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山呼,让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这种场面是杨清源未曾设想过的,这是把他往死坑里带啊!搞得他意欲谋反似的。这要是让朝中的政敌知道了,谋逆之罪不一定能扣死,但是僭越之罪指定是没跑了!稍有不慎就是九族地府单程游!杨清源现在严重怀疑,这些人是来实行反间计的,现场可不仅仅是只有大理寺的柳望舒,叶剑寒等大理寺核心人员,还有不少大理寺缉盗司,镇狱司的基层和中层人员。杨清源在建立大理寺的时候,就没有刻意地清除所有的探子。间谍探子这种的东西是清不干净的,不过是cia还是fbi抑或是克格勃、特科都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纯净。这是情报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一个情报组织里,有其他情报组织的卧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暗六部存在竞争关系,互相安插几个卧底、眼线,都是日常操作。只要不像东瀛的酒厂那样,除了一二三把手和一个憨憨其他都是卧底就行。而且一般卧底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防止自己被怀疑,干活都是兢兢业业的,很少有摸鱼的,吃的比鸡少,干得比驴多。所以杨清源从来没有特意大规模地清理卧底,他大理寺的待遇不比暗六部那几家强?!况且,大理寺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情报机构,也没有太多见不得人的事情。情报机构和暴力机构只是为了执掌天下法度,制衡江湖豪客,才设置的,在杨清源的设想之中,到了合适的时候,这些部门都是要分离出去的。立法,司法,执法分立才是法治之道。光靠立法、司法、执法人的自我道德约束是肯定行不通的。一边在场下当裁判,一边又要当选手,司法体系的公正终究难以保证。但是今天这下潜藏卧底探子的价值就发挥出来了,这要是让大理寺中潜藏的探子,将事情捅出去,那乐子就大了!说真的,杨清源对于皇帝没有一丁点兴趣。皇帝虽然权倾天下,但这活真的不是人干的。前世蓝星从秦始皇算起,直到新世纪年清末代皇帝溥仪,其间共两千一百余年,有记载的皇帝共三百三十五人,但尴尬的是人均寿命是四十一岁。对比二十四史的记载人物来看,皇帝是真的短命。根据《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以二十四史中人物的平均寿命推算,西汉60岁、东汉64岁,至唐朝平均达66岁。这么一对比,皇帝就是个相当短命的职业。虽然皇帝物质生活相比于普通百姓优握,但是其生活习惯导致了他不可能长寿。其一,皇帝生活压力极大,特别是想要有政治作为的皇帝。其二,皇帝经常熬夜处理政务,批阅奏折。其三,后宫庞大,美色伤身。其四,日常缺少锻炼。其五,服用不健康的食物,比如丹药。……等等这么一看,后世的普通黎庶感觉都符合啊!一、压力极大,需要偿还车贷房贷;二、经常熬夜,追剧看书;三、沉迷美色,经常看雪子、嗨丝什么的;四、缺少锻炼,每天懒得动弹,某绿泡泡步数都不到万;五、吃不健康的食物,比如外卖……屏幕前的数数,自己符合了几条?这还不赶快养生?!综上所述,杨清源完全不想当皇帝,这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啊!即便是做得和二凤、朱皇帝一样出色,那又如何?!还是会被骂一句,什么篡改史书、夺取兄长的功劳,还要和炀帝比;什么刻薄寡恩,残暴不仁,还要被人认为不如康熙。杨清源的骨子里对于所谓的皇权便没有敬畏,甚至是想要削弱他,约束他的。……在山呼完后,一群笔祖镇的居民缓缓起身。等待天问,这是笔祖镇的居民,几代人传承的使命。此时的镇子,早已没有真正亲眼见过天问剑的人了,但是他们依旧坚守着这个承诺。这是老秦人,对于前秦一世皇帝陛下的承诺的。行大礼之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不知道阁下是什么人?为何持有陛下的天问剑!”杨清源将天问收回了鞘中。“能带着天问找到这里的,你说我们是什么人?!”杨清源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想要故作高深,希望能湖弄过去,但是显然,在场众人并不好湖弄。所有人都直愣愣地看着杨清源等着他的回答。有个憨憨还问了一句,“你是什么人啊!?”“……”杨清源表示,怎么就遇上这么一群淳朴的人啊,脑子呢?!