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太后的抉择
作者:六窍俱通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最新章节     
    树上的蝉鸣在日落时风响彻山野,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夏末秋初的时候原本已经到了重新播种的日子,如今,大片的田园荒芜到处全部都是战火和动乱。
    整个北方居然有了一副千里无鸡鸣的景象,准确来说是北京城外一个人都不剩一块完整的土地都没有。
    中军大营之中,朱有炯在向朱林汇报今日的谈判结果。
    “根据父王的指示,孩儿已经将他们想要金银和粮草的要求彻底驳回,但是他们想要有一个脱身之路和退居之处,选择了甘肃以西的地方。”
    “那地方偏僻荒芜,朝廷的影响力弱,如果他们可以成功的退到那里,或许真的可以苟延残喘。”
    “毕竟经过了这么一场的动乱,朝廷确实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发动新的战争,等朝廷缓过来,燕王恐怕都要在甘肃站稳脚跟,成为一个割据的势力了,到时候,国中有国大明,就不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了。”
    “你说的这些事情我都知道,但是能不能同意,还得要太后点头,就像你给我汇报的,如果以一国来换一个皇帝,大臣会选择国家,但是如果一个让一省来换一个皇帝的安危,大明还是可以同意的。”
    “这还不等同于割地赔款,如果把地割给外人,那么说什么都咽不下这口气,可是割让给燕王,反而又能接受了一点,再怎么样都是朱家子孙。”朱有炯说。
    “有道理,不过我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当时皇上被炸药所伤重,如今又传来了太医局人的死讯,不知道北京城里的大夫能不能给皇上调养好身体。”朱林有些担忧。
    “父皇,您不用担心,如今的皇上是燕王最后的底牌,只有皇上安然无恙,他们燕氏一族才能苟全性命,如果皇上出了什么意外,那么朱棣定然难逃一死,情形所迫,朱棣还要把皇上当亲爹一样的供着。”
    朱林将得到的谈判消息,火速的传回南京几日之后,南京方面传回消息果然不出所料,太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同意了燕王的请求,但是太后不想让燕王保有太多的实力,他的手下经过在城中的征兵和充军,将一些百姓用金银收买,再将一些罪犯从牢中放出,组成了稀稀拉拉二十万的士兵,日夜操练整装待发。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而朱棣是一个大帅之才,有他日夜操练,恐怕要不了个三年五载,这二十万人说不定真的可以变成虎狼之师。
    如果这样一个庞大的势力盘踞在大明的西垂,那大明可就是坐立不安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太后同意放燕王一条生路,但是要保证皇上的安全,同时不希望汉王保有重新造反的实力,如果将燕王毫发无伤的放走,那么和放虎归山又有什么区别?
    然后太后便给了朱林临机决断之权,意思就是如果谈的判的事有意外,他可以自行做决定,先斩后奏。
    第二轮谈判开始了,汉王和燕王带着自己的儿子共同出场,对最后的谈判进行收尾,不管怎么样?绝对不能让燕王带领着大军离开。
    虽然已经到了初秋,天气依旧燥热,于是双方选了一个阴雨天,在巨大浓厚的乌云之下是帐篷,帐篷之下是谈判的双方。
    “你我兄弟没想到短短两年不见,居然已经走到了兵戎相见的程度,真的是世事难料啊,我依旧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王爷,而你已经是个乱臣贼子了。”
    “成王败寇,还没有到最后,又有谁能断言输赢。”
    “太后已经同意了你的要求,你必须保证皇上的安全,而且要放弃北京城中的军队,只保留三卫,也就是一万五千人到两万七千人之间,然后你就可以带着这些人进入甘肃。”
    “这是太后所能给你的最大的仁慈,他已经拿出了自己的诚意,你最好能够同意。”
    “哼,你在说笑吗?军队是我的立身之本,你一下就要削掉我九成的军队,你觉得我可能同意吗?再说了,如果我真的同意,你觉得凭借两万人,我能够从北京走到甘肃吗?”
