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北渊军大获全胜 济沧军正式组建
作者:独唱何须和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最新章节     
    “前面是何处?”摆脱了追兵后,孙烈气喘吁吁问道。
    “前面是个岔路,往北不远便是泾口县城,往东南再行一日可直达沭城。”一名亲兵答道,“上将军,我们是否要去泾口休整一日?”
    孙烈环顾四周,大致清点了下人数,发现只剩下了几百人跟随,个个衣衫不整,丢盔弃甲,而且人困马乏,再也走不动了。在此情况下,按说去泾口休整乃是上策,但考虑到刚才安池的遭遇,孙烈便觉得泾口也不安全了。
    “原地休整两个时辰,天亮后再上路。不走泾口,直奔沭城。”
    队伍就地歇息,有人杀了一匹伤马,也顾不上处理血水,就随意在火上烤了个七八分熟,给众人分食了。
    若在平时,孙烈无论如何也不会吃这等粗糙的食物,如今饥肠辘辘,体力透支,又实在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果腹,孙烈无奈只得忍着腥气一口一口将那块马肉塞进了腹中,这才感觉恢复了些体力。
    天明时分,孙烈再次上路。可刚过岔路口不到十里,忽听一声鼓响,又是一队人马冲杀出来,为首的依然是一员年轻的将军。
    “来者何人?”孙烈强作镇定大声问道。
    “大渊右翊卫前营指挥使杜含!阁下可是东吴上将军孙烈?”
    孙烈心中阵阵发苦,北渊军队出现在这里,毫无疑问,泾口也被攻破了!
    就在他打量如何逃生之际,身后传来马蹄声响,原来是方实终于追上来了。
    “哈哈,果然还是太子殿下料敌如神,知道你一定不敢走泾口,会直接回沭城,可算让我追上了!”方实有些兴奋地扬了扬铜锤。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孙烈知道自己在劫难逃,索性豁了出去,对左右怆然道:“都是孙某为将无能,累诸君今日落得此光景,一会儿诸位就各凭本事吧,能杀出去一个算一个!”
    “上将军,我等誓死追随上将军!跟他们拼了!”
    所谓“困兽犹斗”,这数百吴军经过一日一夜的拼杀、追逐,能够到达此地的本就是勇猛之士,此刻又背水一战,顿时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斗志,一番厮杀下来,竟然真的护着孙烈冲出了包围,又往沭城赶去。
    杜含、方实合兵一处仍不紧不慢地在后面追赶着。
    直到第二日傍晚,孙烈终于抵近沭城,然而没等他看见城墙的影子,先就发现了许多三两成群的溃兵。
    孙烈大惊,忙抓过几个溃兵询问缘由。
    “上将军,沭城失守了!公子也被渊军杀了!”
    孙烈浑身颤抖,大叫一声跌落马下。他一路疾驰,唯一的指望就是回到沭城坚守城池,再伺机反扑。如今那溃兵却说沭城已然失守,这让他如何接受得了?
    “这怎么可能?渊军哪来那么多战船同时袭击浔堡和沭城?你老实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孙烈厉声喝问道。
    经过溃兵的讲述,孙烈终于知道了事情经过。
    原来,渊军对沭城和浔堡的进攻是同时进行的,甚至连战船数量、战法都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沭城这边负责船上指挥的是柳恽,负责登陆的是种廷襄和严景润,而负责船只调配的则是王猛。
    事实上,方实和杜含对安池和泾口的进攻也是同一时间,这两座县城城墙不算坚固,甚至连火炮都不需要,三发床子弩便破了城,这才有了后面对孙烈的设伏、拦截。只不过这些细节孙烈知不知道已经无所谓了。
    “上将军,公子他死得惨哪!被乱刀剁成肉泥不说,人头还被割了下来挂在了城头上!”溃兵边哭边说道。
    孙烈听完,一口心头血喷出,摇摇晃晃站起身来:“扶我上马,我要去为我儿报仇!”
    左右连忙将他扶住,连连劝阻,可孙烈已然被愤怒蒙蔽了头脑,根本不听劝阻。可众人刚刚才杀出重围,谁还愿意再去自寻死路呢?
    见众人皆不愿去,孙烈凄然道:“我自知此去有死无生,为子报仇是我的私事,不强求尔等追随,尔等若不愿往,可自行离去!”
    众人皆沉默不语,最终仅有数骑自愿随孙烈而去。
    孙烈赶到沭城城下,果见城头高悬人头,但不是一颗,而是两颗,一为其子孙彦光,另一个则是宠姬徐氏。
    徐氏一死,则意味着其腹中孩儿也魂归西天,一尸两命,孙烈如何能不悲痛?