没有一点联想能力吗?你们都山呼完陛下了,这还纠结我是什么人?!一看湖弄不过去了,杨清源随即高举手中之剑。“我乃公子扶苏殿下曾孙女的护卫统领,奉命前来,以此望月珏为证!”说着杨清源从怀中又掏出了那枚望月珏。年纪最大的王扩,双手前伸,小心且恭敬地从杨清源的手中接过了望月珏。在仔细观察之后,确认了,“这确实是我大秦的古玉样式!”听到王扩这么说,笔祖镇的众人才彻底放下了戒心。“使者大人好!”“使者大人你们终于来了!”笔祖镇的一众前秦遗民从原本的戒心十足,变得极为热情。“王老爷子,是这样,我们这次来能其实是来找镇胡城的。”“可不敢当使者大人这称呼,老朽王扩,乃是大秦的右庶长,使者大人若不嫌弃,叫我老王就好了!”杨清源听到上造的时候,愣了,这是前秦二十等爵位之中的第十一等。但是前秦已然崩灭一百三十余年,这怎么还会有人拥有爵位。前秦的爵位,分为二十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鸟,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根据前秦之制,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一名,便可以升迁一级爵位。当然,“甲士”并非普通的士兵,而是军中的精锐。这种以军功为晋升的制度,让前秦精锐在战场之上悍不畏死,也为前秦的覆灭,埋下了伏笔。老王似乎是看出了杨清源眼中的疑惑,便解释道,“老朽自然是没有军功的,但是家祖乃是大秦的少上造,依我大秦之制,子可降两级继父之爵,家父袭爵为中更,传到我这一代便是左庶长了。”从老王的话里可以隐约知道,这在笔祖镇中的前秦遗民,其实都是当年九原军中的中上层军官之后,镇中遗民自然多以王、蒙二姓为主。这个镇可了不得了,镇长乃是左庶长,普通的镇上居民也多是大夫和官大夫。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连队里,普通的战士都是少尉、中尉,班长直接是少校,连长直接是上校担任。实在过于离谱!现在有了知情人,杨清源几人也不急着下古庙去探查情况了,先问问有什么线索再说。随即杨清源让人把守住古庙显露的两条通道,随后跟着镇长,老王一行,回到了客栈之中。“老王,我来此乃是奉了殿下之命,你们在此多年,有些事情还是要向你们请教。”根据万年县蒙决的说法,前秦三世的子婴尚有后人在世,子婴的孙子曾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十三岁,那是和其父母一道坠下了悬崖,而刚刚出生的小女儿则不知所终。那杨清源就正好借这位小殿下的名声了。而且杨清源心中已然有了猜测:按年纪来算,这位公主殿下,应当是二十七岁,而李莫愁正好也是二十七岁。而那位小公主,是被人追杀到太乙重阳山然而失去踪影的,古墓派就在太乙重阳山的后山。子婴孙子的夫人姓李,所以两位公主都有一块刻有李字的玉佩。李莫愁又恰好姓李!这还能是巧合不成?!只是李莫愁的师父已经亡故,也就找不到那块可能证明李莫愁身份的玉佩。不过,杨清源虽无证据,也有九成八的把握,断言李莫愁就是当年那位小公主。这个长者王扩,显然依旧将自己当做大秦之民,听到“殿下”之名的时候,神色一肃。“使者大人,您有什么疑惑,但讲无妨,老朽和镇长,定然知无不言!”一旁的镇长也连连点头,对于王扩的话便是赞同。“那就有劳二位了!请问,此地是不是曾经的镇胡城?”“……”镇长和王扩对视了一眼,有些犹豫,但还是开口道。“使者大人是不是说错了,您想问的是却胡城而不是镇胡城?”杨清源:“……”“难道这不是同一座城吗?!”王扩向着镇长点头示意,这件事情还是镇长说比较合适。镇长随即摇了摇头解释道,“回使者大人话,这两座城确实不是同一城池!我们这笔祖镇,原本是名为却胡城的,也是一座较为繁荣的城池,那是当年我家高祖,也是就大将军蒙恬所建立的!在此地建城北却东胡,所以名为却胡城。”“然而在大秦崩灭之后,神州大地再次陷入了混乱之中,失去了大秦的震慑,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当时的城主为了大家能安稳度日,等待持剑之人前来,于是便将却胡城改为了笔祖城。”“可是怎么又变成镇了!”一旁的柳望舒问道,不过依旧是冰冷的语气,她对于陌生人就是这个样子,外冷内热。“自然是因为风沙的侵蚀啊!百年来,风沙日益侵蚀,让原本绿洲缩小成原来的十分之一。上一代城主不得已,只能拆除了却胡城,改城为镇。然后领导大家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抵御风沙!”杨清源便是很赞,没想到这笔祖镇还是个环保组织啊!