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半首诗抵一半的功课
作者:江湖猫   我每天出门看黄历最新章节     
    当大臣们从勤政殿走出来后,庞维率先道:“青衫公,这可如何是好?”

    杨吉摆摆手,“就先如此了吧,圣意已定,非我等可以扭转……再说,世事也不由人。”

    鉴于杜隆的德高望重,以及贪墨案给文官集团带来的冲击,杨吉等人是无力抗拒此次律法变革了。

    最终的结果,是皇帝让法家和儒家各退一步,取了个折中方案:择一隅之地先试行这个律法体制。

    当然,关于择哪里,也经过了一场讨价还价似的拉锯战。

    圣京是断无可能给杜隆做试验田的。

    江南赋税重地,也轻易不可动弹。

    边关重地有守土职责也给排除了。

    剩下就是歪瓜裂枣似的偏远地区。

    但皇帝也舍不得让杜隆大把年纪去那遭罪。

    几番斟酌考量,最终,皇帝选中了燕幽行省。

    燕幽行省和圣京隔着赤江相望,再往北,便是北凉。

    相比圣京的繁华,燕幽行省大概用两个字形容:穷乱。

    这行省山多地少,自古以来就以民风彪悍著称,很多闭塞地区还政令律法不通,甚至还是由地霸乃至山匪河匪定规矩。

    这种地方,往往容易滋生罪恶,各种案件频发,官府的控制力很差,这才导致姜国余孽和诡道组织把根据地放在了燕幽。

    皇帝每年都要派兵剿匪几波,却是田里蛀虫横行,怎么都剿不干净,早已成了大景王朝的心腹之患。

    现在皇帝选择把律法变革的试验地放在燕幽,表露出了进一步拨乱反正的意图。

    “燕幽这地方,我们不也时常为之头疼嘛,反正已经够乱了,不如就依傲梅公所言,来个破而后立吧。”杨吉安抚大家。

    庞维微微点头,又道:“陛下真会同意让傲梅公亲自挂帅?”

    “傲梅公暮年不改凌云志啊,他宁可豁出命也要推行此策,依我看,陛下最终还是会同意的。”杨吉苦笑道。

    定了试验地后,就该选择该由谁挂帅了。

    既然是法家提出的,理所应当是法家人。

    不过人选却比较棘手。

    法家在本朝才崛起,人才储备不是很足,特别是高层。

    因此,杜隆请缨由自己亲自巡抚燕幽行省。

    皇帝以杜隆年岁太大为由婉拒了。

    不过以杜隆的脾气,以及现状,大概率还是会松口。

    “我现在反倒对傲梅公说的那段骈文比较在意。”杨吉沉吟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境高远啊。”

    庞维等人也纷纷附议,但又迟疑道:“傲梅公说这骈文也是余闲所作的?”

    当时皇帝担心燕幽环境太差,杜隆会遭罪。

    结果杜隆就以这句骈文表明心志。

    意思是,多差的环境,只要我的品德好,就感觉不到差了。

    皇帝再次品出了滋味,夸赞傲梅公风骨卓越。

    然而,傲梅公再次把功劳推给了余闲。

    其实杜隆也没亲耳听到余闲说这段,是昨日牧歌赶来护卫时,临走时问杜隆,这段骈文是否他所作。

    两人一番问答,恍然察觉到骈文的作者极可能是余闲。

    当然,牧歌将信将疑。

    杜隆则是欣慰非常,这回真是捡到宝了!

    年纪轻轻,居然能说出这么情怀高尚的骈文。

    这也深深触动了他几经沉浮的人生感悟,淡泊富贵,坚守节操,君子理当如此啊!

    他在皇帝和众大臣面前提这句,一来是表明自己为了律法变革不怕苦的精神,二来也是向杨吉他们炫耀,看看老夫刚收的徒弟有多才华横溢。

    “那余闲平日里一向以不学无术的著称,武道水平也差强人意,不应该吧。”

    “今日不应该的事情多了,赌坊变革,律法变革,全是他想出来的。”

    “石头开花头一遭,稀罕,对了,那孩子不是去给太孙当伴读了嘛。青衫公,你观察得如何?”

