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徐达回京
作者:焚琴煮鱼   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朱棣的燕王府是一座宏伟的建筑,规模适中,既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与以前的皇宫小院相比,它的规模要大得多,房间数量也有所增加。这座王府设施齐全,有会客厅、书房、客房和大通铺等,为朱棣的居住和办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在会客厅中,朱棣会接见重要的客人或官员,讨论国家大事。书房则是他处理政务、读书和休息的地方,环境宁静雅致。客房则用于招待来访的官员或亲友,大通铺则是供王府内的下人居住的地方。
    此外,燕王府内还有花园、池塘等休闲设施,供朱棣休息和放松。整座王府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体现了当时皇家建筑的精美与奢华。
    在明朝初建之时,朱元璋尚未决定让皇子们分封外地。工部因此按照旧时吴王府的格局,计划翻新一座王府。他们拆除了战乱遗留的破败房屋,准备大兴土木。然而,正当工程即将启动之际,朱元璋的节约之念骤然涌现。
    他转念一想,这些王爷未来都要离京赴藩,那这新修的府邸岂不成了他们归来时的归宿?工部闻讯后一阵愕然,早知如此,何必在皇子们府邸动工之后才来搞这出?现在改建已然来不及,几个大龄皇子的府邸都已初具规模。
    为了节省银两并提高空间利用率,工部决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缩建。王府周遭原本与王府相通的建筑,纷纷被改造为商铺或豪宅,对外出售。于是,福记钱庄和即将开业的福记酒楼便应运而生,与王府比邻而居。
    鲜为人知的是,工程竣工后,来福悄悄买下了部分房屋。他令人在地下挖出一个地下室,巧妙地与燕王府连通。当然,他并未贸然挖通,而是在关键位置留下伏笔,待到燕王入住后再行接通。
    那时,明朝初立不久,战火尚未完全平息,朱元璋忙于对外征战与恢复民生。他未曾料到,日后锦衣卫成立时,四子朱棣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而那时,居住在燕王府周遭的人,都会被视为可疑人物。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朱棣居然是一位重生者。他占得了先机,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这王府虽小,却是他崛起的大舞台。在这历史的旋涡中,他将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自从他入住王府之后,人们发现他变得极为神秘。大门紧闭,几乎不踏出王府半步。除了偶尔前往皇宫向皇帝请安,以及与徐妙云共度时光,他便深藏于府中,仿佛与世隔绝。
    他对外宣称,自己正在府中潜心读书,修身养性。然而,这其中隐藏的真相,却鲜为人知。每当有宫中的人前来拜访,查看王府所需,他们只看到朱棣在庭院中忙碌的身影。他挖土堆假山,制作各种物件,还亲自种植了一些美丽的花儿。
    这些花儿,据说是他要送给徐妙云和马皇后的礼物,一部分则是用来装点王府的庭院。但事实上,这些土是从何处挖来的呢?谁也不知道,那些土其实是朱棣挖通地道所挖出的泥土。至于花的去向,的确如他所言,一部分送给了徐妙云和马皇后,一部分用来装点王府。
    然而,在外人看来,这个燕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锋芒毕露,出尽风头的人。他变得低调而神秘,仿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的计划。而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只有朱棣自己知道。
    在明朝的宫廷中,权力的争夺和平衡总是微妙而复杂的。燕王朱棣,曾经的人们眼中的天赋异秉的少年,如今在京城中的存在感却与他的声望并不相符。他的王府护卫并不多,甚至比不上新晋开府的晋王。晋王一上任便要求宫中为他安排了十二名精壮的护卫,日夜操练,彰显其武勇与威严。晋王放言,一旦就藩,他将依靠这些护卫来抵御蒙古人的侵扰。
    然而,晋王如此高调的行事风格,无疑触动了朝廷中正在崛起的文官集团的敏感神经。他们看待晋王的目光中,既包含了警惕也夹杂着不满。毕竟,一个王子如此明目张胆地扩军备战,是否真的只是为了抵御外敌?
