张居正这样优秀的大才。
    只是有些可惜,他也知道主播做不到这一点。
    “前面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改革只是其次,张居正改革最重要的就是经济改革。”
    “张居正之所以改革,主要也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所以经济改革是重中之重。”
    “张居正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有三点,分别是清查土地,兴修水利,一条鞭法。”
    “首先就是清查土地,嘉靖时期,边疆军费消耗巨大,地主阶级又奢侈浪费,造成明朝多年来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虚的局面。”
    “张居正在整顿财政方面,大力贯彻量入为出、节省开支的原则,对缓解财政危机有一定作用。”
    “但是节流只是一种补救措施,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还要开源。”
    “万历五年,张居正在政治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的情况下,将改革的重点转移到经济领域。”
    “万历六年,张居正命令由户部尚书张学颜亲自主持重新丈量全国田亩,清丈各府州县所有的庄田、民田、职田、屯田、荡地、牧地等一切生产用地。”
    “并按照实际田亩分上、中、下三等纳税,对于欺骗隐瞒的官员从严惩办。”
    “农民既为逃避赋税而投献,就由受献者承担赋税,清丈查出隐占的土地一律补交税款。”
    “在万历六年,下令在全国进行土地的重新丈量,清查漏税的田产。”
    “到万历八年,统计全国查实征粮土地达七百万顷,比弘治时期增加了近三百万顷,致使朝廷的赋税大大增加。”
    “万历九年,张居正又规定只要是功臣之家,除去赏赐公田以外的田土尽数报官,与庶民一样纳粮。”
    各朝古人闻言,无不暗自震惊,啧啧称奇。
    清丈土地的政策实施下去,居然清查出了三百万顷的增加土地。
    如此庞大的数字,令各朝的统治者心思活跃起来。
    他们的朝代有地主阶级隐瞒土地,这个他们是知道的。
    他们之所以没有理会这事,是有自己的考虑。
    一来想着隐瞒的土地也不多,增加不了多少赋税。
    二来则是清查隐瞒的土地,必然会引得地主阶级反对。
    所以这事也就没当回事,不了了之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可如今听到张居正清丈土地查出来三百万顷的隐瞒土地,这就让他们不淡定了,一个个若有所思。
    如今看来,他们小看了地主阶级隐瞒的土地,很有可能也有几百万顷。
    要是数量如此庞大的话,那他们就不能坐视不管了。
    这一刻,已经有不少各朝的皇帝在思考着清丈土地的政策,想着在自己朝代也实施一下。
    各朝的老百姓大骂这些黑心的地主阶级,隐瞒这么多土地。
    他们非常清楚,地主阶级隐瞒土地,最终朝廷就会加重老百姓的赋税负担。
    他们希望当今皇上也可以下令在全国清查土地,这样一来,也可以减轻他们老百姓的赋税重担。
    “张居正在调整经济政策的同时,还把兴修水利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
    “明朝的财赋供应地主要在江南,南粮北运,以漕运最方便。”
    “万历初年,由于黄河溃决,运道堵塞,给漕运带来了很大困难。”
    “虽然曾经恢复过海运,但以失败告终,使得运河又成为必治之道。”
    “隆庆年间漕运受阻,海运又不安全,首辅高拱主张开凿河道代替漕运。”
    “张居正委派工科给事中胡玉吾去山东实地勘察,发现水源不足而作罢。”
    “由于黄河水长期泛滥,水势分流,黄河故道泥沙沉积,尤其是入海口,水流不畅。”
    “因此,黄河入海问题,成为最关切的问题。”
    “张居正转而采用筑堤束水,以水冲沙的合流法以疏通河道,他委任治河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
    “张居正支持潘季驯摒弃传统的分流旧方案,采取漕运与民生兼顾的治水方针。”
    “运用以水攻沙的办法,疏浚黄河。”
    “三年筑堤三百多里,塞决口一百三十多处。”
    “用一年半时间,修筑黄河到淮河的堤坝,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利用奔腾的河水,全力冲沙入海,使漕运畅通,同时还使多年的弃地复变为良田。”
    “潘季训的治河办法,对其后数百年都具有深刻影响。”
    万历年间,黄河周边的老百姓对张居正无不感恩戴德。
    他们老百姓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是张首辅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才让以往的黄河泛滥成为过去。
    要知道,之前黄河泛滥的时候,他们深受其害。
    不仅农田被淹没,就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但好在张首辅修筑提坝,疏通黄河,让黄河不再泛滥,他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除此之外,由于黄河得到治理,之前大面积荒弃的土地也变成了良田。
    朝廷把这些良田分配给周边的老百姓,让不少老百姓受益。
    因此,张首辅是他们老百姓的大恩人,让他们的日子比以前更好了。
    他们听说有很多人反对张首辅的改革,但不管别人反对张首辅的改革,他们作为张首辅政策的受益者,自然是大力支持张首辅的。
    “万历四年,张居正先在湖广地区试行示范一条鞭法,一年后得到多数人的称道再推向北方。”
    “万历九年,张居正开始改革徭役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将赋役中的各项名目如杂泛、均徭、力差、银差等项合为一种,将力役归入田赋,一律按田亩核算统一征收。”
    “除漕粮外都可改折银两,以货币税代替实物税,允许被征调的差役出银雇人代役。”
    “同时简化征收的手续,减去由地方官吏征收的中间层次。”
    “一条鞭法虽然同样由民众承担,但以银代役致使民众可以选择自由支配人身。”
    “同时削弱人身依附关系,推动货币流通的范围扩大,使商贩和工匠获得人身自由,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李世民:一条鞭法的制定简化了税制,降低了征税成本,提高了明朝的运行效率,从制度上对于贪污腐败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或许朕也可以在大唐弄一个类似的政策。
    他们大唐老百姓缴纳的赋税是以实物为主,比如像粮食,布匹等等。
    而张居正实施的一条鞭法对于生产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老百姓以银代役,减轻了广大农民的徭役负担。
    一条鞭法的优势非常明显,他非常心动,也想颁布大唐版的一条鞭法。
    不过他目前还不能下定决心,还需要仔细思考一条鞭法的利弊。
    一条鞭法虽说能够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但他担心一个弄不好,也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一条鞭法由朝廷规定赋税征收采取征银形式,老百姓必须把手中的粮食换成银子。
    这只有通过和商人交易才能完成,在这一环节老百姓恐怕会遭受到商人的剥削,被逼着贱卖手中的粮食。
    所以他还要好好想想其中的厉害,制定出更合理的一条鞭法,避免利民政策变成害民政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