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作者:来点猪头肉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最新章节     
    更换一批官员,在朱允看来时机成熟,他需要的是一群在大明的统治下成长起来的官员。
    倒也不是此前留任的那些基层官员就全都不可靠,毕竟就算是老朱当初的开国班底,也有不少是后续加入的,也有一些降将、降官等等。
    不能一杆子打死,只是朱允更加喜欢将一些事情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现在的他也越来越喜欢大权在握的感觉,不喜欢一些不确定因素。
    朱允在这里志得意满,但是朱允就心情复杂了,因为他的母妃被两位皇姑劝谏了。
    好听一点是劝谏,难听一点就是训斥。堂堂太子妃,在风光的那几年就算是表面对公主们很尊敬,可是骨子里未必是多么的在乎。
    那时候的公主们,又哪里敢对吕氏说重话,甚至是不满之情都不敢流露,讨好和巴结才是最为常见的,这也是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的一些事情了。
    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的那些风光只能缅怀了。如今的情形,就是该谨慎就谨慎。
    皇宫里就是这样,逢高踩低、欺下媚上等等,这太常见,皇宫里能见到世态炎凉更加残酷。
    老朱心情不错,抱着朱文又来了,“文圭呢?”
    “让人去接了。”朱允笑着说道,“让他们小哥俩去偏殿玩,祖父帮我看看折子?”
    老朱果断甩手,“咱懒得看这些折子,看了几十年也烦心。”
    朱文就急了,左右打量后指着殿外,“祖祖。”
    “一天到晚祖祖、祖祖,就不会学着喊声爹?”朱允不满了,“你小子别是给我装,我都喊你爹了!”
    老朱乐呵呵的,朱文会说话了,虽然只是最简单的称呼,以及极个别的单字。但是这就算是会说话了,而朱允也没少教孩子。
    但是皇太孙也无奈啊,和每一个亲爹一样,在孩子学会喊爹、叫爸爸的时候,都不知道喊了孩子多久了。
    “别说咱没教,文也会了,就是不叫人。”老朱就颇为得意的说道,“这小家伙喜欢做弄人,到底是你的儿子。”
    朱允也忍不住乐了起来,“好像还真是,这孩子就喜欢和人反着来。现在就指望他长大点能懂事,要是处处和我反着来,我得多堵心!”
    老朱忍不住幸灾乐祸起来了,“当了爹,你就知道当爹的难!你前两年总是和朕过不去,总是和朕反着来,现在知道朕的苦心了吧?”
    得,又被教育一顿,不过这时候也确实能够明白养儿方知父母恩的真谛了。
    朱文圭被带了过来,看到了朱文特别开心。
    这两个小家伙其实都是一样,那就是没有几乎同龄的玩伴,哪怕一直都有人悉心照料,可是也没多少人敢真正亲近。
    等老朱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偏殿,朱允才说道,“让你母妃安分点,要不然老四老五就要常去为父王祭祀。念在她养大我的份上,很多事情我都不计较了,别做的难看了。”
    朱允低着头说道,“臣谨遵教谕,定当劝谏母妃。”
    “这事祖父不知道,要不然你和文圭都难有好脸色!”朱允严肃起来,说道,“你我兄弟算是一起长大,别闹到最后一点香火情都没了。”
    朱允腿肚子有些发软了,他毫不怀疑朱允有这样的权力,毫不怀疑这位皇太孙有的是手段去对付人。
    自己的母妃要是真的做些什么事情,他这个武林王首当其冲的就要倒霉。
    事情就是这么的现实,也没什么可说的。朱允可以因为吕氏沾光,也可能会因为吕氏倒霉,而吕氏的地位也和朱允的地位息息相关。
    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不过现在的朱允败的厉害,也永远没有了机会,所以没有了任何翻盘的机会,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命运。
    伏低做小、谨小慎微,这才是他们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这也可能是他们接下来半辈子的处境了,不能有任何的逾越。
    朱允也不在意伤了情分,主要就是有些情分实际上早就没了,现在只剩下表面上的一些和谐了。
    “你回杭州之后,立刻上表。”朱允开口说道,“市舶司重开之事你来提议,严明宗室所需所耗,市舶司该从海外有所得。”
    朱允也不敢拒绝,立刻规规矩矩的说道,“臣谨遵教谕,回杭州后立刻上疏奏报。”
    得罪人的事情没少做,更何况这一次得罪的也不算什么特别重要的人,对于朱允来说自然也就更加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了。
    虽然重开市舶司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现在只是让朱允上奏做一个缘由罢了,这些事情也确实是需要加紧赶紧办了,拖下去自然没什么好处。
    说到底就是解除海禁的政策还是老朱亲自颁布旨意比较好,哪怕朱允是皇储,但是有些事情老朱在任来办更加的有说服力。
    既然朱允都没有反对,朱允就说道,“去看着孩子,和祖父说说话。别看他现在是不乐意搭理你,只是不愿我多想罢了。”
    朱允是老朱偏心的孙子,调皮、有能力,担得起家业,这自然是老朱开心的事情。
    但是在老朱的眼里,朱允就是听话、孝顺的孙子,有些时候也只能狠心一点了,要不然两个孙子肯定要少一个。
    朱允虽然会有些紧张,但是今非昔比,现在的他自然也知道在老朱面前该说些什么,更重要的是不能有任何的不满,更不能有任何的野心。
    尤其是在和老朱相处的时候,对于朱允来说更是需要斟酌每一句话的时候。因为不只是老朱会听到,朱允也可以知道。
    老朱和朱允在忙着带娃,朱允则是在忙着处置政事,大家都是有着各自需要忙碌的事情。
    郁新这个户部尚书求见,正常情况下自然是不会被阻止,钱袋子到底是钱袋子,重要性不言而喻。
    “殿下,臣等以为若是殿下登基,当隆重一些才好。”郁新开门见山的说道,“臣以为朝廷所需至少十万两白银,方能彰显朝廷威仪。”
