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闻言,面露喜色。
当即遣人唤来袁熙。
王匡一见此人,真是满意。
这袁西身高八尺,一身锦衣,腰配容臭,气度不凡,继留了父亲袁绍的英俊。
“熙拜见父亲,见过王府君。”
拱手一拜,不卑不亢。
“好!”王匡笑着点了点头。
袁绍上前道:“熙儿,我欲请王府君为你之师,你可愿意?”
“孩儿愿意。”袁熙没有迟疑,拱手应道。
“好,既如此,且择日拜师,如何?”袁绍看向王匡,笑问道。
王匡闻言,忙道:“且不急,我眼下还有一件要事去办,待我回转邺城在择吉日拜师不迟。”
袁绍皱眉道:“哦?公节有何要事这般着急?”
王匡笑道:“可谓十万火急。使君子嗣颇多,令人羡慕。内子身怀六甲,算算日子将近,若不早走,恐怕错过大事。”
袁绍恍然,笑道:“确实是十万火急,既然如此,那就等贵夫人诞下麒麟子再来邺城收徒,也算双喜临门。”
王匡道:“同喜。不过我听闻如今兖州有一股黄巾余孽流窜,声势不小,足有万人。
我欲向使君借兵丁五百,护送我回钜平。不知使君意下如何?”
袁绍闻言,斟酌一番,道:“你倒是精打细算,以你我之间的情谊,怎能不借于你。”
王匡哈哈一笑,“多谢使君。昨日我将至邺城,被一小将拦下,我看其颇为正直严谨,行事颇有章法,欲请他护送一路。”
袁绍闻言,来了兴趣,问道:“哦?不知是何人?”
王匡道:“据说名叫张合。”
袁绍点点头,这张合是原先韩馥的老部下,据说武艺不错,如今戍卫邺城。
如今没有战事,外借一二月倒也无事。
“好,就此人吧。”
几人分别,各自回庭。
袁绍把袁熙留了下来,叮嘱道:“王匡此人有才,你跟在他身边好好学习为政之道。将来好替为父分忧。”
袁熙点头称是,定然虚心请教,将来为父分忧。
袁熙告退后,袁绍独坐堂中,眼神空洞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良久,招来一心腹,令其暗中调查张合。
次日,王匡来寻袁绍,准备告辞。
管事说:“主公在后园垂钓,请王府君前去。”
王匡闻言,淡淡道:“请先生引路。”
凉亭内,袁绍坐在一蒲团上,手持竹竿,正在钓鱼。
身后侍立一青年将领,正是张合。
管事快步上前,弯腰给袁绍通报。
袁绍把手中鱼竿放下。
朗笑一声:“公节来了,看样子是迫不及待要归家了。”
王匡上前拱手道:“使君好兴致,这三伏天气还能在这稳坐钓鱼台。”
袁绍摆摆手,道:“打发时间罢了。这人就是你所言的张合,我给你找来了。”
张合拱手道:“见过王府君。”
王匡也拱手回礼道:“张司马,不知使君可跟你说明白?这一路途可不轻松,路上都是黄巾余孽。”
袁绍拍拍张合的肩膀,笑道:“儁义乃是征讨黄巾出身,怎会怕得了些许余孽?”
张合道:“正是如此,承蒙主公信任,让我护送王府君往返钜平。”
王匡点头笑道:“好!”
几人又聊了几句,张合拿着印信调兵去了。
王匡道:“此番多谢使君,我替我那未出世的孩儿拜谢使君。”
袁绍摆摆手,笑道:“等下次来,我就多出一个小世侄,一定提前备好礼物。”
“如此多谢使君,王匡告辞了。”
王匡拱手告辞。
袁绍道:“一路注意安全,我那熙儿还等着拜师呢。”
王匡点头称是。
邺城东郊,张合一身黑甲,领着五百马步军。
赵云一身银甲,领着两百轻骑兵。
王匡也被了甲胄,一行七百余人直往白马而去。
冀州牧府中,袁绍还在看心腹呈上的密报。
张合,字儁乂,冀州河间郡鄚县人,初黄巾之乱爆发,张合应募参军讨伐黄巾,后因功升军司马。
自投效以来,治军严谨,有武略……
半晌,袁绍喃喃道:“一员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