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满山大红果
作者:东山翁   回到1973做暖男最新章节     
    “方主任,……”
    马秋山刚说了一句,便被方明打断。
    “大哥,你能不能别这样称呼我。你是二嫂的大哥,这样称呼我真受不了,你就叫我小方或者方明好吗。”
    马秋山稍一愣怔,随即笑道:“行,就叫你方明吧,显得还亲热点。”
    “大哥有什么事你说。”方明笑着问道。
    “我刚才正在和马支书说猪场的事呢!”马秋山说道:“我们想马上再加盖几排猪圈,准备把养殖规模加大到一百头。”
    “可以,三四十头是有点少,你们这块地方倒挺大的,养个两三百头应该也没问题。”方明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点头赞同地说道。
    “地方是挺大,但目前大队账面上没什么么钱,养一百头是最大限度了。还要盖猪圈,还要买猪仔。”马金全接过方明的话道。
    马秋山告诉方明,向阳寨生产的小猪仔能不能再匀给马家峪六十只,价格还按每只八元优惠行不行。
    “这当然是好事!”
    方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这次下来察看的目的就是希望各个大队的副业都能够尽快地发展起来,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够扩大规模。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让社员们摆脱贫困,生活得到改善。
    所以,得知马家峪猪场要扩大规模,继续购买猪仔,他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样吧,向阳寨的高其勇现在接替我的工作。我回头打个招呼,你们先打个欠条,把猪仔先拉回去,等眼下这批白猪出栏卖掉后,再从款项里扣除。”
    听了方明的话,马金全和马秋山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幸福来得如此突然,他们原本只是希望在猪仔的销售和价格上能继续倾斜一下,没想到却有了更好的结果。
    四百八十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如果能暂时省下来,就可以为大队办更多的事情。
    “谢谢方主任!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才好……这样吧,今天中午到我家,我让老婆炒几个菜,咱们几个好好喝两杯。”
    马金全满脸笑容地邀请道。
    “吃饭就不用了,我还要去其他大队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忙协调解决。”
    方明婉言拒绝了马金全的邀请。推着自行车,微笑着向马金全和马秋山挥了挥手,“下次你们去公社,我请你们到国营饭店吃饭。”
    离开马家峪后,方明决定下一站去泰文村。
    他知道泰文村比马家峪更偏,需要向山中深入一段路程才能到达。
    尽管方明清楚泰文村的具体方位,但却从来没有去过。
    骑着自行车沿着山路前行,方明渐渐感到有些吃力,因为一路都是上坡路。
    由于是他第一次来这个地方,方明没有办法使用瞬移技能。瞬移只能在曾经去过的地方才可以施展。
    于是,方明索性跳下自行车,推着车前进。
    速度虽然慢了点,好在距离目的地已经不远了。
    快要抵达泰文村时,方明注意到周围的山与其他地方的山有着明显的不同。
    无论是向阳寨、清风寨还是马家峪,这些地方的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郁郁葱葱的树木。
    然而,这里的山,却呈现出一片片红彤彤的景象。
    方明想到了樱桃沟,那里也曾经红彤彤一片,不过那是四五月份的事情。现在已经进入十月,显然不是樱桃。所以,他推断这些树上结满的果实很有可能是山楂。
    想到山楂,方明的两腮便感到酸溜溜的,不自觉地分泌出许多汁液来。
    他一边走,一边想象着山楂那酸涩的味道,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酸味。
    “这要是去年,再酸再涩,树上的山楂肯定早就没有了。”
    方明不禁想起去年的饥荒岁月,那时人们饥饿难耐,连野菜都被剜光了,更别说这些野果了。
    正想着,一位老大爷迎面走了过来。背着一个装满东西的背篓,里面似乎有不少山楂。
    方明好奇地问道:“大爷,这山楂酸不酸?”
    老人停下脚步,打量了一下方明,笑着说:“你不是本地人吧!”
    方明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是插队知青,大爷。”
    老人笑了笑,说道:“看你也不像我们这里的人,我们这儿也叫山楂,但更多地叫它红果。
    山楂不酸那还叫山楂?不过我们这里的红果可不一般,比普通的红果要甜的多。”
    说着,老人从背篓里拿出一颗山楂递给方明:“尝尝看,你就知道了。”
    方明接过山楂,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顿时一股酸甜可口的味道在口中散开。
    他惊喜地发现,这种山楂确实比他以前吃过的要甜美一些,虽然还是带着一点酸味,但整体口感非常好。
    方明忍不住又咬了一口:“大爷,这山楂真好吃!”
    老人得意地笑了起来:“这可是我们山里特有的品种,别处可找不到这么好吃的山楂呢!”
    来自前世的方明,知道山楂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还具有极高的抗氧化能力。
    对心血管健康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消化,缓解胃肠不适。
    方明又吃了一个后,看着满山遍野的红果,好奇地问老人家:“大爷,您看这山上到处都是红果,怎么没有人采去卖钱呢。”
    “卖钱?”