    朱棣只有除开刘五外只有六名护卫,但是这六名护卫由刘五亲自考核,有两个是宫里带出来的,有四个是来福在外面寻找后经过刘五考核推荐给兵部(藩王的护卫的军饷由朝廷划拨,在兵部备案登记)。朱棣出门只带两个,其余均在府邸待命,这得到了文官们的赞赏。
    身为太子的朱标,对于这些兄弟们的奇怪的想法和行为早已司空见惯。他曾因某事差点与朱棣决裂,因此深知兄弟间的矛盾若不及时化解,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决定吸取教训,对晋王的行为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只要晋王不做出格之事,他便不会轻易插手。
    朱标也对几个弟弟的性格和野心有着深入的了解。在他看来,若论真正的夺位实力,朱棣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朱标也看得出,至少在目前,朱棣对皇位并无觊觎之心。否则,他也不会公开发誓表达自己的忠诚。而对晋王,志大才疏形容是完全匹配的,朱棡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与朱棣比而已。以前在宫中,有母后疼爱着朱棣,父亲认可,老师喜欢,大哥关照。而今大家都出来独自生活了,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了。朱棡就不信自己以后会比朱棣差、他脑补朱棣根本就不知道北方凶险,所以只要了那么一点护卫。而且一天天的干什么种花。还要去送什么徐妙云。真的是被宋先生给教傻了。
    朝廷上下,此时正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传奇谋士刘伯温离世,使得朱标和朱元璋忙于处理他的后事,以及商讨国家的未来走向。在这样的时刻,朱标实在无暇再去关注晋王和朱棣之间的纷争。身为国之储君,他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以国家大局为重。
    刘伯温在处理太子和燕王之间的矛盾时,已是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他曾多次上书请求辞职,但朱元璋因事务繁忙,又需制衡淮西集团,其中以李善长为首,所以一直未予批准。
    淮西集团的部分武将对于刘伯温频繁干预内政事务十分不满,常与之针锋相对。实际上,刘伯温的长处在于奇谋和协助制定大战略,本不应过多介入内政事务。但很多事情并非他能左右,加之与淮西集团的关系紧张,使他不得不深入介入。
    在国朝初建的时期,许多分工并不明确,一些本应由宰相承担的工作也落在了刘伯温的肩上。然而,他缺乏李善长那样的丰富经验和人脉,只能事必躬亲,最终导致身体完全垮掉。相比之下,李善长则保养得很好。
    刘伯温的困境和劳累,既体现了他对国家事务的尽心尽责,也反映了初建国家的种种弊端和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子的宽容、燕王的低调和淮西集团的强势,都只是这复杂纷争中的一部分。国家的未来,将如何走向,还需时间的见证。
    在处理好刘伯温的身后事后,李善长也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他的年纪也大了,之前也是代表着淮西集团不得不在丞相的位置上坐着,如果他不做,就可能刘伯温坐,那是不可容忍的。但是,现在刘伯温去了,自己的培养的接班人,也成长起来了。而这个接班人则是后来大屠杀的开端,胡惟庸。但是李善长也不敢马上辞,这不是告诉朱元璋,对手没有了,我就可以走了。李善长需要为胡惟庸奠定一些基础。
    洪武八年,朱元璋招回徐达,他需要徐达坐镇金陵一段时间,协助自己协调内部一些事情。同时要把朱棣和徐妙云的婚事给办了。他也听马皇后说了徐妙云去看朱棣的事情以及徐妙云对朱棣说的话。对此也十分感动,把常氏和徐妙云对比,朱元璋真的无语了。后来朱元璋屡屡给予徐妙云赏赐,就是为了表扬她。
    这一天,徐达回到京城,向朱元璋详细汇报了他在北平囤兵防御的情况以及加强边境防线的构想。朱元璋对徐达的计划表示了赞同和支持。他对徐达说:“朕和你从小就是好兄弟,如今更是即将成为亲家,真是亲上加亲。不过,如今的朝廷内部情况颇为复杂。刘伯温已经离世,李善长可能也有退意。只要胡惟庸能够独当一面,李善长就会退下来。淮西的势力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直至永远。”
    朱元璋的这番话让徐达不禁感叹,淮西的兄弟们确实眼光长远。但同时,徐达也感到一丝不安。他虽然是淮西集团的一份子,但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并不深入参与集团内部的事务。他与淮西集团的其他成员仅保持表面的礼貌往来,真正交心的只有从小一起放牛的兄弟汤和。
    听到朱元璋的这番话和那冷笑声,徐达背上不禁冒出一股冷汗。他深知,如今君臣名分已定,自己必须更加小心行事。这已经不是小时候的玩耍,而是关乎权力与地位的复杂斗争。徐达决定,今后更要谨慎行事,以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
    朱元璋在和他闲聊了几句,徐达也询问了下马秀英的健康,在得知身体健康有点问题的时候,也不由得有些担心,但是想着宫中的礼数也不好就此去看望,还有自己刚回京城,还没有去家里呢。朱元璋看出了徐达的担心,他告诉徐达只是马秀英只有些慢性疾病,不用担心,先回家去,改天马秀英再宣召他们进宫团聚。徐达听了也就放心了,随即告辞回家去了。
    当徐达从宫中返回时,家人早已得到了亲兵的报告,并做好了迎接准备。他们热切地期盼着徐达的归来,因为他长时间在北平训练军事,防御北元,每次回来都是匆匆忙忙的,难得有长时间的陪伴。
    徐达首先沐浴了一番,洗净了征尘,然后召集子女来到跟前,关心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他深知自己作为父亲和将领的责任,不仅要在战场上保卫国家,还要在家庭中尽到父亲的关爱和教导。