为预防土地荒漠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这都不是关键。杨清源随即追问道,“我听镇长和王老的意思,确实还有一座城池叫镇胡城!”王扩点头道,“是啊!”杨清源和一旁静静听讲的明珠夫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或许是因为两人已然有合体之缘,所以双方用眼神交流起来,一点不费劲。杨清源投以询问的目光,而明珠夫人只是摇了摇头,确实不知道镇胡城和却胡城之别。说来,她不过二十八岁的年纪,距离前秦已过百年,怎么可能知道此事呢?!这件事情已然久远成历史,别说是明珠夫人,即便是镇长所知也只是镇胡城这个名字,还是得王扩来说这件事。“确实还有一座城,叫镇胡城。乃是当年大将军蒙恬,北却东胡七百里所建的雄城,现在镇上的晚辈们,已经没几个人听说过了。传闻这镇胡城离我们却胡城不远。当时大将军蒙恬斩下了十万东胡士卒的首级,堆成景观,并受一世皇帝陛下之命建立了镇胡城。”“其意,是为了镇压草原之上,胡虏各族的龙脉。使者大人,你别看现在中原大周兴盛,但若不是一世皇帝陛下的镇胡城镇压了胡虏的龙脉,当年元蒙人早就入主中原了!”看得出来,这位王扩,是一世皇帝的狂热粉。不过也是有道理的,一世皇帝确实是雄才伟略。前唐分崩离析之后,神州便再度陷入了长达三百五十余年的混乱之中,无数割据的诸侯立国称王,传承长者,甚至有了自己的文字。若不是一世皇帝,横扫六合,一匡天下,也不一定有现在的大周。即便是换了一个时间点和世界观,但政哥,依旧是那个政哥,看见散乱的东西就难受。听着王扩的话,杨清源基本可以确定镇胡城确实是真实存在的,王扩出生距离前秦崩灭不过三十余年。依据时间推算,他的祖父应该是经历过前秦时期的,而且还是王氏一族的少年贵族。定然是知道此事的!既然他说有,那镇胡城应该是有的。“王老,那你听说过,谁到过那座镇胡城吗?!”王扩摇了摇头,“不过老朽依稀记得,听老朽的祖母讲过镇胡城的故事。这镇胡城在理我们这很远很远的地方,需要走很长很长的一条路,然后再过一座桥,才能到达镇胡城!”“……”王老所说的故事和天策军火头军中的刘伯所说的故事,完全不一样了。根据刘伯的说法,他们是在荒漠中被人救到镇胡城的。但是王老却说镇胡城在遥远之地,前往镇胡城还有走过一座桥。有桥之地,必然有大河或者大江,但是据杨清源所知,马勒戈壁大沙漠之中,基本都是地下暗河,根本没有符合描述的河流。不过,刘伯没有说话的必要,而眼前的王老也没有撒谎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杨清源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得到了一个结论。先不纠结了,这古庙之下不是有个地下通道吗?!这下面定然和秦皇秘藏有关系。“那王老你可知刚刚那古庙之下是什么去处!?”杨清源也不隐瞒自己对于古庙地下的好奇,他现在代表的是子婴一脉公主的使者,就是来寻找秦皇秘藏的。“这老朽确实不知,那古庙原本是我们镇上供奉先人之用。这镇上的居民去世之后,尸身会被葬入黄沙之中安息,而名字这会刻在竖立于古庙之中的石碑之上,以供后人祭拜追思。老朽从来不知道这古庙之下还有此玄机。”一旁的镇长也说道,“是啊!我也不知道这底下还有这般机关,看样子是当年公输家留下的手笔。”“二位,实不相瞒,我是奉殿下之命来这里寻找一件宝物的,这宝物据说就埋藏在镇胡城附近,所以我们才会进入那古庙寻找。”王扩和镇长其实也只是听说过秦皇秘藏的存在,并不知道秦皇秘藏的详情,甚至不知道秘藏和镇胡城的关联。他们传下的祖训,就是守于此地,等待持天问剑的使者前来。“我欲下去一探究竟,已完成殿下之命,还请二位协助!”王扩和镇长闻言立时表示道,“使者大人言重了!我们二人本是大秦子民,殿下有命,我们定然会鼎力相助。”“那就多谢二位了!”杨清源随即向两人借用了许多工具,比如铁锹绳索等。大理寺一行人伪装的是一个商队,这样的东西肯定不可能随身携带太多。而在众人准备工具之时,杨清源则来到了古庙之前。看到了一旁站在树梢之上的谍翅鸟,杨清源微微一笑,果然罗网的人一直盯着此地。杨清源对着树梢上的谍翅鸟伸出了左手,身上的自然道韵,暗暗扩散。这只谍翅鸟原本就是之前杨清源从李莫愁手里救下的,再加上自然道韵的加持,对于杨清源的好感值飙升。扇动翅膀飞到杨清源脸颊之旁蹭了蹭,随后才落在杨清源的左手掌心,安心地收起了羽翼。杨清源不由得意:罗网,别说是明珠了,就连这谍翅鸟都叛变投靠我了,你们拿什么跟我斗!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书虫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