    说到底就是大明开国初年,有些货币还没有贬值,所以十万两白银已经可以称得上天价了,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尤其是考虑到朱允为了省钱,居然将大婚的一些花费给削减、挪用,这也让郁新感觉到紧张,登基仪式可不能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说到底就是皇储大婚的事情虽然是大事,可是储君只是储君,这和皇帝的登基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朱允仔细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是有些道理,这些事情自然不能含糊了。只是朝廷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十万两不是个小数目。”
    这个道理大家自然也明白,再多的钱都有地方花,更何况现在的大明还没有富裕到钱多的用不掉呢,十万两白银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开支了。
    郁新还是继续劝道,“殿下,这些钱还是要花。此前陛下昭告天地,然后就轮到殿下了。”
    老朱开国昭告天地,那时候自然也是盛大的仪式。可是当时蒙元还占据着北平,明夏等政权还盘踞在蜀地,还不算真正的大一统。
    而且以当时的一些情况来看,老朱举办开国仪式、登基称帝,虽然这也是有着长久的安排等等,但是有些礼仪和制度也不完善。
    大明开国后还在不断的忙着完善一些礼仪制度呢,更何况是老朱登基的那时候呢,有些甚至算得上就是从简了。
    朱允对此也心知肚明,说道,“是这么回事,我这一次算是要给后世之君再定下来一些规矩了。”
    郁新这个钱袋子自然是不愿意多花钱的,因为他太清楚朝廷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有些时候就是真的感觉到完全不够花了。
    但是他也非常的清楚,那就是朱允登基的这一笔开销是怎么省都不可能省下来的,就算是花的多一点也不要紧,从其他地方想办法省下来。
    这也不见得就是在忙着讨好朱允,其实他也就是来打前哨的,这件事情也是不少官员有过商议的。
    朱允还在沉默,偏殿走出来老朱,“十万两白银,咱看是少了点。你即位称帝,和咱当初那会儿情形不一样,这笔银子该花。”
    这也符合老朱的一贯特点,他对自己很节俭,是属于那种能对付就对付,只要不是特别难看、说的过去也就行了。
    可是对于子孙那就是非常大方了,不要说那些藩王们了,给的待遇是纵观历史也都是不曾有过的,宗室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一些。
    更何况还是朱标、朱允呢,这是他钦定的未来皇帝,登基这样的大事自然没有任何节俭的理由了。
    “祖父,十万两实在太多了!”朱允就肉疼不已的说道,“这十万两,朝廷用在其他地方那可就能做不少事情了!”
    对于自己这个小气鬼孙子,老朱也来气,“这个钱能省?真省下来了,全天下都要笑话你,笑话咱大明社稷!”
    “我也没说不花,这笔钱肯定要花!”朱允也知道这是必要开支,“只是我想着十万两实在太多了,八万两大约就够了,再多就有些铺张了。”
    老朱看向郁新,问道,“朝廷真要是拿,能拿出来多少银两来?”
    郁新立刻回答说道,“回陛下,朝廷可以拿出十二万两白银,也不会误了现在该做的一些事情。”
    老朱就沉默下来了,这十二万两白银听起来很多,可是这也不算是太多。而且真的要是全都拿出来了,说不定要应急时就紧张了。
    朱允也沉默下来,对老朱说道,“祖父,我觉得八万两差不多了,内帑拿出来二万两,这样朝廷也能够有些底子应急。”
    老朱没有接话,看着郁新再次问道,“这一次的事情是你牵头的,还是其他人也都是这个意思?”
    郁新实话实说,“回陛下,此前礼部尚书曾与臣商议,臣也觉得有理,故此特来禀告。”
    老朱心里有数了,钱袋子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是比较敏感的。可是对于礼部尚书陈迪来说,这就是天大的事情了,这就是他的一些本职工作了。
    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明日朕上朝,这事情还是要和百官商议一番。”
    随即老朱看向朱允说道,“你让礼部准备一番,召鸿儒入宫,有些事情也是要问问古礼,这可不是小事情!”
    对此朱允也不好反对,因为老朱说的这些也非常在理。这不只是脸面的事情,这也是礼制的事情,这也是定下来一些规矩。
    哪怕此前就定下来了一些规矩,看似框架可以说是已经有了。但是这也是大明第一次新君即位,意义也就稍微不同了一些。
    礼部等衙门需要重视这些,他们肯定也是不敢有任何的松懈。但是一些在野的大儒等等,这些人的一些观点也非常重要,该咨询还是要咨询。
    毕竟就算是在朝堂上人才济济,也不一定就是尽善尽美,有些事情还真的不如一些‘意见领袖’,或者是一些真正的专家。
    看到朱允点头了,老朱这才放心。这个小气的孙子,还算是心里有分寸,这也不免让老朱心疼。
    说到底就是孩子实在是太懂事了,总是喜欢委屈自己,总是以江山社稷为重。
    一想到这些,老朱就觉得以前就没少委屈这孩子,那这一次自然就更加不能委屈自家孩子了。
    朱允可不会觉得自己委屈,可是别人要是觉得他委屈了,他可能也没办法去说些什么了,因为有些时候真的是说了其实也没多大用处。
    这时候还是想想要紧事,比如说以合理的预算来举办一场看起来隆重的登基仪式吧,这确实是非常要紧的事情。
    也需要抓紧时间和相关人员仔细商议,毕竟虽然没有具体确定登基时间,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在等着朱允的生辰呢。
    所以该筹备的要筹备起来了,其实过不了几天的话,也要正式的昭告天下传位的后续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