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毛头小子夏允彝
作者:韧竹万杆斜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最新章节     
    对于这些年轻的士兵们来说,能够亲耳听到皇帝陛下的演讲,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殊荣。
    一直身处深宫之中,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竟然亲自来到操场上发表演讲,这对于每一个明国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景象。
    他们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倾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崇祯皇帝的话语如同暮鼓晨钟,震荡人们的心田, 让他们明白了战争。
    崇祯皇帝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见解,阐述了利益至上、船坚炮利的理论。
    实际上就是截取了旧时空一些似是而非的军事理念,不过在这些古人面前已经是足够用了。
    他用坚定的语气说道:“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长久以来被儒家思想渲染的虚伪面纱,让在场的武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有些人已经想到了那北面的鞑子和建奴,圣上讲的不就是他们的样子。
    只是大明王朝屹立中原两百多年,到头来还是不懂得怎么打仗,为什么打仗?
    紧接着,崇祯又说道:“收税不能用来对外战争,那只能用来割地赔款。”这句话更是如一记警钟,敲醒了那些沉浸在幻想中的人们。
    当这些天朝的武进士们听到皇帝的这番话时,他们心中原本被儒家学说所塑造的关于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观念瞬间土崩瓦解。
    那些曾经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理念,如今在崇祯皇帝的言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般简单,国家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明朝英宗以后,文臣的地位远远高于武将,这种现象导致武官长期受到压制。
    不仅如此,文官还通过各种手段限制武官的思想,使得他们在服从命令的同时,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使其变得软弱无力。
    崇祯皇帝提出的这种毫不掩饰、类似于达尔文弱肉强食的理论,对于在场的一些人来说,如同醍醐灌顶般震撼;崇祯就是要重塑武将的精神世界,让他们从心里摆脱文臣的桎梏。
    而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则难以接受,甚至有人因此而提出抗议。
    要知道,在当时的环境下,敢于质疑皇帝的言论,即使是在文官群体中,也需要极大的勇气。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名叫夏允彝的人站了出来。
    他自报家门道:“陛下,学生夏允彝乃炮兵科一期学员,在此斗胆认为陛下所说之话有所偏颇。
    学生夏允彝恳请陛下收回此言,我大明朝只是偶遇挫折,暂时进入低潮。
    并不是军事制度出了根本错误。
    想当年,太祖朱元璋洪武帝雄才大略、英明神武,他所制定的军户制更是精妙绝伦、无可挑剔!
    此等军国大事,岂会有错?
    陛下啊陛下,您如今这般斤斤计较、辎铢必较,酷似商人的做派,实在是有失偏颇,有损圣明之君的形象啊!
    如此行径,岂不令天下读书人感到心寒?”
    夏允彝,得了,这可又是出来一个名人呐!崇祯看着又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学子,心里忍不住感叹道。
    他本应是崇祯十年才考中进士,随后便去当了个县令。
    说起来,这也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县令罢了。
    然而,在此期间,他最为卓越的贡献便是生育了一对德才兼备、出类拔萃的儿女,同时还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陈子龙。
    而真正等到他大放异彩、名垂青史之时,已然是那如回光返照般的南明时期了。
    夏允彝的一番言辞,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般,引起了在场众多师生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他们自幼便沉浸于儒家经典之中,凭借着对儒家学说的坚定信仰和不懈努力,才得以敲开了通往功名利禄的大门,很多人都是文不成,才学的武。
    然而,如今崇祯皇帝却抛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甚至背道而驰的理念,这种理念源自西方国家的强盗逻辑思维,实则是残酷无情的丛林法则。
    夏允彝的言论不仅激怒了以崔呈秀为首的帝党官员,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怒火。
    只见崔呈秀猛地伸出手指,怒不可遏地指向夏允彝,厉声道。
    “好个狂妄自大的小子!
    你不过是一介小小学生兵,即便有幸中得武进士,也绝不应该成为你如此嚣张跋扈的资本!
    陛下天恩浩荡,让你在这里学习崇祯新学,陛下以你为心腹近臣培养。
    你竟然敢当着众人之面,毫无顾忌地诋毁君父,视其不仁不义,莫非是想引得锦衣卫登门造访,将你全家捉拿入狱,最终与你一同走上刑场受死不成?”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与震慑力,仿佛要将夏允彝压垮在地。
    崔呈秀的话语充满了杀意,令人不寒而栗。
    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暗自懊恼自己头脑不够灵活,反应迟钝,没有第一时间为君父说话。
    但还是附和着崔呈秀的话,迅速抽出腰间的雁翎刀。
    他身后的一队锦衣卫也毫不犹豫地跟着拔刀出鞘。刹那间,刀光闪烁,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恐怖笼罩全场。
    此时,那些学生兵似乎才如梦初醒,意识到站在他们面前的乃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明朝的历代皇帝凭借厂卫特务已经维持了两百余年的恐怖统治。
    这两百多年,多少达官贵人被投进诏狱折磨致死,多少家族被九族消消乐。
    无需他人提醒,教场上顿时一片混乱,众人纷纷跪地求饶,犹如惊弓之鸟。
    就连挑起事端的夏允彝也被这阵势吓得不轻。
    南方的读书人们早已习惯了自由散漫的市民文化,沉浸在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影响之中,却忘却了来自北方君父的威严与可怕之处。
    夏允彝倒也干脆利落,毫不犹豫地跪了下来。
    崇祯并没有在意夏允彝的唐突直言,而是示意众人快快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