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馒头挂面
作者:闲云小散   80后视角的回忆录最新章节     
    前文聊过小时候很多吃的东西,只有包子馒头每次一笔带过,没有展开专门回忆,不是米云村里没有包子馒头卖,虽然只有短短的售卖几个月,但也给米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小时候的面汤和包子馒头在农村也算奢侈品了,一般不上大街不进城也吃不上一顿。大人开玩笑的就是捡一碗面汤喝就是福气了。
    小时候的包子馒头和挂面汤之所以那么好吃,是因为它们承载着许多美好的记忆和情感价值。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南方人一般一日三餐都是米饭为主,基本不碰面食,从小到大能吃到面食的机会屈指可数,所以每吃上一次都会觉得是神仙美食,人间罕有的美味佳肴,还有饺子也是,米云印象中上大学,也就是20岁以后才第一次吃上饺子,还是大学期间班上同学组织出去郊游野炊才有的机会,但在北方可能就是家常便饭了,这是南北地方的饮食文化差异。
    米云现在回忆,20岁后第一次碰上饺子,然后就是在北方工作的三年被动吃过不少饺子,连正餐中午的工作餐每周都会固定安排一顿饺子,可以说被动吃过不少饺子,在京三年,米云提前预吃完了一生的饺子。吃面条的时间就会早点,米云上小学的时候就吃上了,有记忆,还吃过好几次面条,还有圆米粉。
    米云回忆吃包子馒头的时间也在小学阶段就有了,吃豆腐脑的时候也在小学,豆浆油条也是,米云算幸运的,过早就接触了不少零食小吃,因为米云从小就进城过无数次,在南方城市,如果是偏远农村的孩子可能从小一日三餐只有米饭和红薯的记忆。
    米云虽然从小接触到各种小吃,但吃的次数有限,有记忆的不多,在家吃个酱油挂面汤的次数也就那么几次,一日三餐还是大米饭为主,从五年级到初三的五年,有次出去村里的油厂榨油,就和姨夫在油厂旁边的馆子吃了一碗酱油挂面,小学四年之前吃过几次挂面和圆米粉,可能刚好特殊情况,就多吃了几次,应该是学校的圆米粉没吃完,被父母带回家了,米云在家用大脚盆发圆米粉,用开水烫米粉,应该是公家没用完的干米粉,反正米云记得吃了好几顿,虽然没有肉,但有酱油足够了。鸡蛋挂面偶尔也会买上一小圆柱,偶尔也能吃上一回,记忆有限,反正米云上初中以后家里就基本没有吃过挂面的任何记忆。但在学校有机会吃到,主要是高中才能吃上,初中三餐还是大米饭。
    小时候,包子馒头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与家人、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的象征。它们往往与特定的场景和经历紧密相连,比如与家人一起去菜市场买包子,或是学校门口的豆沙小馒头,这些经历使得包子馒头具有了超越食物本身的意义。
    此外,小时候的包子馒头通常是由家人或面点师傅亲手制作,使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如老酵母发酵,这种手工制作的食品不仅味道独特,还蕴含着家的温暖和亲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传统的制作方法逐渐被现代化的快捷方式所取代。现代生产的包子馒头虽然便利,但少了手工制作的温度和独特风味。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食物的口味和需求也在变化,小时候的味道因此成为了一种难以复制的回忆。
    此外,小时候的包子馒头往往是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制作的,使用的食材较为简单,这种简单使得味道更加纯粹。例如,猪肉粉条包子可能在现代看来口味较重,但在当时却是极大的满足。这种味道与当时的生活背景紧密相关,构成了独特的味觉记忆。
    挂面,曾经的“奢侈品”。手工挂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饮膳正要》所记的“挂面”,是中国有关挂面的最早记载。而在敦煌文书中不止一次出现“须面”,并被装入礼盒送人。
    一生都在做挂面老师傅说,在改革开放以前,因为汉滨北山面食少、粗粮多,一般人家的生活都以玉米为主,有些麦面平时都不舍得吃,到了年底,便会请来挂面师傅把它吊成空心挂面,到了正月,包上两斤、配些礼品,是给要紧亲戚拜年最好的礼物。
