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回忆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考试,又想到了考试的试卷和教室,这次回忆教室里的故事。米云兄弟两人都是一个生于80年代的人,而且都是出生在学校的宿舍,米云亲眼目睹弟弟出生,米云在学校出生生活了五年,说的是持续生活五年,吃住都在学校,在教室里做饭,真正的住校生活超过十年以上,记得小时候上学,记得我们课堂正中央都会挂一幅伟人的画像。不光是学校,其实大部分人家里也是一样,客厅堂屋正中也会有伟人画像和十大元帅的彩色画像。米云第一个居住了十年多的村子就有,搬到第二个村子里的十多年中应该也有挂彩色画像。
记得我们读小学的时候,教室里正前方的黑板上悬挂着伟大领袖像,主席像的两边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黑板的对面墙上写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教室门口的墙上写着伟人语录: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术和劳动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教室墙上挂的名人画像,其实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教育理念。根据网上的资料,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教室墙上挂的名人画像的变化历程:
1978年以后,教室墙上挂的名人画像,开始出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启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复兴。
1980年代至1990年代,教室墙上挂的名人画像,开始出现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华罗庚等,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弘扬。
2000年以后,教室墙上挂的名人画像,开始出现乔布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创新创业的热潮。
从这个变化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室墙上挂的名人画像,其实是一种社会的缩影,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和教育目标。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和榜样,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教室墙上挂的名人画像,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
教室墙上挂的名人画像,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特色和精髓。
在我们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校园墙上和走廊上挂着很多英雄和伟人的照片,有的都是革命英雄,有的是名人学者,有的还是牺牲自己的英雄,不过渐渐的,有人就发现,救火小英雄赖宁的照片没有了,为什么赖宁的照片从校园墙上摘下来呢?这当中还有不为人知的原因,算悲剧故事,历史中有很多典故上教科书,也只是记录主人公的美好一面,包括司马光砸缸救人,长大后非常死板,孔融让梨,各种传统文化故事,我们学习的就是他们的美好品德和聪明才智,人都有美丑善恶的一面,不能十全十美。
真实的赖宁年纪不大,但是他充满了责任感,同时他的成绩优异,也非常乐于助人。
赖宁是四川人,四川是一个地形较为复杂的地方,这里经常发生火灾等。赖宁曾经参与过三次救火行动,但是他从来没有宣扬自己的事情,他担心老师和家里人担心,后来林业相关部门给学校寄了赖宁的表扬信,赖宁的英雄行为才被大家知道。
在一个平常的下午,赖宁在完成作业以后,就决定要去外面散散步,赖宁和妈妈说:“我要出去走走,妈妈。”妈妈没有阻拦他,只是说:“外面风大,别走远了,早点回来。”赖宁回了一句知道了,于是就出门了。两个人没想到,这居然是最后的一次对话。
当赖宁出门以后,没走多久就发现了山上火光冲天,这一次的火势非常凶猛。甚至会威胁到周围 的人身安全。当时赖宁看到以后,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
上山以后,赖宁拿起松枝开始扑灭大火,但是因为火势太大,松枝并没有什么作用,远远不如灭火石有用,后来赖宁约好的几个小伙伴到了,几个人一起把火给灭了。
没多久,消防车就来了,消防人员首先让赖宁等人上车离开火灾现场,于是赖宁和几个小伙伴就上了车。
车辆行驶了没多久,大火又开始蔓延了,毕竟风大加上赖宁他们并没有完全把火扑灭,赖宁在车上又看到了大火。于是赖宁和小伙伴又跳下车回到了 火灾现场。没想到这一次,却是有去无回了。
