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方面军的计划,战斗最先必须由迂回的一五一联队首先打响,所以独立混成第七十二旅团就必须保持和前者一样的位置,然后等候他们先发起攻击。
十月十三日中午,在火车上养精蓄锐的一五一联队近三千人,以急行军的方式沿铁路线前进到宾包后,放缓了行军速度,联队长桥本熊五郎更是派出了联队搜索小队,前出五公里进行侦察。
密支那周边虽然都是一些大山,但那都在其北部,其南部基本上都是一些丘陵,而且在甘高山脉和敏金山脉之间的宽大谷地,有非常广阔的河谷平原,仰光到曼德勒的铁路就是在这些河谷平原上穿行的。
桥本大佐是一个老行武,做事一板一眼非常认真,行军作战更是严格按照日本陆军作战大纲进行,当然,这种行为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来解释就是教条死板、生搬硬套、缺少灵活和变通。
在距离莫冈西南大约二十公里的位置,有一个叫萨茂的小镇。小镇东南一公里不到就是伊洛瓦底江支流?孟拱河,西北和东南两侧约两公里就是敏金山脉和甘高山脉,小镇算是位于两座山脉之间的狭长谷地上。
十三日下午三点多,刚刚午休过的一五一联队就出现在谷地公路上,前面搜索侦察的十几骑骑兵,已经到了距离小镇百十米的地方,开始小心翼翼的四处观察。
这里距离敌人控制的莫冈镇也就十几公里,一切以谨慎为主。在镇外观察几分钟以后,带队的军官又派出几骑进镇察看一番,这才朝后面的大队举旗挥舞传递信号,示意他们前进。
距离搜索队四五公里的公路上,通过望远镜看到这些的桥本大佐,放下了悬着的心,挥手让部下继续前进。
根据方面军发来的情报,敌人也就两三个团六七千人,要分守八莫和密支那两个地方,能够在密支那的,最多也就三千人,和自己联队的兵力人数差不多。在相同人数的情况下,桥本大佐不会认为对方还有什么胜算。
刚才经过一处日军把守的据点,据那个中队长说他们是从密支那城撤出来的,想跟随大队一起进攻,夺回密支那,可被桥本拒绝了。有住建局一个联队在,还要他们这群败兵干什么。
骑在马上,举起望远镜朝两侧的山脉望了望,桥本大佐很是感慨,这里的地形要是再窄上一些,两侧的山脉再靠近一些,说不定这里就是一处打伏击的好地方。
可惜现在却不行,两侧的山脉相距最少都有四公里,公路两侧又都是平坦之地,想打埋伏也没有办法,不过这些平地上有生长着不少的树木,倒是可以隐藏不少人。
桥本大佐刚想到这里,心里面就感觉有些不大好,敌人可千万不要埋伏在那些树林里。不过想想刚才搜索队经过这里时,用火力对远处的树林进行过侦察,那时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想来是不会有人藏在里面的。
“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到前面的小镇以后再休息!”虽然想到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桥本大佐还是下达了快速行军的命令。
整个一五一联队,完全按照日本操典的要求,搜索侦察队伍在最前,主力队伍中步兵在前,炮兵在中,辎重兵在后的排列方式行军,此时步兵和炮兵队伍,以及一部分辎重队伍都进入了宽大的山谷中部,只有最后面的辎重还没有进入。
对于军事参谋人员而言,两山之间的地域就是山谷,不管这两个山之间的距离有多宽,山谷就是山谷,就是险要之地,除非这两座山相互十数公里,中间的谷地也要十多公里的宽度。
一五一联队现在通过的敏金山脉和甘高山脉,之间的距离也就四公里左右,两山之间的地形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山谷,既然是山谷,那为何不可以用来打埋伏?这就是李同海的想法。
密支那方面的日军,孙义成是交给李同海来负责的。有歼6侦的存在,日军的任何调动都躲不过天空中它的眼睛,所以李同海早就在谋划如何消灭来犯之敌了。
他当然不会把日军放近密支那城再打,因为此城已经属于抗日军,在城郊打,万一弄坏一点点怎么办。莫冈,那里也已经被自己人占领,同样不适合打仗,经过再三考虑之后,李同海就把战场选在了十几公里以外的萨茂。
在战场选定上,参谋人员曾经提出过疑问,认为这个山谷太宽,离公路战场有些远,队伍要是埋伏在山里则不利于快速出击,靠近公路埋伏则没有合适的地点,想利用树林埋伏则部队有些分散,到时会影响火力输出。
参谋人员的建议当然是好的,可李同海这一次根本就没有打算依靠自己首相的步兵来解决战斗。
来缅甸一年多时间了,主要时间都花在了部队建设方面,要么是带领战士们进行各种训练,要么就是一些新装备的熟悉和演练,实战都没有进行过几次,心里早就馋坏了。
来缅北这些时间,虽然参加过了一些小型的小规模的战斗,可在李同海心理,那些所谓的战斗,连小打小闹都算不算,和在六分区那样成规模的战斗相比,简直就是儿戏,所以他一直在等着打大仗,这次终于有机会了。
排除了参谋人员的建议,他还是将战斗地点选择在了这条宽大的山谷里面--战斗打响后只需堵住头尾,就不用担心鬼子从两侧跑掉,可以一口吃掉他们。
“鬼子这次是一个联队三千人,算是我们这一年来的第一道大餐,知道大家和我一样都憋着一股气,可惜步兵可能只剩下打扫战场的份了。”
看着手下一干军官,已经是抗日军第二师师长的李同海,顶替了第四、第五两位的位置,亲自指挥起战斗来,让一边的两个团长只能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