    平时谁家有姑娘找了对象,男方到女家去定亲,所拿的聘礼中,用报纸包一包挂面,外面贴张喜气的红纸条是必不可少的礼品。
    结婚后,新人回门时,招待新女婿的桌子上也不能没有一碗鸡蛋挂面。新郎把“喝挂面汤”视作一种高规格礼遇。
    看到桌上热腾腾的一碗鸡蛋面,即便不动筷子也会很喜欢,这说明岳父岳母对自己的高看。要是谁家生了小孩过“二十天”,这一天要紧亲戚们都会带着贺礼来“看月子”。在贺礼中除了送给孩子的衣物外,挂面和鸡蛋也是必不可少的上好礼品。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极少食用细粮,招待客人在挂面汤里加上香醋、香油、姜末、葱花,再用大号粗瓷碗一端,满屋飘香,闻到的人便知道这家“来贵客”了。
    挂面,技术含量高的辛苦营生,老师傅说,手里的活一刻不停:“手工挂面源自民间,在我们老家至少传承了100多年。挂面制作工序麻达,和面、醒面、盘条、搓条、绕条,二次醒面、拉条,三次醒面、上杆,二次拉长、下杆,十来道工序缺一不可。”
    做挂面是个技术活,其中最难掌握的技术就是和面。“和面时,水的分量要掌握好,水加多了,面就稀了,挂不起来,水少了,拉不均匀,面条也不光滑,就失去了口感。
    给挂面里加盐是个功夫活,俗话说‘挂面不调盐,有盐(盐)在先’,就是说和面时要加盐。盐的分量对挂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失败,吊不出好面来。加盐时要根据气温来定,气温低,盐要放轻些,气温高,盐就要加得重些,这样才能保证挂出高品质的面条。
    中午时分,阳光直射头顶,当天要吊的面第三次也醒好了。把它们一一移到一排排吊挂面的架子上,用巧劲轻轻拉长,拉到接近地面时,取来重物压住下端面杆的两端。“有重物压着,挂面就不回弹。”
    手工挂面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经过手工拉制是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工序非常讲究,和面、抻面、拉面、晒干,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偷工减料,不然,做出的挂面口感和外观都会大打折扣。
    首先是和面:和面是制作手工挂面的基础。面粉选用优质小麦磨制,和面时按比例加盐,水分多少,食盐含量的高低都会影响到挂面质量。围着盆用力揉、搓、搬、捶、团,要间歇性地反复揉搓面团三次以上,致使面团呈光滑柔软有弹性。
    开大条:将和好的面团进行分割揉搓,揉搓成直径约三公分粗的大条子,再经揉搓盘放着放在大锅中继续保温醒面。
    搓小条:大约两个多小时后,从盆里抽出大条头,双手逐次把大条搓得指头般粗细,经揉搓拉长、拉细,继续盘在锅中保温醒面。
    第二天凌晨进入制作挂面的“上面”工序,将昨日醒好的小条,分别盘绕在挂面棍上,放入面槽中盖上保温层,继续醒面。左右面两个八字,一个平绕,然后放在面槽里继续保温醒面。
    拉面和开面:俗话说:拉面若要拉的好,“一掉、二拽、三要挑”,揉搓好的条子进槽两小时后,就到了挂面的最主要环节,将小条拽扯成直径约两亳米左右,长约两三米长的挂面条。
    然后开面。开面就是用两根比柱根细长且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竹竿,从面条缠绕内侧穿过,边开边向下滑着开,使相交的面条纷纷从相邻面条中间滑过,不再粘连。
    晾干面:待面槽中的面发好后,分别取出插在院子里的挂面架上,拉于合适的长度,在下边面棍的两端插上配重物,自然晾干。
    收面: 分定型后、晒干后收面两个环节,第一次收面是把定型好未干的挂面,挂在房内醒面,第二次收面是挂面干透后,收到房内案板上裁面扎把,长长的挂面就平躺在收面板,上了。
    切面扎把:将自然晾干的挂面切成长约20厘米的段,扎成的1公斤的把,装箱待用。
    手工挂面人工和面,制作比较费时费力,但做出的面条细滑劲道,易消化,比普通挂面口感好,煮好的面条,再配以豆腐丁、香菇丁、香葱炒制的臊子料汁调制,内卧一荷苞蛋,盛出后再撒上韭叶,淋上香油,那香气四溢,让人嗞流口水。
    说实话,几十年前,南方人很少有机会吃面条,一日三餐都是米饭,不吃米饭也是喝粥,吃面和喝面汤都是比较奢侈的事,进城和在城市的人,可能吃面的机会多点。
    小时候吃的面条很简单,只有酱油,猪油和香葱,面条吃完了,剩下的面汤必然会喝干净,一滴不剩的那种,把面条加进碗里前,会在碗底放进酱油,香油,一点葱花。