赖宁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他也是大家公认的救火英雄,赖宁的事迹传遍了报纸和书籍上,当时很多学校也挂上了赖宁的照片,希望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不过后来,赖宁的照片被学校都撤下了,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出台,赖宁的事迹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规定。未成年人就是应该要保护好自己的,遇到事情要去报警,不然如果自己以身犯险,也是给家庭带来悲伤的。时代不同,时代在进步,历史有历史的局限性,不好说对错,公理自在人心。
现在的中小学生的爱国教育方式已经只是剩下参观博物馆之类的了,小时候可是有很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其实赖宁也是爱家爱国的表现,虽然他的确是以身犯险了,但是他也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是人民的榜样。唱国歌和升国旗,看爱国电影都能加强爱国教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方式,不好评论对错,人们心中自然会有一杆秤。
分享一下小时候的课堂上留下深刻印象的几篇语文文章,小时候米云都是要背诵的课文内容,米云觉得90年代之前的教科书全国应该都是这样统一的:
《蜜蜂引路》当时知道列宁是谁吗?当时老师介绍过但我一脸懵逼,不懂,毕竟二年级。
《曹冲秤象》从小数学就不太好的良田,当时还很崇拜曹冲的,毕竟人家数学好。
《我的父亲李大钊》当时好羡慕姓李的同学,因为很喜欢这位李大钊。
《飞夺泸定桥》只记得当时老师描述得很形象,有点怕怕,却觉得军人们很勇敢。
《珍贵的教科书》学完这课之后我就给每一本书包上了报纸书皮。
《一夜的工作敬爱周总理》他是我最喜欢的伟人,多年后,读到《十里送长街》,才知道,爱他崇敬他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让我们荡起双桨》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前一句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友谊小船说翻就翻~~哈哈哈哈
《她是我的朋友》这个故事我听过好多次,然而第一次是在语文书里看到的,当时是哭了。
《吃墨水》当时就觉得主人公肯定是傻逼,“食多d墨水好好读书”,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墨水什么味。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伽利略》我觉得课本里都是骗人的,可是初中地理书说这是真的。
《完璧归赵》完璧归赵好像是跟负荆请罪放在一起学的,好像是《将相和》还有《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也比较有印象。
《老舍家的猫》喵~等我也成为作家了,我要写一个《我有只猫跟狗》哈哈哈哈
《小摄影师》对做记者的幻想来源于此!
《下雪之后》完了之后,2002年的第一场雪在我们班流行了一段时间。
《司马光砸缸》虽然家里没缸,但我还是想试试啊。如果砸了缸会被妈妈打,那还是算了。
《黄继光》他很厉害,他很勇敢,当时看片好多人哭了。
《挑山工》很辛苦很劳累,但他们却过得开心。
《少年闰土》老是把张杰跟闰土扯在一起,但他是鲁迅的朋友啊。
《赠汪伦》现在一旦基起来多少人会说赠汪伦啊!可是人家真真是纯友谊ok。
《夜莺的歌声》第一次看到关于苏联抗战的故事,虽然那时候一直以为苏联是个人。
《三味书屋》我也曾经在书桌上刻上一个“早”字,小学从来没试过迟到,然而老师一直没有发现我在桌面上刻的字。
《科利亚的木匣》当年我埋木匣的那块地已经变成水泥地了,正如青春,匣子也永远挖不出来了。
《捞铁牛》多年后,发现还有学生还在学这篇课文。
以上是网友分享的几篇课文,米云都有印象,还有小猫钓鱼,猴子捞月等名篇就不再多补充几篇了。
以前小学的一天怎么度过的,看北方80后网友回忆分享的,米云补充对比湖南老家的一天学校学习生活。
作为一个八零后,我们对于童年的记忆,很多都来源于孩时的小学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心中的小学,有书的墨香味,有清脆的读书声,有关心我们的老师,有热情的同学,这样的小学校在城市,在农村,在郊区,在山野,在平原,处处都留下了80年代一辈人的回忆。
在这样的小学校教室里,虽然有透风的窗户,有寒冷的教室,没有完整的桌子板凳,没有漂亮的花花草草,但有对知识非常渴望的同学,有满足学生们游戏的小操场,有对学生无私关爱的老师,有会音乐的还有会画画的全科老师,米云的父母也是全科老师,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劳动、体育、和思想品德等学科,就是所有的学科大满贯的教,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所有科目全教,以前的小学老师都是全科教育,校长也是,校长一般只教一两门学科,听亲人说父亲是教初中实验班的,教化学和物理,只不过米云的父亲在年青时期不爱教书,尤其是湖南和湖北两省教书不方便,编制不好弄,没有从民办转公办老师,教了十几年就下场出来修手表了。
