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瓜分
作者:前山小骆驼   前山小骆驼的新书李天的明末之旅最新章节     
    沙皇俄国近年来一直在向西、向北侵占领土,西面的波兰和瑞典结盟,共同抵御俄国的进攻,而北面的芬兰一直非常原始,部族人口也不多,气候恶劣,不太适宜耕种,勾不起俄国太大的兴趣,向北推进的速度很缓慢,只有西面的基辅,粮食产量高,并且与后金、华夏帝国的黑海边境毗邻,可以更多参与的华夏的贸易中去,因此俄国对这块土地的争夺一直没有放松,波兰从波罗的海岸边一直到哈尔科夫、基辅建立了绵延千里的防线,与俄国的对峙是长期的,双方都不可能放弃这片地区的争夺。
    得到瑞典援助的波兰才能与俄罗斯势均力敌,一旦瑞典的援军支撑不住,波兰东面战线的平衡就会打破,而波兰后面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国刚刚经历了国内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除了德国很快平息了局势,其他的国家正在经历王权与资本主义制度来回拉锯的争夺中,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向波兰、俄国漫延,波兰的政局立刻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农奴制为主体的俄国反而没有太大的动荡,这时候波兰背后的其他国家看到了机会。
    奥地利一直没有出海口,无法参与到殖民地争夺的大潮当中,远洋贸易也无法开展,这是奥地利一直试图突破寻找出海口的原因,之前的巴尔干战役就是往地中海方向的一种尝试,现在波兰的内乱正好给了奥地利、匈牙利联合王国一个出兵的机会,趁机夺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获得出海口,这个梦想也许很快就会实现了不是吗?
    奥地利与俄国很快达成了共识,但是仍然觉得力量不足,于是向德国派出了使者,企图拉拢德国一起瓜分波兰。年轻的德国资产阶级刚刚一统江山,连国王腓特烈都赶下了台,正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时候,加上对瑞典屡次跨海进入邻国波兰干涉很不满,所以也参与了进来。
    德国的目的是向东推进,扩大波罗的海沿岸地盘,增加贸易港口,扩建海军,阻止瑞典的军事扩张,俄国目的是分散对面的波兰、瑞典联军的兵力,向西推进,占领更多的肥沃的土地,奥地利的目的很明确,给我一个出海口!几方一拍即合,趁着波兰内乱出兵干涉,美其名曰消灭波兰资产阶级革命党,保护波兰王室的安全,实际上真正威胁波兰王室安全的正是他们!
    1677年初,德国新军沿波罗的海沿岸向西首先发起了进攻,接着奥地利、匈牙利王国向西北方向也发起了进攻,波兰王室焦头烂额之际,只能从东面的俄国战线抽调部队向西反击,俄国正面的压力骤减,立刻开始突破波兰的防线,向基辅方向疾进!
    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遭遇三面夹击,顿河北面、伏尔加河的哥萨克也趁机作乱,迎接后金的骑兵向北扩展领土,波兰、瑞典联军在反击德国、奥地利方面的进攻时发生了哗变,波兰局势彻底失控,三个月后,被俄罗斯、德国、奥地利、后金瓜分,波兰灭国!
    几个国家在华沙举行了和会,谈判分割波兰领土,结果各方均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只有立陶宛是受了池鱼之祸,被德国、奥地利瓜分,俄罗斯趁机攻占了基辅,南面的平原、草原被分给了后金。
    几国本来是没有考虑后金的加入,但是后金嗅觉非常灵敏,而且时机把握的正好,也算是帮助他们把一大半骑兵牵制住了,所以才进攻顺利,因此华沙会议也没有拒绝后金参加。
    瓜分盛宴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几方达成共识,边境线的划定结束,各方领土范围明确,并且达成一致,共同对付外敌瑞典,波兰战役结束,东南欧重新洗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终于获得了心心念念的出海口,贸易格局一下子大开,在战役胜利的基础上乘胜追击,一举消灭了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势力,恢复了王室的强权统治,奥地利、匈牙利王国局势平息下来了。
    德国将领土扩展到了但泽港地区,再往西被奥地利占领,没有与俄罗斯直接面对面,可以说彻底封闭了波罗的海南岸地区,瑞典南下争锋的企图被打断,德国扩大海军实力的努力获得了巨大回报。
    俄国的领土扩张癖好获得了暂时满足,抓紧消化新占领地盘,消灭国民党的思想异端分子。这次瓜分俄国是获得领土最多的国家,因此也让其他几个新邻国心生警惕,俄国抓紧稳定局面,加强西面的防御建设,又向华夏采购了一大批军火,吃到嘴里的是不可能让出来的,沙皇俄国好久没有吃这么饱了啊!
