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豁然开朗
作者:迎风三丈   三国之匡扶天下最新章节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王匡满意地点头,然后看向卫觊,笑道:“你对此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卫觊摇了摇头,道:“属下明白了。”
    王匡点了点头道:“好,既然如此,这次官路承包细则就由你来制定。”
    “文玉、子惠,你二人要多多指点伯觎,帮他快速适应郡中工作。”
    众人齐声应诺,随后散去。
    王匡坐在座位上,沉思片刻后,起身走出书房,来到庭院里。
    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王匡深吸一口气,心情格外舒畅。
    他相信自己的承包计划一定能够成功,不仅能让商人获利,也能促进民生发展,同时还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和威望。
    这一举三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要是有水泥,就不要这么麻烦了。”
    这句话在王匡脑中一闪而过,水泥两个字就深深地烙印在其脑海中。
    “水泥?”
    王匡立即转身回到书房。
    挥笔写下四个大字。石灰、水泥。
    有了石灰就能做出来水泥。
    “制作水泥应该不难吧。”
    当即找来府中管事老徐,问道:“老徐,府中可有石灰?”
    老徐一愣:“石灰?”
    “不知主人所谓石灰为何物?老奴定为主人寻来!”
    一听此言,王匡还以为这时代还没有石灰,没想到他一把石灰的特征说出来,老徐忽然道:“遇水消解,发热起烟?那不是白灰吗?”
    “白灰?”王匡心中一动,命老徐去找来。
    老徐笑道:“这白灰由白石烧制,并不少见,我这就为主人找来。”
    不一会儿,老徐便带着几个家丁抱着几罐白灰过来了。
    “这些都是我们府上的白灰,请主人过目。”
    王匡接过一看,里面装的果然是石灰。
    顿时脸上露出喜色。
    老徐见王匡感兴趣,在旁介绍道:“这白灰是由白石烧制,白石也叫焚石,烧制成灰后,能驱虫防水。”
    “甚好!”
    他高兴地对老徐说道:“好啊,这些石灰我都要了。另外,你再帮我找一些沙子和黏土来。”
    老徐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过了半个时辰,老徐把沙子和黏土也带来了。
    在老徐的注视下,王匡将石灰、沙子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并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手上传出来的滞涩感告诉王匡,这就是‘水泥’。
    王匡见手中水泥差不多了,随手倒在地面上。
    “好了,过段时间再来看看。”
    看着地上灰褐色的水泥,王匡啧啧赞叹。
    自从到汉末以来,王匡一直在努力让自己融入古人的角色之中,但时间久了之后,连带着思维也逐渐变得迟钝起来,很多时候都开始按照古人的那一套行为方式来做事了。
    但此刻他却突然意识到:为什么一定要遵循古人的规则和习惯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己这个现代灵魂又有何存在的意义呢?
    难道就只能凭借对这段历史的一知半解来生存下去吗?
    想到这里,王匡不禁摇了摇头。
    王匡的思绪开始飘飞,原本有些迷茫的眼神也渐渐变得明亮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变得清晰可见,豁然开朗。
    他心想:“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那么我就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它!所谓的匡扶天下,并不只是单纯地依靠武力去征服天下。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大业!”
    随着这个想法的产生,王匡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原本压抑在心头的各种烦恼也在一瞬间烟消云散。
    脑海中的灵感接连涌现出来,犹如泉涌一般源源不断。
    “华夏可是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其中蕴含着无数的智慧结晶,如果能够将它们运用到这个时代中来,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变革!”
    想到这里,王匡顿时兴奋不已,忍不住拿起纸笔,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虽然他并不清楚这些东西到底应该如何具体操作,但至少他能够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路或者方向,只要有人能够顺着这个方向去研究,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于是,王匡运笔如飞,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将那些曾经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一一展现在纸上。
    比如曲辕犁、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这些都是华夏古代科技的杰出代表,如果能够将它们推广开来,必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除此之外,还有蒸馏、提纯、消毒等技术,以及勾三股四弦五、世界地图等数学和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
    虽然王匡并不知道这些东西具体该如何操作,但他相信,只要有了这些知识作为参考,这个时代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字迹,王匡心潮澎湃。
    提笔上移,在宣纸的最上方,缓缓写下三个字‘天工院’。
    河内太守、安北将军、王氏家主三大头衔以及手底下五万大军,让他有慢慢实验的底气。
    手指在尚未干透的纸面上徐徐划过,选定三个项目作为‘天工院’的基础。
    水泥。
    曲辕犁。
    蒸馏酒。
    本来王匡还想试试提纯粗盐。
    奈何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终究还在世。
    盐,自古以来都是宝贵的政治资源。
    若是真搞出细盐,以他现在的地位恐怕还守不住。
    至少袁绍那厮定要来咬上一口。
    稳扎稳打,知足常乐才能细水长流。
    天工院很快选址成功,在州县城郊,沁水之侧。
    州县距离怀县不远,又在沁水之侧,用水方便。
    等官道修建好,水泥再研制成功,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院长之职位当然是被王匡自己霸占了。
    委托刘惠为天工院副院长,负责招募各类工匠、人手。
    仅仅数日,就招募到几十人。
    当然其中最多的还是有修路经验的工匠,其余的诸如铁匠、木匠、酿酒师也有不少。
    其中一人名为陆庄,据刘惠所说此人曾负责冀州部分官道修筑。
    对修路一道颇有心得。
    此人给王匡写了一封谏言。
    信中提到,修筑坚固耐用的道路,一般以‘夯筑’技术为核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秦修直道时堑山堙谷,以致后来通行无阻。
    同时陆庄给出了他心中修筑一条合格道路的最佳方案:以大石为路基,以细石填充空隙,以熟土混合白灰修筑路面,最后以铁夯将路面层层砸实。
    这样修出来的道路,不仅结实耐用,而且轻易不长草木。
    王匡当即采取他的方案,并找来卫觊与他共同制作官道修筑细则。
    这就是日后检验质量的标准了。
    同时,邹正向九县官长发出会议通知,要求县令(长),县丞都要到场。
    主题只有一个:官道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