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乃粒》
作者:柿子有毒   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最新章节     
    “走走走,咱们去看看。”
    宋应星已迫不及待地冲下高地,向着试验田跑去。
    那试验田地头,有一位比他还略略年长的官员正在指挥将稻梗堆好,另一旁则放着几麻包袋装好的稻谷。
    他一边指挥着一边还时不时地弯腰捡起散落在田里的稻谷颗粒。
    宋应星远远见到,便一边跑来一边冲他挥手,高兴大喊。
    “兄长!兄长!哈哈哈哈......”
    此人正是宋应星的兄长,宋应升。
    朱由校为了让宋应星能够安心研究杂交水稻,特意把他全家都安排到了崖州来。
    如今的宋应升担任崖州知州,另外他们共同的好友涂绍煃(kui)也被安排做了琼州府督学,最近正好也在崖州。
    杂交水稻育种项目乃是崖州目前的重中之重,宋应升也自然相当重视,也非常支持自己老弟的工作,因此经常亲下试验田来帮忙。
    此时,试验田大获丰收,也是激动不已。
    见到宋应星到来,当即招手。
    “三弟,快来!哈哈哈,大丰收!大丰收啊!”
    试验田里忙活的老乡们见宋应星到来,纷纷上前打招呼,个个笑脸相迎。
    “宋大人!”
    “宋大人来了!”
    .......
    宋应星比他大哥先到崖州,当地百姓习惯叫他宋大人。
    宋应升后面才来崖州知州,他们则称呼其为知州大人。
    两兄弟都和百姓打成一片,没什么架子,深受爱戴,官民关系非常融洽。
    此时,宋应星见老乡们向自己打招呼,也都客气点头回应。
    “好好好,大家都辛苦了!”
    在场所有人眼中藏不住的是满满的喜悦。
    宋应升走到弟弟面前摊开手展示,刚捡的散落谷粒:“三弟你快看,这一批稻种结出的谷粒大部分都很饱满!”
    宋应星接过大哥手上的谷粒,放进嘴里嚼了嚼:“嗯,非常不错,米粒饱满,有股子清香。”
    “这一亩总共出粮七百三十二斤吗?”
    “对对对,宋大人,一共七百三十二斤!”
    周围的老乡们争着回答。
    这稻米产量翻倍对他们来说也是天大的喜事。
    因为宋大人说,今后他们每一家都可以种上这样的优良稻种,那将来顿顿吃上香喷喷白米饭的日子就不远了。
    “烦请众位乡亲再帮忙称一称,让宋某亲眼见证一下我大明新一代杂交水稻的最新亩产!”
    “多谢了!多谢了!”
    宋应星不停拱手致谢。
    他真的很想亲眼见证一下这一历史时刻。
    “宋大人客气了,乡亲们,来来来,咱们再称一称,让大人看看他这几个月来日日夜夜辛苦忙碌的成果!”
    老乡们也不麻烦,三三两两扛着一袋袋稻谷当着宋应星的面又称了起来。
    宋应星则激动地从记录员那里拿来了纸和铅笔开始认真看称记录起来。
    “这一袋是一百零四斤三两。”
    “这袋九十八斤。”
    ........
    宋应升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三弟高兴的样子,满脸欣慰。
    所有装袋的稻谷都称重完毕后,宋应星计算完,长长地呼了口气,连眼角都带着笑意。
    “果然是七百三十二斤!”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了自己大哥手上还有稻谷,当即又看了看地上到处散落的一些谷粒,眼睛中亮光更盛。
    立即蹲下来捡谷粒:“乡亲们,地上还有一些谷粒,帮把手,咱们都捡起来!”
    “乡亲们,捡起来!”一中年汉子附和一声,带着老乡们一起蹲下陪着宋应星一起捡。
    一亩地,十几个人,一下就把试验田里到处散落的谷粒给捡了个干干净净。
    大家把捡起的稻谷交给宋应星。
    很快他双手捧着的稻谷就满满当当、沉甸甸的。
    他将所有捡上来的稻谷都倒入了没装满的麻包袋里,重新上秤。
    顿时激动大呼:“六十七斤五两,足足比刚才重了一斤六两!”