    大爷摇了摇头,告诉方明说,早些年的时候,供销社倒是收购过红果。
    不过,当时供销社收购并不是作为水果销售,而是代替制药厂收购的。
    制药厂需要的并不是新鲜的红果,他们要的是红果干。
    社员们不管是需要新鲜的,还是需要晒干的,只要能变现就行。
    于是大队就组织社员们大量采摘,并将其切片晾晒。
    等折腾了半天送到供销社换回现金时,大队会计仔细一算,却发现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了不少。
    “怎么会赔钱呢?”方明不解地问道。
    老人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社员们采摘、切片和晾晒红果都需要计算工分,但最后晾晒干的红果重量并不多,根本卖不了多少钱。
    到年底算账,卖掉的那些红果钱还支付不了社员们的工分分红,当然不划算了。”
    老人告诉说,费了老鼻子劲,还得不偿失。久而久之,便再也没人采摘了,任它风吹日晒,自生自灭。
    “原来这么回事,质量这么好的山楂,没有利用起来真是太可惜了。”方明内心叹息道。
    与老人告别后,方明又推着车继续前行。
    心里还是想着刚才尝到的奇异的红果味道。眼前不由闪现出酸酸甜甜的糖葫芦,山楂卷,山楂糕……
    到了泰文村,找到大队部大队部只有记工员在,说是村支书和大队长都下地干活去了。
    方明感叹真是好干部,与社员们同学习,同劳动。
    问明了位置,方明骑着自行车自己去了糖厂。
    说是糖厂,其实很简陋的一排土坯屋,比起向阳寨阔气的无线电厂和食品厂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不过,空气中倒是弥漫着一股甜甜的味道。
    “同志,你们厂长在不在?”方明问一名刚从房间出来的中年妇女。
    “牛厂长,有人找!”中年妇女冲屋里高喊了一声便离开了。
    随之,只见从屋子里走出另一名妇女。
    “谁找我?”
    方明以为厂长是名男的,没想到竟是一名女同志,突然就联想到了前世流行的词“女强人。”
    方明走上前去,“牛厂长……哦!怎么是你?”
    对方也认出了方明:“你怎么过来了,这可真是稀客,走,到办公室去!”
    原来,这厂长不是别人,正是大嫂的大妹牛雪绒。
    方明心里觉得好笑,这与老罗家沾亲带故的人怎么还都有个官职。
    大舅哥是个砖瓦厂厂长,二嫂是养猪场场长,二嫂的哥哥也是场长,这大嫂的妹妹也是厂长,怎么就这么巧。难道是老天故意安排的?
    管他谁当厂长,自己是过来了解情况的,只要能把副业生产抓上去,是男是女都是好同志。
    办公室也很简陋,就一张破桌子,一把椅子也快散了架,暖壶里也没有水。
    因为牛雪绒比方明大了四五岁,方明便以嫂子称呼。
    “看来你很少来办公室。”
    看着这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办公室,方明问道。
    牛雪绒笑了笑:“是,一般都在车间干活。”
    方明心想,难怪刚才记工员说大队干部都下地干活了,看来是有着传统的。
    “嫂子,糖厂的效益怎么样?”
    “还行吧,不过咱们的设备、工艺都比较落后,比起人家国营大厂还是有点差距。但毕竟白糖是个稀缺货,还都能卖出去。”
    “是卖给县食品公司吗?”方明又问。
    “是,不过他们往外批发时,只发给乡村代销店,县城的商店不敢摆我们的货,其实也是心理作用。”牛雪绒尴尬地一笑。
    方明又问道:“是质量有问题吗?”
    “质量没一点问题,就是颜色不是太白。”牛雪绒语气坚定地说道。
    “我听我姐说,你现在到公社供销社当主任了?”牛雪绒反问道。
    “是,这不从来没来过你们这儿,今天过来看看。”
    “你坐下说吧!”牛雪绒指了指椅子。
    “不了,咱们到你车间转转。”方明扭过身来准备出屋。
    “那好吧!”
    牛雪绒便领着方明进了方才自己出来的那间屋子。
    里面设备确实如牛雪绒说的那样异常简陋,几个大案板,几个大水池子,几口大铁锅,
    设备中最值钱的可能就是几个手摇式粉碎机了。
    一长排土坯房每间之间都开了门是互通的。
    虽然特别简陋,但环境卫生却收拾得特别干净。
    看了一下制作过程,方明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就是去年岳父号召大队办副业后,唯一行动起来的大队。
    虽然缺乏资金和先进设备,但他们还是勇敢地干了起来。去年的年终分红也超过了好多村庄达到了四毛钱。
    “嫂子那我先回去了,以后糖厂需要我们供销社出面协调的事,你尽管开口就是了。”
    “你不见见支书和大队长了?”牛雪绒为没招待好方明深感内疚。
    “他们都挺忙,下次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