    碗里放酱油葱花这个习惯到现在也没有变化,放完佐料,再舀一勺面汤进去搅一搅,香味立马扑鼻而来。再捞一大筷子面条进去,呼噜呼噜一碗下肚。即使没有菜和肉丝,没有鸡蛋,酱油面吃起来还是十分香。但放到现在面条如果没有肉食和青菜打底,大概率是吃不下去的,现在基本上不会有清汤面条吃了,即使手工制作的面条,没有肉菜和大量的调料辅菜也吃不下去,更不用说光盘。
    米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不知道什么是生抽和老抽,只有酱油,也就是现在说的老抽。那时候,小卖铺里卖的也只有酱油和醋,几毛钱打一勺。现在基本不卖散装酱油和陈醋了,都是包装好的酱油和陈醋。
    小时候一碗浓香四溢、回味无穷的手工挂面,留给无数人的是浓浓的乡情,温馨的亲情让人感动和珍惜,也温暖一直陪伴人们的成长。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机械化的时代到来,手工挂面流程也会简单更多,节省不少人工和时间,不会像以前挂面成品要几天时间,现在基本上都是节省了大部分出品时间,还有蔬菜,水果和野味各行各业都是这样的现状,产品出窝率加快,上市快,才能抢占市场,卖的多,有经济价值。
    还有小时候的碱面大馒头,味道香有嚼劲,越吃越好吃,越吃越上瘾。干农活的人,最幸福的就是饿了,能啃上一个大馒头,那时候小贩叫卖的馒头和包子个头都比现在的大多了。
    米云家下面居住的一户人家就卖了一两年的包子馒头,每天卖百来个,就是比较清闲的时节骑自行车在全村叫卖,一年有卖几个月,后来就不卖了,可能赚不到钱,不是馒头包子不好卖,货真价实的馒头包子除开成本,进账没有多少。
    米云思来想去,猜测主要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普遍没有钱,没有消费能力,米云家就是,平时一年到头都没见过什么零花钱,在地上捡个几毛钱都会开心半天,悄悄的开心,谁也不告知。外来人员也会偶尔过来叫卖包子馒头,只是频率少,一月连来三天,或者几个月来售卖一次,就连天天叫卖的娃糕也是无声无息的突然就不卖了。
    小时候最爱吃的碱面大馒头,如今很难见到它的身影。那时候没有发酵粉,每次蒸馒头的时候剩下一小块面,用作下次蒸馒头的“引子”。再次用的时候要提前把它拿出来,放在水中浸泡至软,才能够再次利用。用发酵粉蒸的馒头不用碱面,虽然说简单省事儿,但味道远远不如碱面大馒头的味道香,小时候的纯手工碱面大馒头,即使没有菜,一口气儿也能吃3个,越嚼越香,越吃越好吃,越吃越上瘾。
    小时候吃的包子也主要是红糖包子和肉包子,米云的记忆里,糖包子吃的还相对多点,但三十年后的今天,市场上基本上很少见卖糖包子的包子铺,偶尔见到,吃了几口糖包子,感觉还是吃不下去,可能真的是人的味觉变了,不能适应,肉包子是主流,馒头几十年还是变化不大,红糖馒头,咸馒头,不管怎么变,馒头就是馒头,市场卖的馒头都能过的去,刚出锅的馒头基本上都能吃下去,但完全干吃馒头还有点吃力,还是要就点咸菜和汤料,小时候的馒头干吃几个都没问题,现在干吃馒头一个估计就到了极限,除非极度饿了的情况可以忽略。
    现在的人们是越来越懒了,想吃馒头买两个,简单省事儿,可是外面的馒头作坊卫生条件堪忧,味道和口感也是各不相同。总的来说,馒头包子几十年的变化不大,或者说几千年的变化都不大,流程和工序就那么一点,但小时候的馒头和包子更让人怀念和流口水。现在的馒头和包子只能饱口腹和填饱肚子。
    碱面馒头虽然很好吃,但还是会有好多人不会做,或者说不愿意去做,费事费力,掌握不好面粉和面碱的比例,不知道面粉和面碱到底放多少。不是专业食品级爱好者做不出好吃的馒头和包子来。
    米云小时候在村里就吃过馒头包子,出村两年上学就没吃过了,米云上五六年级的时候一日三餐都是米饭为主,在外上学一周,米云手上有钱,原则上可以多喝面汤和吃上包子馒头,实际上没多少机会能吃上,因为手上的生活费有限,能保证一周的菜钱不少就是好事了,不然就只能光吃白米饭了,不是没有这样的事发生,不到半周手上的资金就花光了。
    在90年代,那时候米云一周的生活费就不到两元钱,买菜钱一餐一毛起步,买两三毛钱的菜也有,基本上进学校两天就花光钱了,白天找同学支援点菜吃,还可以赊账,卖菜的农户都是固定的两三人,都是熟人,都好商量,晚上还可以捡老师们没吃完的剩菜吃,晚上的米饭和老师一起吃的,同一锅米饭,只是学校不管菜,前文都有提及,这里就不多做回忆了。