分享80后网友一个全景式的回忆,展现一个八零后三十多年前在一个北方农村小学校的一天,如果你的童年也是如此,那么和米云一起展开回忆的思绪,看能有多少共鸣。
时间定格在十一月的早晨,也是米云的生日月份,农村的平原里,微风里带着寒气,轻轻吹拂着刚刚出土不久的冬麦苗,东方的鱼肚白镶在蓝色天空,屋子旁边落完树叶的大杨树上,几个麻雀在欢快地跳跃着,叫着,满地都是枯黄的落叶。
村里的广播每天都是那么准时响起,当一缕橘红色的阳光洒在窗前的时候,同学们会不情愿地张开朦胧的眼睛,离开了温暖的被窝,穿好衣服到院子里的阳光下伸了一个懒腰,然后完成洗漱。
北方同学是吃完早饭后,背起军绿色的书包,大步朝村里的小学校走去,一路上从一个人到三个人,到一大群同学,当踏入学校的时,用拖拉机机转轮做的铃已经被校长敲起,”当当当,当当当“,声音有些沉闷但传得非常远,后面的同学加快了脚步。
八点了,同学们开始了上午的课程,我们的教室在北侧一排的中间空置,红砖红瓦,两侧还带着四扇大大的窗户,不过此时教室里显得有点暗,因为窗户已经被我们每个人从家里带来的高粱杆给封上了,但有些淘气学生,总是喜欢留一些小洞出来,平时塞上纸,太暗了就拿下来。米云的南方老家有点不同的就是早晨洗漱完毕就去学校早自习,然后在学校用早中两餐,湖南这边都是集体在学校搭餐。
第一节课是郭老师的语文课,他四十多岁,人非常瘦,但写在黑板上的字显得特别有力量,这一课我们学古诗《梅花》,老师用钢劲有力的粉笔字写下在黑板上写下了全篇内容,一边指着黑板一边教我们读,梅花在我们农村不多见,倒是这样的景色让我们感觉很美。这个南方差不多,教材全国统一,村里的小学从幼儿班到四年级的男女老师都姓郭,米云母亲也是,都统称郭老师吧。语文课更多的是听老师讲故事,三年级开始,米云记得就要自己写作文了。
第二节上数学,老师姓郭,是一位高高大大且也是瘦瘦的人,他的声音非常浑厚,而且很大,做在前面的学生甚至感觉有点刺耳。他上课喜欢带一个黄色的,大大的三角板,写起字来也非常有力量,他用有感染力的声音,讲解着书上那些数字的关系和运算,偶尔有几个同学不专心,他会用粉笔打到那些学生的头上。那是米云的老家有个8字口诀:语文要夸,数学要画。就是说语文要多读几遍,数学要多算几遍。老师在课堂上一般都会说到,到了初中以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节45分钟的课后,中间会有休息的时间,外面的天空又明又蓝,温暖的阳光照在校园的每一个地方,同学们或是挤在教室的墙壁上晒太阳,或是在操场里打纸片,跳绳,玩跨人跳等,老师会坐在讲台上备课和批改作业。
上午的第三节课是思想品德,还是我们语文老师上的,但是他上这样的课从来不讲课本上的,倒是喜欢给我们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而且这些故事每个都有教育意义,让我们学会了很多的东西,而且我们也很喜欢上这样的有趣的故事课。
中午放学了,同学们各自走着回家,阳光是一天当中最暖的时候,我们走在路上总是喜欢停下来看那些路边有趣的东西,甚至有时候会到田间找冬天叫的蝈蝈,等回到家的时候,就可以吃饭,然后再返回学校。米云的家乡就是在学校用餐然后午睡,从小学到大学都没变过,都是学校用餐。
下午一般就两节课,上课时间一般在三点左右,一节是语文,一节是音乐,有趣的是,音乐课也是我们语文老师教的,那时候学校有一架脚踏琴,上音乐课的时候,教室里已经很黑了,但这时候我们不用看书本,只是认真听就好,这堂课老师教我们《小汽车》,我们的歌声在村子的上空回响着。
下午放学了,同学们走出教室,但大多数都还在操场上玩,玩得累了,连衣服都脱下来了,玩到太阳落山,玩到月亮升起,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回家吃饭。在米云的家乡一般放学之后,同学们会如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回家,最多在路上短暂停留一下。
三十年前农村孩子冬日里上学的一天,平常且有趣,很少有作业,很少有父母问学业,但我们却非常喜欢小学校,那里是学习的地方,更是有趣的娱乐场地,回想三十多年前的一天,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课本那些插图,说不出来的温暖。北方和南方在30年前的小学的一天基本一样,不像现在,全国各地的教材各有不同,教育方式也会不同。
三十年前米云一个班只有12人,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现在是农村好几个村的孩子上一所学校,夸张一点是整个乡镇的学生上那有限的几所学校,或者说大部分农村子弟进城租房在城里上学,一个年级十五个班,一个班70左右的同学,一个年级就1000多学生。一所小学上万的学生,三十年的变化太大,学生们还有没有快乐,都要打个问号了?作业和考试多的做不完,还有各种兴趣爱好班和补习班上不完。太多的社会生活现实就不便过多记录了,多少有点敏感,尽量不要太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