    此时他才懂得了什么叫报应不爽!
    浔堡城下,枪挑女童、马踏男童之时,可曾想过今日自家儿子会有这个下场?
    然而不等他自怨自悔,身后追兵又至。
    “孙烈,跑累了吧?太子殿下说了,到这儿你就到头儿了!你现在是不是......诶,对了,君章兄,殿下那个词儿怎么说的来着?”
    “崩溃!”
    “对对,你现在心里是不是特别崩溃?那就对了!太子殿下说了,就是要这种猫捉耗子的感觉!行了,不逗你玩儿了!送你上路吧!”方实笑着,左手举起了手中的三眼火铳,身后十几只火铳同时举起。
    孙烈此时才明白,人家不是追不上他,根本就是在故意消耗他,等他毫无抵抗能力时再行歼灭。
    “砰、砰、砰......”火铳声接连响起,孙烈仰头看着城头上那两颗人头,心里竟然有种解脱之感。
    算了,老子不玩儿了,死了吧!
    方实、杜含带着孙烈的人头回到江北大营时已经是入夜时分,祁槐亲自在营门口迎接二人。
    “怎么样?大功告成了吗?”祁槐笑着问道。
    “回殿下,卑职等幸不辱命,孙烈人头在此!”杜含举了举手中血淋淋的人头道。
    祁槐大喜,立即找人用匣子盛了孙烈的人头,又道:“你们先去卸了盔甲,换身衣服来见太子殿下。”
    “是!”
    二人自去更衣,祁槐令人捧了匣子来见祁翀。
    都护府大堂上此时灯火通明,各军、各卫将军均在座,柳恽、邹浩本不够格参加这样的会议,但祁翀以二人要汇报战况为由,令他二人也来旁听。
    他俩是今日下午分别回到江北大营的,如今留了赵湘、严景润各带五千人守浔堡、沭城,赵溉、种廷襄各带三千人守安池、泾口,其余人马和俘虏、战利品便被他二人带了回来。
    “此役共击溃吴军八万人,其中歼灭万余,俘虏近三万;而我军仅出动兵力三万,死伤者不过千。”太尉柳明诚总结了此次的战损情况,心中难免有些得意,难得的喜形于色。此次战役立功最大的四员小将,一个是自己亲儿子,另外三个都是老友之子,他没法不高兴。
    但在舒令之等刚毅军老将听来就有些不是滋味了。毕竟他们对吴作战多年,一向都是防御为主,从未主动出击,更未在江面上击溃过吴军水师。而此次,吴军水师强不可破的神话竟被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给打破了,便更显得他们无能。
    而神武军和左右勋卫、左右翊卫诸将则是一副看刚毅军笑话的态度,毕竟此次立功的将士们大多是他们麾下。
    “嗯,志博、文畅,你们打得不错!这个水师加天军的打法值得推广。”祁翀笑道,“对了,志博,此次共缴获战船多少?”
    “大船五十多艘,大多是八百料的中等船,也有几艘千料战船;快船、小艇、走舸三百有余。这些船在争战中虽然有些局部损坏,但龙骨大架子都安然无恙,修补一下就可以使用。”
    “嗯!这么多船 ,可以正式组建一支大渊水师了吧?”
    “跟东吴水师比的话这点船还是少了些,不过勉强也可成军了!”
    “你小子口气还不小!”祁翀笑道,“好,就依你,自今日起,大渊禁军水师正式开始组建,名称嘛——就叫‘济沧’吧,下辖万人为限!不过,济沧军暂时不满编,就先不设大将军一职了,只设四品将军一员统领全军,邹浩,你就是济沧军首任将军!”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邹浩自己也愣了。
    赐予禁军编制和军名、职务,这意味着邹浩这个十六岁少年不再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厢军小头目了,而是正经的禁军将军、是能上朝议事的高级官员了!而且,祁翀虽说济沧军暂时不设大将军一职,可若日后济沧军规模扩大、再打上几场胜仗,那这大将军一职早晚要落到他的头上!这让苦熬半生才当上将军、大将军的舒令之等人心里都酸溜溜的!还是得看命啊!太子殿下的发小这升官速度果然就是不一般!
    而对于邹浩本人而言,火箭般升官还有一层特殊意义:妈呀,我比我爹都厉害了!我爹这么大的时候还没考中进士呢!
    “志博,还愣着做什么?谢恩呐!”柳明诚看着有些吓傻了的邹浩轻声提醒道。
    “多谢太子殿下!”
    邹浩喜滋滋谢恩完站起身来,习惯性地朝柳恽扬了扬下巴,惹得柳恽更着急了,一个劲儿地偷眼观瞧祁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