    在得知一切安好之后,徐达心中宽慰了许多。这时,仆人来禀报说饭菜已经准备好,一家人可以开饭了。徐达与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顿团圆的饭桌时光。他们谈笑风生,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思念。这顿饭,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对于徐达来说,这是他难得的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他知道,身为国之重臣,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但也深知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是他在战场上奋勇向前的动力。在这团圆的时刻,他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也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家人而战的决心。
    饭后,徐达还调侃了下徐妙云,说她快嫁人了。还说自己好好的一朵花就被朱重八的四儿子给拱了去了。徐妙云面上虽羞恼,却又隐隐有些期待。也恭贺了徐允恭得了个散官衔,也夸奖他忠心为国,为君父分忧。
    在家人都安睡之后,徐达把徐允恭单独叫到书房,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信中提及的蓝玉袭击朱棣的详细情况。
    徐允恭深知隐瞒不住,便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如实告诉了父亲,包括自己在朱棣来访时的感受,内心的纠结以及最终为何选择遵守礼法等情况。他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希望得到父亲的指导和建议。
    徐达仔细聆听着儿子的叙述,不时地点头思考。他对徐允恭的诚实和坦白表示赞赏,但也严肃地指出其中的风险和不足之处。他教导儿子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要更加冷静和明智,权衡利弊,做出更加符合自己价值观和家族利益的决策。
    徐达感叹道:“有些事情真的是身不由己,这个事情中可能凭着自己热血上头干事的只有燕王和蓝玉了,只是燕王是谋定而后动,蓝玉是被利用了。”
    徐允恭提及了朱元璋正式下旨赐婚的事情,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太子党和燕王争执的担忧。他担心家族会因此陷入困境。
    徐达沉默了很久,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告诉儿子,自己其实非常厌恶这些政治斗争,但身不由己。这次,他需要留在金陵,协助朱元璋镇守京城。同时,朱元璋也希望他能在政务上制衡淮西集团推荐的李相的接班人胡惟庸。
    徐达自嘲道,他和朱元璋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出身,投军后才逐渐学会认字和写字。他承认自己并不擅长政务,更擅长打仗。但无论怎样,他和儿子都要牢记忠君报国的信念,坚守本心,遵守礼法。至于世人的评价和是非功过,留给他们去评说。只要他们一家人团结一心,特别是有了女儿的存在,徐家就不会走到绝路。
    这番话,既是徐达对儿子的告诫,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在权力与地位的斗争中,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而这份坚守,也成为了徐家在风雨飘摇中的明灯,指引着他们前行。
    次日,徐达带着徐允恭、徐妙云前往朱棣的王府。他离开京城已经好几年,想要亲自了解一下这位即将成为自己未来女婿的燕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虽然他明白自己无法阻止这门亲事,但亲自去了解一下还是能让他更加放心。
    徐达与徐允恭一同骑马前往,而徐妙云则坐软轿。沿途他询问了徐允恭当日护卫朱棣的具体情形。徐允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包括朱棣的谋略、行军章法等。
    徐达听后,不由得感叹道:“这个朱棣确实谋划无遗漏,行军章法颇有门道。若真有那么一日撕破脸,究竟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说。”他心中也明白,刘伯温所说的确实有道理。从朱棣离开太子府的那一刻开始,太子和蓝玉就已经陷入了被动。
    但他并没有把话说出来。其实他心里更加在意的是,朱棣在外面有援手,而且不止一个。否则,一个孩子怎么可能迅速到达自己的府邸呢?街上的那些人力车夫肯定与这件事脱不了干系。还有,朱棣怎么会那么恰巧在锣鼓巷堵住了蓝玉,并且搞出了那么一出戏,还惊动了汤和。这一切的背后,肯定有着更加复杂的内情。
    这一路走来,徐达不禁感慨万分。他知道,这个燕王绝非等闲之辈,未来必定会在大明王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而自己的女儿,也将成为这段历史中的一部分。
    到达燕王府后,徐达准备让人徐允恭去通报下,这是礼仪,一般拜会高级官员以及有地位的人,都会准备名帖,请门房通报,得到主人的同意后,要么主人前来迎接,或是门房带去客厅用茶与主人家见面,主人因故不见面,自己要知趣走人。或是留下要说的话和事情,一旦主人家不在,门房会告知去向以及回来的时间,访客要么就在耳房处休息,要么被带到客厅喝茶等候。但是徐允恭却说不用,他朝妹妹努努下巴,意思让徐达看徐妙云的操作,徐妙云从轿子里下来直接就进去了。门房在耳房看了一眼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望了望外面站着的徐达等人。徐达困惑的望了望徐允恭,意思是这是怎么回事,徐允恭叹了口气说,对于我们妹妹而言就没有讲礼法的道理,我们是不用通报的,因为就没有其他人来。除了送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