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下山下山
作者:封少水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而且,而且这位铁塔一般的人物,看上去比斗孟雄还要有勇无谋,这两位猛人要是可劲折腾,那么太行军这支好不容易才保存下来的力量,就很容易被折腾散了!
    易十七决心试一试带佗的成色:“带将军,曾在汉水军校几期就读?师承何人?”
    因为易十七的突然暴发,就是经过汉水军校的洗礼之后,之前在吴起手下不显山不露水,突然就在中原大地打出一番业绩。
    易十七认为,带佗既然是汉王派来的副将,那肯定是汉水军校的高材生喽!
    带佗老老实实地回答:“佗祖上晋国旧臣,专职守护阙巩之甲。于伏牛山中初识汉王,未曾入蜀,更不曾在汉水军校受教。”
    易十七、斗孟雄、赤八乌三人的脸上顿时露出失望之色,甚至子越也心生不懈:这家伙铁定是个莽夫了!
    带佗接着说:“受汉王所荐,佗在鬼谷子门下求学一年,勉强亦算是鬼谷门人!”
    一言既出,满座皆惊!
    这这这……这个长得有些非人类的家伙,竟然是名满天下的鬼谷子的学生?和给太行军造成大麻烦的庞涓是同门师兄弟!
    这岂止是了得?简直是了得!
    战国之世,谁没有听过鬼谷子的大名?“鬼谷子”这仨字,一般人都读作“老神仙”的!
    易十七盯着带佗:“带将军,十七无能,累及全军。今敌军以堡垒为链,锁我军于囚笼之中,不知可有破解之法?”
    带佗谦虚地道:“佗初到山中,诸事无知,安敢擅言?愿为将军麾下一猛卒耳。”
    带佗的表现让大家都很感觉舒服,但这个时候不是客气的时候。
    易十七面色严肃地扫了一眼屋中众人:“山中危急,生死存亡,正赖诸君集众思、广忠誉之际,诸位若有良谋,万望众心为一,甘苦与共,同克此艰。”
    这话,不仅仅是对带佗说的,也是半孟雄和赤八乌所言。确实,当前若不拿出一个有效的战略,易十七是无法放心下山而去的。
    斗孟雄率先道:“十七哥,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挂怀。明日待弟杀下山去,取了庞涓的脑袋,为十七哥报仇,为死去的弟兄报仇!”
    易十七不置可否,斗孟雄的话虽然没有任何谋略成分,但也足以鼓舞士气,不可随便否定。
    赤八乌道:“近来失利,至为要者,百姓被迁,粮草紧缺。众军腹中无粮,自然战斗力大减。故应该先避入山中,待唐社为我补充些许粮草之后,勉力再战。”
    这也是庞涓此战的毒辣之处,将百姓迁走,坚壁清野,就使太行军如同鱼儿离了水一般,独木难支。
    易十七将目光投向了鬼谷弟子带佗,带佗略一思索,向在座三位拱了拱手道:
    “易将军,斗将军,赤先生,汉王当初论兵云梦,尝言游击之战法,亦谈众位之战绩,游击战之精妙,以家师之能,亦大为赞之。汉王曾言游击战十六字决,诸位可曾记否?”
    斗孟雄骄傲地道:“十七哥与我俱曾就读于汉水军校,十六字诀自然烂熟于心。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带佗道:“佗一路之上,通过信使大概了解了太行军近来之战绩。佗以为,我军之所以为三晋联军堡垒所围,是因为退得不及时;之所以使庞涓迁走百姓、坚壁清野,是因为扰得不彻底;敌既不疲、亦不退,故我贸然进击,或不济也。”
    带佗的分析让易十七等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在回顾自庞涓组织联军以来的行动,诚如带佗所分析的那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庞涓主动进攻的同时,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太行军曾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与庞涓硬碰硬干过几仗。这几仗的失利,既损伤了军心士气,也丧失了诱敌深入的大好时机。
    在撤退时有的山头拖拖拉拉,舍不得已经置办下的坛坛罐罐,让庞涓咬住了尾巴,一直甩不掉,太行军打得既疲又累。
    在庞涓开始在山下筑堡垒、迁百姓、抢粮食之时,太行军未发挥夜战特色,及时进行袭扰,使庞涓的计谋顺利得逞。
    这样一来,十六字诀中“敌疲”与“敌退”就未曾出现,易十七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出击铜鞮县城这么大的目标,冒险的成分大了一些。
    当然,庞涓过于强大,联军集中优势兵力,太行军力有不逮,也是兵败的重要原因。
    带佗见众人都不吭声,还以为是自己说错话了,立即躬着庞大的身躯向周边行了一个罗圈辑:“佗未经实战,口不择言,三位见谅,见谅!”
    赤八乌也拱手向带佗深施一揖:“八乌不谙汉王‘民心向背’之高论,抚民无方,保土无策,未收人心,亦是一大过也。”
    斗孟雄还是略带不服:“大个子,休要虚言,有本事带领弟兄们痛痛快打几仗,也让小斗子心服口服。”
    易十七缓缓的摆摆手:“带将军,言之有理啊!还望将军为太行军指一条明路。”
    带佗慌忙向易十七行礼:“易将军之言,佗如何当得起?易将军用兵之神,汉王赞许有加,佗初出山林,不敢妄言!”
    易十七正色道:“带将军,汉王以副将委君,岂可辞耶?”
    带佗抿了一下嘴唇道:“也罢,佗且瞎讲一气,不妥之处,诸位多加指点。”
    “佗之策,可总称为‘三大’,即大撤退、大穿插、大迂回。”
    三人闻言,俱是精神一振,斗孟雄率先发问:“何谓大撤退?”
    带佗道:“大撤退,即放弃目前坚守地盘山头,跳出三晋联军的包围圈,下山!”
    三人吓了一跳,要知道太行军之所以进入山中,就是依托太行山密林险峰的掩护,与敌人周旋转圈,神出鬼没,方才站稳脚跟。
    这个时候要太行军下山,不啻于自废武功,太阿倒持!
    斗孟雄瞪着一双大眼睛不解地问道:“撤退,还要大撤退?”
    带佗道:“不错,敌人也以为,我方不敢离开太行。我则反其道而行之,撤得更干净一点,退得更彻底一点,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