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不知道城哪来一只暗箭就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所以在真实的战场之中,从来都没有主帅,带着人冲锋的,那种人不是疯子,就是有所依仗。
而此时的阿敏在皇太极的眼中就完全已经变成了一个疯子,他皇太极的性命这么珍贵,怎么能够因为跟一个疯子在这里,而把自己陷入到危险的环境之中呢?
所以他加快了往后退的速度。
阿敏麾下的八旗兵见到自己的旗主,都亲自带着人冲锋,而且是冲锋在最前面,一下子就刺激到了他们,让他们也跟着冲的更狠。
而皇太极这边的士兵见着他们的主帅,就像是过街老鼠一样,只知道往后逃走,完全没有对面的那么凶猛,心中的战意也一下子被削弱了很多。
而且对面带头冲锋的,可是整个大清国最顶尖的那几人之一,要是他们伤了这个人到时候,皇太极怪罪下来,他们这些大头兵可就要成为皇太极用来安抚那些人的替罪羊。
这种事情可不是没有在咱大清发生过,毕竟咱大清讲究的是十分严格的上下等级,主子们是永远不会有错的,如果主子犯了错,那肯定就是因为奴才没有做好,只要把那些蠢笨的奴才给杀掉,主子们就依然还是那种英明神武的主子。
所以在面对阿敏带着亲兵冲锋的时候,这些人居然开始缓缓的后退,甚至都没有人想过要放暗箭来射杀阿敏。
于是战场之上就出现了一种十分奇异的景象,明明两方都是敌人,但是阿明所过之处却一下子形成了一片空白的区域,就好像是他身上有着某种瘟疫,只要靠近他就会被他传染一样。
这种情况让萧易想到了明成祖,朱棣他在跟朱允文争天下的时候,就是因为朱允文想要表现出自己对于亲族的优待,即便是两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他居然还跟那些派出去作战的将领说不要伤了朱棣。
这种搞笑的命令让驻地可以带着自己的亲兵,肆无忌惮的从敌人的军阵之中来回冲杀,就像是他身上带着一层不死的盔甲,一般让那些士兵都不敢攻击他。
这是外行人来指导内行人的弊端了,但是黄太极显然没有朱远文那么傻,他看到了阿明在军阵之中肆意冲杀,就知道这些大头兵是畏惧于阿敏的身份,所以不敢对他动手。
“阿敏已经不是大清国的亲王,朕在这里废除了他的所有官位,连他正蓝旗旗主的位置,也被朕给剥夺了,现在他就是一个反贼,任何人只要杀了阿敏,就能够官升5级赏黄金万两!”
皇太极这话让不少大头兵都不再疯狂的后退,而是把冲在最前面的阿敏当成了香饽饽一样对待。
刚才正蓝旗的士兵们冲的有多狠,他们现在反应过来之后,冲杀的程度丝毫不比他们弱。
而这个时候,阿敏经过这段时间的冲杀之后,已经来到了距离皇太极不到100米的位置之上。
重赏之下的正黄旗,还有镶黄旗的兵马,疯狂的阻拦在阿敏的身前,即便是他的亲兵,全部都是精锐之中的精卫,面对如此多的士兵同时的攻击,也很快变得伤痕累累,而且人数也在飞速的减员之中。
面对着只有100多米就能够够到的皇太极,让阿敏在这个时候退回去,他显然是十分不甘心的。
阿敏指出,自己的宝马之上悬挂的强弓,在马背之上弯弓搭箭,直接就朝着皇太极射了过去。
阿敏的箭法虽然不错,但是对于骑射也是没有什么信心的,毕竟他们满清作战的时候起码只不过是为了机动力而已,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他们都是下马作战,靠着强弓还有火器来取得胜利。
此时的阿敏只是心中不甘才想要射出利箭,但是自己心底对于射中皇太极也是没有太多的期望的。
但是这一只箭似乎是得到了上天的庇佑,在一阵微风的托起之下,直接穿过了层层阻碍,从大量的盾牌之中的缝隙穿过直接射在了皇太极的肩头。
“啊,痛煞我也!”
这种熟悉的、不讲道理的利箭,让皇太极下意识的看向了身后的萧易。
但是他很快又转头看向了阿敏,所以这个时候都已经答应了他的效忠,也愿意给他一次机会,应该不是萧易动的手,正常人应该不会这么无聊。
所以这一下就是因为阿敏运气好,所以才这样吗?
对面的阿敏显然也是没想到他只是在愤怒之中射出的这一箭,居然还真的射中了皇太极。
阿敏麾下正蓝旗的士兵们见到自己的主子如此英勇,顿时士气高涨,开始疯狂地攻击起了正黄旗,还有镶黄旗的士兵。
而皇太极这边的兵马则是正好相反,对方的主子这么勇猛,而他们的主子居然在重重的保护之下还中了箭,这让他们有些怀疑,难道自己的主子已经不被天命所眷顾。
以前大清朝宣传的时候,可是说皇太极是天命之子,是上天派来统治这片大地的人。
他们这群人就应该永远的匍匐在皇太极的脚下,听从他所有的命令,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上天对于皇太极的眷顾也并不是很多。
难道现在天命已经转移到了阿敏的身上,不然像他那样的箭法怎么可能穿过重重的包围射中皇太极。
皇太极自然是不知道自己麾下的兵马心中的这些想法,他现在只想赶紧退到安全的地方,让这些兵马一拥而上,把阿敏这个敢于伤害他的混蛋给千刀万剐。
如果说之前皇太极还存着心思,想要抓住阿敏,然后幽禁在亲王府之中,并没有想直接杀他。
但是现在皇太极对阿明已经生出了杀意这个该死的东西,居然害得朕在这么多人面前颜面扫地,如果不把他给杀掉,简直是难肖皇太极的心头之恨。
“反贼阿敏居然敢暗箭伤朕,所有人不必留手,直接将他乱刀砍死,所有砍中阿敏的人全部都赏十两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