    以前人们生活不是太富足,能够去饭店吃顿饭是一件比较奢侈和值得炫耀的事,当年饭店里调制包子馅有高汤和材料油,这在自己家里是调制不出来的,毕竟当年人们肚子里的油水不像现在那么足,因此偶尔吃一次外面饭店的包子会觉得特别美味。
    小时候的包子馒头之所以好吃,不仅因为它们的美味可口,更因为它们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家的温暖以及传统制作工艺的独特风味。手工制作的馒头包子和挂面都是传统手艺,工序繁多,时间几天,都是干劳辛苦的作品,有时间和汗水,原生态的做法,当然好吃,不像现在清一色的工业机械化设备,压缩了大部分时间,提高了成品效率,味道方面可能多少会有点影响。
    不是现在的面条不好吃,包子馒头不再香了,肚子饿了,吃什么都好吃,以前是没多少东西吃,偶尔吃几次能不香,能不回想,能不念念不忘吗?
    打个比方,就是现在天天让你吃鱼翅燕窝和鲍鱼龙虾,你连吃一周以后,也会吃厌,吃腻,不想再吃,偶然吃个萝卜干都觉得开心和开胃,眼前一亮,这就是物以稀为贵,好东西天天吃,吃多了也会吃吐。
    米云的那个时代,听说野生甲鱼都是家常便饭,天天都能吃好几条,不像现在奇货可居,几百块一斤,还吃不上野生的,只能吃家养人工养殖的替代品,还有小时候的青蛙和黄鳝泥鳅,也是可以天天吃,现在也基本上吃不上野生的,也只能吃人工养殖的替代品。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在“吃”上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最高要求是吃的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后来是吃的好、吃的营养,现在又开始追求绿色、有机、原生态,追求自己小时候食物的味道。
    欲望越高就越难满足,毕竟追求越高,代表着我们选择的空间越大,也意味着我们自身的经济实力真的是大幅度提高了。追求这些是好事,但是过于执着就有些偏激了。
    客观上讲,现在食材的味道的确不如我们小时候的好,这是没有太大争议的。米云也知道,各种原因导致的,但是,需要明确一点,现在食材味道差并不意味着营养价值低,也不代表现代农业下的产品质量低,这恰恰是现代农业下产品高品质的表现。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味道,是由什么来决定和呈现的?
    味道是由味觉和嗅觉共同产生的。其中味觉能分辨出酸、甜、苦、咸、鲜这五类基本味道,剩下的复杂分类就得靠嗅觉。需要注意的是,辣并不属于味觉和嗅觉,而是痛觉的一种表现。食材想要味道好,那么就需要提供足够的物质来刺激味觉和嗅觉,这些物质含量越高,味道也就越好。而这些物质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
    大家都知道农家自养的动物都比集中饲养的动物好吃,以猪肉为例,土猪肉的确比普通猪肉好吃,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好吃的主要原因是土猪饲养时间长,呈现和呈香的物质沉积量增加。另外,长时间的饲养,还会让猪身上的脂肪逐渐分布到肌肉之间,形成大理石纹,带来软糯香甜的口感。除了时间,品种的不同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如果说动物制品的差别还可以通过增加饲养时间来改变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吃的蔬菜和水果,口感和味道上的差距则是无法改变的。
    现在的蔬菜水果和我们小时候吃的蔬菜水果,已经完全不是一个品种了。这种改变,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让我们的生活品质更高而做出的选择。
    在品种没有改变之前,我们大部分人都只能吃应季的蔬菜和水果,偶尔获得一点反季节蔬菜或水果,家长都会视若珍宝,必须找一个好的理由,呼朋唤友一起分享才行。萝卜白菜过冬的记忆估计很多80后都有。
    只能说时代在变,人的味觉也在变,万事万物都会随着时间变化,人的心态也是,每个年龄段都各不相同,不能过于追求完美,适当的满足就是最好了,人类生存最先考虑的就是填饱肚子,才有之后的美食和衣服,从茹毛饮血到熟食,再到厨艺,从光着身子进化到文明,都是顺应时代发展而前进。存在即是合理,要学会理解宽容不成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