    “你拿骗小孩子的话,骗我是你脑子不好使了吗?”
    “你居然敢造反,这就证明你的脑子连三岁小孩都不如,就是个白痴,好好的王爷至尊,明明可以富贵百代,偏偏要自己作死,如今骑虎难下,跪地求饶。”
    “你也不想想,我们怎么可以让你带走所有的军队,等你养好伤再倒戈一击吗?再说了,这几十万人,你能带到甘肃去吗?一路上难道不会有人逃跑吗?他们愿意背井离乡吗?”
    “你觉得你的德行驾驭得了这么多人吗?甘肃那贫苦之地养活得了这么多的军队吗?他们的经济人口粮食支撑得住20万的大军吗?”
    “就算北京城中的金银和粮草再多,你们这些人带的走吗?带走的路上行进缓慢,你心里不慌吗?不害怕朝廷反悔吗?”
    朱林一连串的反问,让朱棣的脸色不由得一僵,朱林说的是对的,甘肃不过一个贫瘠的省,绝对供养不起二十万大军,能养起五万人已是极限。
    不同省份的财力不同,就像贵州,云南,新疆,西藏,甘肃等地,全都是朝廷财政,每年拨钱才能维持,说白了,都是这些卫所在每年的亏钱,不过是为了维持朝廷的疆土,才有其他富的省份拨一些银子,给那些穷苦的地方弥补。
    江南富庶之地的税收很高,就因为要弥补这些穷的地方,朝廷只能收重税。
    甘肃虽然远离朝廷,但就注定了他不可能富裕,养不起二十万大军,就算是浙江才能勉强养得起这几十万军队。
    朱棣带过去,这些人也养不起,不是逃走便是兵变,况且这一路上危机四伏,二十万人怎么可能安然的到达甘肃?中途定然有折损,与其白白费力还不如留下老弱病残。
    但是如果真的只带两万人,只要朱林派人追击或者半途设伏,或者是就算他到了甘肃,只要朝廷想要剿灭他,随便派几个将军五六万人马,便可以让他尸骨无存。
    不能带的人太多,要不然供养不起,也不能带的人太少,要不然会被朝廷清算。朱棣马上便计算起来,怎样才是一个合理的取值?
    “十万,十万人马是我的底线,如果我养不起他们这些人,想要回去,我不阻拦,我在中途会带着皇上,只有我到了甘肃,我才会选择放了皇上。”
    “绝对不行,皇上必须得安然的留在北京,而且只有将皇上交在我的手里,我才会撤开包围圈,要不然三个月的时间一到,我就会将北京城夷为平地,这是底线,你不要给我耍心眼。”
    朱棣的脸色异常难看,这个条件他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因为皇上已经死了。
    但是此刻关系着他的生死,必须要装着皇上,还活着,还是他筹码的样子继续骗眼前之人。
    “可是我把皇上给你,以你这奸诈无耻的性子,半路必然会追杀,我凭什么要用自己的命去赌你那薄如白纸的脸皮和道德?”
    “道德约束不了我,但圣旨却可以,你只要让皇上下旨,让皇上同意,在有生之年或者几十年,绝不进攻你,追击你,清算你不就好了,我们都是要遵从皇上的旨意的,你以为我们和你这个乱臣贼子一样害皇上吗?”
    “只要皇上拿着这份圣旨交在我的手上,或者你的手上,当然了,必须要在我的面完成,让皇上当我面写下这个圣旨才有效。”
    “我便会放你离去,甚至太后也会放过你之前的事情,就当没发生过,就当一个不成器的儿子,想要夺大哥的家产大打出手罢了。”
    “但是你也永远的不许踏足中原一步,你要是敢越过河西走廊,秦王和我都不会放过你。”
    朱林知道燕王掌控了皇帝和传国玉玺,只要他自己假传圣旨,那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朱林要求必须把皇上带到自己面前,由皇上亲自下旨放了燕王,然后燕王滚蛋,自己送皇上回归南京。
    朱林认为,自己的计策万无一失,这既给了燕王安全性的保障,也让皇上可以安稳回归,不就是双赢吗?