    “这么说,咱们这一批新水稻的亩产量应该是七百三十三斤六两!”
    “太好了,哈哈哈!”
    无论是杂交水稻,还是其他生产方面的研究,宋应星总是如此一丝不苟。
    宋应升:“恭喜三弟,杂交水稻研究大获成功!”
    乡亲们也都纷纷上来 恭贺。
    宋应星不住向众人拱手:“这不是我宋应星一个人的功劳,都是兄长和诸位乡亲们一起努力的成果,谢谢大家!”
    “大明的百姓不会忘记大家的功劳!”
    .......
    当晚,杂交水稻示范田附近的村庄,燃起了熊熊篝火,照亮了整个村庄。
    乡亲们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品尝着丰盛的美食,分享着彼此的喜悦和感激,共同庆祝这一丰收的时刻。
    乡亲们纷纷来向宋应星敬酒。
    有的是祝贺杂交水稻喜获丰收的,有的是来感激他的指点帮忙的,还有来送东西的。
    一个汉子手里拿着几个动物造型的糖送上。
    “多谢宋大人教小人造兽糖,让小人可以养家糊口!”
    又一个妇人抱着一捆丝绢送上:“宋大人,这些都是用您教的方法,经过养蚕、调丝、纺织机最终织出来的丝绢。”
    又有一人抱着个陶罐子递上来:“宋大人,多亏了您教小人这海水盐的制法,小人家里现在生计不愁。”
    “这是小人家里最新出一批海盐,您尝尝!”
    ......
    自从宋应星来到崖州后,钻研杂交水稻之余,还指导当地百姓进行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乡亲们对他那是敬仰和爱戴。
    宋应星也不推辞,将他们送来的东西都一一收下。
    毕竟都是在他指导下乡亲们自力更生的劳动成果,收得安心,也开心。
    对乡亲们一番感谢和勉励后,将他们送走。
    一旁的好友涂绍煃替他开心,也举杯道:“恭喜长庚兄,今日喜获丰收,育种大成!”
    宋应星谦逊道:“多谢伯聚兄,只是今日虽然丰收,但育种只能算小成而已。”
    “陛下曾说过,洪武爷描述仙界有大能可做到亩产水稻两千六百斤。”
    “如今我研究这杂交水稻,亩产八百斤都不到,怎能自满,敢言大成?”
    “愚弟不敢松懈,还需要加倍努力,继续提升产量。”
    “但愿有朝一日,我大明能早些实现禾下乘凉,天下富足!”
    涂绍煃闻言大为动容:“长庚兄之志令人佩服,愚虽不才,亦必尽力助长庚兄早遂大志!”
    宋应升:“算我一份!”
    宋应星深为感动,举杯相敬:“多谢兄长和伯聚兄!”
    “我等一起努力,只为我大明早日禾下乘凉,天下富足,与功名毫不相关!”
    涂绍煃齐声附和:“只为我大明早日禾下乘凉,天下富足,与功名毫不相关!”
    “干了,哈哈哈哈.......”
    三人畅怀大笑,豪迈尽饮杯中酒。
    涂绍煃拿出一个木盒子递了过来:“对了,长庚兄,知道你正在写书,对许多工艺制作都感兴趣。”
    “这是我在汝南兵备道的时候,一些兵器制作的资料和图纸,希望对你有用。”
    宋应星闻言接过盒子在火光摇曳下略微翻看一二,顿时大喜:“太好了!伯聚兄,这实在太有用,非常感谢!”
    涂绍煃:“都是兄弟,客气了。”
    篝火聚会在一片欢乐中结束,众人散去。
    宋应星带着资料盒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夜深人静,点起来微微灯烛。
    他还记得朱由校的交代。
    虽然大明工部的许多科技非常先进,大明缺乏一部百姓能够看懂的生产应用百科全书。
    而他自己也一直希望能将自己熟知的许多生产技术,最广泛地传播给百姓们和后人。
    筹备了许久,这一刻他终于开始动笔。
    这不,大明应用百科全书便以自己在报刊上的专栏《天工开物》为名。
    写了这第一卷的名字:乃粒。
    只不过这时他写《乃粒》篇,已经开始讲到了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