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系统很奇怪,说政府不是政府,说企业不是企业,全国都叫供销社,可国家供销社和省市县的供销社没有任何的隶属关系。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关系的话,除了他们都叫供销社以外,国家供销社也就对下级供销社有一点点的指导作用,人财物都归地方政府管理。
至于各供销社网点,股份的成分也非常复杂,有的是国企,有的是当地百姓的集体所有,有的还是事业单位。
这就操蛋了。
不操蛋的是,根据去年全国供销联合社的统计,全国一共有三十多万个供销社营业网点。
这是什么概念?几乎两到三个村就有一个供销社,想想都觉得恐怖。
听完了李富强的介绍,王鸣岐有点麻爪。
“难道我一厢情愿了吗?”,王鸣岐内心先否决了自己上午的想法。
如果供销社全部属于全国供销联合社,那就好办了,钱不钱的另外说,只要拿下总社,全国供销社就姓王了。
可要是每个网点都属于独立个体,每个网点的主人都不一样,那就麻烦了,总不能一个网点一个网点的去谈判吧?那要谈到猴年马月去啊?
如果失去了这次机会,明年,狼就来了。
周淑艳说道:“上个月,国家发布了一个规定,要重新振兴全国供销社系统,国家好像正在对供销社进行改革,具体怎么改,我就不清楚了。”
“王总,你想不是想要供销社的门店啊?”
王鸣岐说道:“有这个想法,偶然间听说,市里的供销社门市部要往外卖,就有了这个想法,如果咱们拿下了全国供销社门店,咱们可就成了全国,不,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了。”
李富强吃惊的看着王鸣岐。
“李总,怎么了?”
李富强忽然就跳了起来,“王总,你没开玩笑?”
“没有啊,我开什么玩笑啊?我可不是随便开玩笑的人啊。”
“你知道要是把全国的供销社门店吃下来,需要多少资金吗?”
“一个店十万块?三十万个店,那就是三百亿?我草,这么贵。”
王鸣岐盘算了盘算,三百亿?日了,没钱。
“那倒不至于,供销社的店铺基本都位于乡镇,城市的店铺数量不多,平均也要一万块一个吧。”
“三十亿?那也要将近四亿美元啊。”
王鸣岐缓缓靠在了凳子上,双手抱在脑袋后面。
“难道是我一厢情愿了吗?”,这已经是王鸣岐第二次质疑自己的决定了。
王鸣岐没钱了。
叶南出去逛了大半年,把后羿资本的钱花光了。
“李总,你觉得,我们有可能拿下供销社吗?”
李富强的心脏不受控制的跳动了一下。
“能,起码能拿下大部分。”
“什么意思?”
“我们暂时不要县里的供销社,只要市这一级的供销社,一个市一个市的谈,总有谈成的一天,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向县级供销社发展。”
周淑艳笑道:“其实,只要我们去谈,他们巴不得咱们接了供销社网点这个烂摊子呢。”
“舅妈的意思是,只要网点,不要他们的机关?”
“是啊,机关的成分太复杂了,最好不要,咱们拿下网点,稍微改造改造就能运转起来。”
俩人不愧是供销社的老职工,对供销社系统非常熟悉,出的点子也在线。
“如果我们和供销社合营,怎么样?”
李富强问道:“王总什么意思?我没搞明白。”
“咱们和供销社合营,供销社出品牌和网点,咱们出管理和启动资金,联合成立一个集团公司。”
“股份怎么算?”
“完全属于国企的网点,以实际价值入股,集体所有的网点,可以加盟,可以作价入股。”
李富强和周淑艳都深思起来。
市里的供销社营业网点主要以国企性质为主,而农村或者乡镇的网点,以集体所有制为主,而做超市,主要集中在市区。
再一个,现在拿下供销社是最好的时候,改革嘛,意味着大规模的改变,至于如何改,还不是上层部门说了算?
如果和全国供销总社商议好,一纸命令就能搞定全国。
品牌入股,也就意味着富强超市这个品牌将会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供销社。
对于两个从供销社离职的人来说,他们非常乐意成为老东家的主人,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小。
“王总,资金缺口怎么办?”
“我入股。”,王鸣岐说完这句话后,心里也非常忐忑,因为他没多少钱了。
当然,要想搞钱也很容易,随便卖点股份就能搞到海量的资金。
尤其是夏普,好像差不多可以卖掉了,今年卖掉,和明年卖掉,虽然有一定的损失,但相对于拿下供销社来说,这点损失完全可以承受。
更何况,在国外超市巨头进入华夏前占领住全国的市场,比什么都重要。
手里有了供销社这个渠道,不管是北冰洋也好,大王庄集团也罢,都有了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甚至还是排他性的销售渠道,全国谁能比?
而李富贵考虑的是股份问题。
如果王鸣岐继续入股几十亿,李富贵的股份就不够看了,连百分之一都拿不到,他们就有了利益冲突。
“王总,其实,我们用不了这么多钱。”
王鸣岐笑了笑。
李富贵也很聪明,需要三十亿,李富贵就要接受你三十亿的入股吗?如果采用循序渐进的模式,拿下一部分供销社,然后接着贷款,再依次向外延伸。
如果采用这种模式,根本就花不了多少钱,可能几个亿的启动资金就可以了,就是公司的压力非常大,每年还贷的利息就是个天文数字。
“老李,你们先去供销社接触一下,咱们再具体考虑怎么办。”
“也好,如果能拿下供销社,咱们就是全国,不,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了。”
李富贵梦想着美好的未来,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了。
第二天一早,王鸣岐和易思远两人直奔八方二区。
李正阳早早的在门口等着了。
易思远笑道:“小伙子真年轻啊。”
王鸣岐介绍了李正阳和易思远,三人到店里坐了下来。
“李先生,你能拉起多少人的技术团队?”
“十人,都是我们学校的老师,这本计划书就是我们十个人写的。”
“其他人也能辞职吗?”
“只要王总投资,他们就同意辞职,如果王总不投资,他们还是守着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