    至于日后怎么解决燕王?朱灵的内心毫无顾忌,只要燕王放了皇帝走远,他就马上率大军追击,将燕王杀的片甲不留。
    一定会有人问朱林的道德和良心呢,甚至难道不听吗?
    圣旨不杀燕王的前提是燕王不能对大明在造成任何的伤害,白纸黑字和最终解释权都在朱林的手中。
    到时候说你燕王率先反悔,攻占其他的省份和迫害百姓,我以正义之名将你杀死,反正你都死了,到时候谁能信你。
    再说了,你朱棣发动战争造成了山河四省死伤无数,如今被剿灭,天下百姓只会拍手称快。
    至于污蔑说你燕王反悔,谁又能知道是皇上和汉王违背誓言呢?
    只要能顺应民心,违背誓言,那又能如何呢?
    不过这可是朱林的心声和最后的算计,可不能直接说出来。
    “我绝对不可能同意,我必须要带皇上到甘肃,然后再由皇上写下圣旨,再将皇上送回。”
    “行吧,既然你不肯听话,那就等吧,反正我有的是精力,到了两个月之后,我就攻城。”
    “万一皇上没了,我的外孙继位,我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皇上死了,燕王死了,我只好天下无敌了。”朱林悄悄的说。
    “在我攻城之前,这个棚子我不拆,而且会派人在这留守,如果你想通了,你随时来通知我,两个月之内,我会积极备战,做好最坏的打算,每多拖一天,你的金银和粮食就要多一天的损失,而我士兵的士气和实力会增加,此消彼长,如今的你就不是我的对手,拖下去也是自取灭亡。”
    朱林说完之后,头也不回的便离开了主动权,在他的手上,他自然可以贴脸开大。
    如今,南方已经彻底安定,南方七省的钱粮和后勤,以及大明商会重新开始运转物资,武器,火炮,源源不断的补充,甚至越来越多的军队也开往前线。
    时间拖得越久,对燕王越不利。
    压力自然来到了朱棣的面前。
    朱林觉得自己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就回南京一趟,看一看自己的外孙还有女儿,也看一看母后是否身体安康,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还遭受到了如此巨大的打击,得在床边尽孝,得去请安啊。
    最重要的是得让自己的儿子回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恐怕从今天开始秦王晋王,还有他这个汉王一定要留下质子,才能让朝廷安心了,要不然定然逃不过削藩。
    他当然不能留下自己的世子,因此等他回去的时候直接打发儿子乘船北上去。主持军政大权锻炼儿子,让儿子离开南京那个龙潭虎穴,他则是留下陪一陪太后,至于燕王会不会想通,朱林根本不担心晾一晾,燕王也好,反正拖的越久,他越有优势。
    到时候决战的时候,他定然会前往北京,一家人直接远离了南京,到时候太后想让他派儿子为治,他自然有万千借口和理由搪塞过去。
    他的忠心天地可鉴,可不需要派质子去表忠心,再说了,她女儿朱毓秀本身就是未来的太后,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紫禁城。
    “父王,这下可如何是好?越来越瞒不下去了,汉王说的话句句在理,他显然是不可能让我们,带着所谓的皇上去甘肃,然后再翻脸。”
    “皇上已经死了,圣旨只有当面下才有用,这样的死局该如何的解?难道我们真的只能等着自己逐渐削弱,然后再候着死期降临吗?”
    “别急,你让我想想,你先下去吧。”朱棣的心中也是一团乱麻,确实他不应该气死皇帝,如果皇帝还活着的话,一切都有转圜的余地,可是他大哥皇帝死了,这下就彻底断送了自己的活路,他在逼死别人的同时也逼死了自己。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也没有后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