    后金汗国是接到华夏帝国的情报才采取的行动,向西、北推进是扩展战略缓冲区,当然控制前往中欧、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道路也是重要目标,为今后的贸易扩展做准备。
    只有瑞典是唯一的输家,丢掉了几万远征军不说,海军也被德国海军消灭了一部分,本来瑞典海军在欧洲就不算强大,又被消灭了一部分,想增援都没有了能力,跨海争夺不是谁都能长期维持的。瑞典加快了采购军舰的进程,向荷兰、英国抓紧采购军舰,以防止德国对北欧部分的战略挤压扩张。
    三个月时间不长,华夏帝国又是提前获得了几方的秘密协议,情报工作的出色让华夏获得了提前调整的时间,驻波兰城市的商会、外交人员暂时撤离,商队全部返回克里米亚半岛、顿河南岸地区,损失很轻,并且在战争期间准备好了大批货物和生活必需品,战争一结束就发往了战区,趁机扩大了市场份额。这样的作战模式也是华夏喜欢的,不用动用大批人民军,只是情报网和特种作战力量参与,获得理想的收益和战略利益,这才是效费比最高的。
    波兰被瓜分,瑞典退出东欧的争夺,让这个地区会在比较长时间里保持稳定,各方势力比较平均,市场需求又被华夏大部分占领,因此除了需要对俄国特别给予关注一下外,暂时没有更加强大的军事力量介入这里,战略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威胁程度进一步下降,人民军的重点可以放在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方向,中欧的奥地利有德国看着,也不会搞出来大的动静,何况还有汉堡基地在后面威慑呢?这是华夏帝国愿意看到的局面,长期保持,以利发展经济,华夏需要在坦布城海峡两岸根据地和克里米亚半岛东北面的矿区大力发展产业,迁移人口,建设更加稳固的前沿根据地,当然稍微后面的高加索地区、乌拉尔地区、里海特区都变成了威胁程度降低到可以建省、特区的腹地了,也说华夏帝国政策倾斜提高人口密度的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地处路上丝绸之路的要道上,这一地区想发展起来的难度不大,发展重点首先是铁路网支线和公路网建设,然后是产业布局建设,当然人口迁移也要随时跟进,适宜的耕种区、养殖区、产业基地、路网服务区建设会逐步展开,以点带面,连片滚动开发,华夏的根据地建设经验丰富,发展模式多元化,新生代的创业热情如火,大批的有知识年轻一代涌入这一地区,政策配套则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根据地建设,思想改造工作成绩斐然,产业布局初步建立,教育普及全面推开,由人民军负责,民兵配合的根据地基层建设已经非常完善,民政署建立不过是水到渠成,有了代表自己的民选政府、立法会、执法机构,普遍接受了中学教育的这些地区,思想认识统一,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加上政策资金倾斜,建设高速发展期已经到来。
    由于有优惠的政策支持,人民军老兵就地退役进入当地政府和治安军让治安形势非常稳定,而老兵家眷的大批迁入更是让人口激增,繁荣的消费市场逐步形成,完善的产业建设开始加速,华夏帝国的北部腹地和东部前沿一起开始发展巩固,这让华夏整体的安全形势更加稳定,战略优势更加明显。
    里海卫戍区南面,中亚走廊根据地西面的游牧部族,华夏帝国鼓励他们通商贸易,按照部落划分范围逐步定居,鼓励建立自己的部族联盟甚至是建立独立的国家。因为这一地区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各民族力量分散,生产力落后,除了放牧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产业,传统的手工艺品还是华夏商会一直采购扶持才保留了下来,手工业的发展让定居人口增加,商贸发达加速了汉语普及,更多加入商队贸易的当地年轻人开始学习华夏的发展模式,引进技术和产业,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
    但是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华夏等得起,通过友好合作,贸易交流让一批友好的小国成长起来,既可以充当极端宗教势力的阻断区,又能培育一个新的市场。大部分信奉佛教、萨满的当地部族与华夏帝国的蒙古族、北部高原、冻原森林部族的信仰一致,因此交流上并不困难,随着汉语的普及,贸易交往情况更是频繁,大规模的贸易已经开展了多年,养成习惯了的当地部族已经离不开华夏的商队供应,华夏帝国安全上最后一块边境稳定下来了。
    原本历史上这个地区会被沙皇俄国侵占,现在被华夏帝国当成了游牧民族的收容地,多民族混居反而让每一个民族都没有绝对的实力征服统一这片区域,反而是各自独立发展才获得了长久的和平。
    华夏帝国的商队在这里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经过思想改造的民族工作团员,开始一批批进入这里开设商行,店铺,并且普及汉语,传播先进文化和理念,潜移默化提高当地民众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