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太妃是何人?”卢忆荪问道。
“回禀夫人,先帝的嫔妃众多,在仁寿宫颐养天年者就多达四十余人,也难怪夫人所有不知。”珪如说道,“这裴太妃是陛下的生母——敦慈太后的堂妹。”
“堂妹?”
“是,她当年是与太后一同入宫侍奉先帝的,不过因为裴氏门第不高,太后当年也只是婕妤,而裴太妃只是才人,位份不高,后来陛下被先帝立为太子,太后因为母凭子贵,才被晋升为宸妃,而裴才人也被晋封为三品淑仪。”
珪如接着说,“先帝驾崩以后,当今陛下登基,对裴氏子弟多有眷顾,太后的父兄原本只是京城周边掌管皇仓的小官,后来因为太后的关系,才被陛下召入京来,做了些侍郎、少卿等中等官职,才有了裴氏今日的体面。”
“怪不得,”卢忆荪说,“我还想,这淑妃的父亲只是鸿胪寺少卿,爵位也只在闻喜伯,原来从前便官位不高,裴氏一族能有如今的地位,也算是沾了太后的光了。”
“正是如此,再者说,太皇太后还健在,裴氏外戚虽然依傍太后,也不能封赏太过,正如今日的裴太妃,先帝驾崩前位份只在淑仪,原本只能被封为太仪,是陛下看在太后的颜面上,才将她晋封为太嫔。”
“延昌三年,也正是太后崩逝的那一年,因为刘皇后被废之事,加上崔贵妃从中挑拨,陛下与太后生疏了不少,太后卧病在床之时,一直是裴太嫔侍奉左右,太后崩逝之后,陛下为表对太后的追思,也感念太嫔对太后的照护之功,才将太嫔晋升为太妃,加以尊号。”
“那裴淑妃与她?”
“回禀夫人,淑妃娘娘是太后的亲侄女,论亲疏,淑妃自然与太后更近一层,不过淑妃娘娘自从太后崩逝以后,便与裴太妃常常走动,二人都是裴氏出身,自然亲厚。这裴太妃在外是陛下的庶母,在内是陛下的堂姨母,陛下年幼之时,裴太妃便与先太后一同看顾陛下,太后薨逝之后,陛下对裴太妃也十分眷顾,以母后之礼侍奉于她,后宫嫔妃因此对裴太妃十分敬重,皆不敢小觑于她。”
“原来如此,”卢忆荪说,“那皇后呢?既然当初太后因为刘皇后被废之事与陛下疏远,而当时的陛下执意要立崔贵妃为后,可见,太后和裴氏家族,对当今的崔皇后有诸多不满吧。”
“可不是,”珪如扶着卢忆荪的胳膊说,“崔贵妃仗着自己的父兄得力,在朝中是陛下的左膀右臂,她又育有两女一子,亲生的秦王还是先帝的皇长孙,先帝在时便对秦王殿下十分喜爱,崔贵妃又何曾把太后放进过眼里?”
“听说当日,太后因为陛下要废黜刘皇后一事,与陛下在含章殿发生争执,太后还说,即便刘氏被废,崔氏不仁,也不能立她为后,那崔贵妃听了,便背地里辱骂太后是仓廪小吏的女儿。”
“崔氏怎敢如此藐视太后?太后是陛下的亲生母亲,要处置她一个贵妃还不容易吗?”
“夫人有所不知,当时的崔贵妃知道太后不喜欢她,更中意太后亲自为皇上挑选的儿媳——刘皇后,再者说,当日裴淑妃十二岁便被选入了宫里成了妃嫔,即便刘皇后被废黜,太后心中的皇后人选,也一定是自己的亲生侄女,轮不到崔贵妃,因此崔贵妃才一心一意侍奉太皇太后,对太皇太后十分殷勤,太皇太后舐犊情深,因此对崔贵妃也颇为眷顾,太皇太后是太后的婆母,有了太皇太后的照拂,太后又能把崔贵妃如何呢?”
“当日的崔氏倒是聪明得很,知道太后不可依傍,便牢牢抱紧了太皇太后这棵更能荫蔽她的大树。”卢忆荪感叹道。
“是啊,当时崔贵妃常常出入仁寿宫请安,便只带着秦王殿下与两位公主去太皇太后的宫里请安,而不去太后的宫里,对外只说公主与皇子年幼吵闹,怕耽误了太后养病,其实宫里人都清楚,崔贵妃不过是故意给太后难堪罢了。”
“那这裴淑妃与裴太妃,想必对于如今的崔皇后,也有不少的怨气吧。”
“夫人英明,刘氏被废的那一年,太后在延昌三年的冬日也崩逝了,崔氏被立为皇后,自此独掌后宫大权将近二十年,掌权归掌权,陛下的宠爱却离崔氏越来越远,尤其是靖和公主出嫁之后,陛下对崔皇后的宠爱便大不如从前,反倒是裴淑妃年轻貌美,是六宫嫔妃中最得陛下欢心的一位。”
“既然淑妃如此得陛下的宠眷,为何淑妃至今,膝下还无所出呢?”卢忆荪说。
\"是啊,这宫中侍奉的奴婢们也奇怪呢,为何淑妃娘娘侍奉陛下多年,从未怀上过龙胎,也当真奇怪。”珪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