    杨吉道:“我那会正教导皇太孙,哪有闲工夫考察他……不过现在有的是机会。”

    反正就在眼皮子底下,来日方长嘛。

    一行人絮聊着走出勤政殿,发现渝王仍然等候在此。

    大家交换了一下眼神,心照不宣的离开。

    杨吉直奔文华殿。

    一进来,他就看到皇太孙拿着书卷在背诗词。

    “如何了?”杨吉上来问道,顺便扫了眼顾帆和余闲,目光刻意在余闲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下。

    皇太孙的神情有些虚,迟疑道:“回太傅,目前所能背诵出来的,不足十首。”

    杨吉微蹙眉头:“先背背看吧。”

    于是,皇太孙开始抑扬顿挫的背诵起来。

    仍然是磕磕绊绊,听得杨吉有些心塞。

    但是,当皇太孙背完第五首诗篇后,殿内就一片安静了。

    “没了?”

    “没了。”

    杨吉不住摇头,这么长的时间,居然只背了五首,他觉得以自己的智商很难理解这种低下的效率。

    严厉的目光转向了两个伴读,杨吉沉声道:“我临走前,不是叮嘱你们要监督小殿下用功的嘛!”

    顾帆一缩脖子,苦着脸道:“先生,学生已经尽力了,但是,小殿下的用功时间,被余闲占用了一半。”

    他可不敢说小殿下不用功,只能把锅甩给余闲。

    当即,杨吉目光炯炯的盯着余闲,“顾帆所言属实?”

    余闲坦然道:“属实。”

    “那你觉得,我该怎么罚你?”

    “太傅误会,学生只是陪小殿下去花圃散步,试图激发他的灵感以便赋诗。”

    “赋诗?”杨吉怔了怔,随即若有所思的道:“你是想让小殿下以赋诗完成我交代的功课?”

    余闲点头。

    杨吉看向了皇太孙,“那臣就洗耳恭听小殿下的佳作了。”

    皇太孙干笑道:“太傅言重了,我就是随性而发,胡乱作了一首诗……啊,不对,是半首。”

    “半首诗?难不成小殿下是觉得,背诵了五篇诗文,剩下五篇诗文,就用半首诗来抵了?”杨吉气极反笑,这也能讨价还价上了。

    不过,他倒是挺有兴趣听听皇太孙能说出怎样的半首诗来抵,就做了个“请”的手势。

    皇太孙清了清嗓子,站起身,凭栏远眺远方的燕幽群山,秋雨过后,显得朦胧悠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皇太孙的公鸭嗓音开始在屋内回荡。

    杨吉本来玩味的神情,突然一凝。

    好像,有那么些意思啊。

    他开始细心聆听。

    接着,皇太孙又抬手指向了被雨后阳光普照的花圃,以及前面的水榭溪流,高声道:“微熹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杨吉的眼睛陡然睁大,诧异程度丝毫不亚于刚刚看到杜隆折子时的反应。

    他甚至觉得脑海里面,被这首诗勾勒出了一道美轮美奂的风景。

    字字清新,句句动听,犹如一注清泉灌入心田。

    正当杨吉渐渐陶醉的时候,皇太孙已经转过头,观察着杨吉的反应。

    杨吉的眉头再次一皱,有些急切地道:“接着念啊。”

    皇太孙讪笑道:“太傅,我不是说了嘛,我只赋出了半首。”

    “你,你这……唉!可惜!”杨吉一拂袍袖,显得十分懊恼。

    作了一半优美绝伦的诗,却没了下一半,这不是搞得人不上不下嘛。

    还不如不搞呢!

    目光敏锐的闪动了一下,杨吉看向了余闲,上下打量,似乎想从余闲的身上发现什么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