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别利奇鏖战
作者:训练失败的科学家   我,薯条,苏联英雄最新章节     
    战地时间1941年6月26日7时。
    作为核心战线的别利奇及其西北的防线,已经进入最后的计时。
    而南方面军司令部的苏军高级军官们,也因为有了薯条会议室的存在,得以更加直观的看到苏军当前,大大小小几乎可以宣布不治的各种问题。
    秋列涅夫大将脸色如墨,作为在战前备战做的最好的方面军,大将本人完全无法接受,麾下部队此时的状态。
    而理论上直接负责相关事务的,诸如作战处长、后勤处长则更是两股战战。
    依托薯条通信,系统情报处实时进行的战情统计,直接将大清洗以来,一直待在方面军司令部里的大象——苏军外强中干的大象照了出来。
    又一份报告被送到方面军指挥部,
    嘭!
    作战室桌子hp-1,
    大将无法再保持沉默了,
    “希舍宁同志,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已经开战3小时了,为什么坦克第47师,还是没有能够出发?”
    被点名的南方面军参谋长的脸色也极为难看。
    这是因为,苏军后勤系统此时的窘境让作为,机械化军向别利奇-基什尼奥夫一线增援行动的实际经手人的希舍宁,在薯条通信送达这份报告前,知道的并没有比秋列涅夫大将详细多少。
    希舍宁此前只知道,机械化第18军,在6月23日收到紧急命令,出发赶往别利奇时确实上报了缺乏燃料的问题。
    但当时后勤处收到的报告却显示,该军在到达别利奇后,可以从当地仓库中得到一部分补给,并足以支撑到方面军司令部,从德涅斯特河一线的原机械化军驻地仓库,将更多补给运输到前线。
    但希舍宁根本没有想到,在机械化第18军并不详细的报告中,“缺乏燃料”四个字含义,居然是理论上可以维持一周的燃料补给,最多只能维持3天。
    而且,这个3天的数据,还是机械化第18军的平均水平。
    因此,当其具体到最先赶往战场的坦克第47师时,这一数字又缩水到了2天。
    甚至这个数字还是,机械化第18军部分后勤人员,违规向坦克第47师提供了额外油料之后的情况。
    而油料更为充足的坦克第44师,则因为距离别利奇-基什尼奥夫一线更远,当前还在路上。
    至于后勤处报告中的别利奇油料仓库,希舍宁已经想枪毙几个人了,是什么让他们把航空燃料库当成坦克燃料库上报的?
    “大将同志,我……”
    希舍宁几乎咬碎了牙齿。
    只是在前线的问题,战争的问题面前,上面所有的原因,都不是能拿出来说的理由。
    看到司令部的气氛已经急速下坠,南方面军军事委员扎波罗热茨站出来打圆场,
    “大将同志,现在已经不是追责的时候了,前线的战士,需要支援。”
    对此,同样是通过薯条通信提供的信息,才知晓坦克第47师到底面临了什么问题的秋列涅夫大将,表情有所缓和,
    “命令沃洛赫,告诉他,哪怕一个连,一个班的坦克,也要给我送到机场前线!剩下的让他们转为步兵。”
    “是!”
    这个已经被坦克第47师部分执行的命令,被快速送到了坦克第47师。
    “另外,让坦克第44师,不计代价,一个小时内必须赶到战场!”
    收到命令的坦克第44师,开始直接抛弃无法移动的坦克,加速前进。
    (一些解释:
    薯条通信与薯条情报处的信息处理能力,依然遵循系统玄学能力的基础。
    即其想要完成信息汇总与上报,依然需要在系统内的,愿意向上汇报的苏军人员,在一线完成记录上报工作,才能进行。
    也就是说,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实际是一个高速处理机构。
    因此这个机构,能缩短的时间是,苏军浪费在指挥机构层层汇总中的时间。
    这一点,在开战前一周,苏军各级指挥机构,大部分处于混乱失联状态时,极为致命。
    并且此时的苏军指挥架构,特别是规模过大的机械化军的指挥机构,和缺乏训练的军官,实际上根本无力维持如此规模部队的正常运作。
    这也是西南方面军第二次反击前,需要薯条君跑遍所有机械化军的根本原因。
    而这个机构,能提高的可靠性是,苏军指挥机构在层层转述中产生的“误差”。
    这一点,在大清洗背景下,人人自危,普遍存在报喜不报忧情况时,极为致命。
    并且由于很多后勤物资的管理,在此时还存在令出多门的情况。
    这样就会导致,即使基层管理人员足够负责,其上报的情况,也很可能因为上报给了错误的管理机构,导致能够马上解决问题的部门,根本不知道发生了问题。
    因此上面描述的各种问题,虽然传到方面军指挥部,依然需要一定时间。
    但绝对比,历史中,苏军直到开战一周之后,才开始有系统的可靠的,各类报告提交到高级指挥部要快的多。
    ps:实际上负责师、军一级直接指挥的,应该是集团军级司令部。
    而在这里,师的情况被直接上报到方面军指挥部。
    是由于南方面军,主要依靠第9集团军作战这一特殊情况导致的。)
    ………………
    别利奇机场外围,炮兵观察哨。
    已经负伤的瓦连佐夫,不仅仅是最后一名炮兵观察员,也是阵地上仅有的军官了。
    而负责防守这条防线的士兵,也已经从最初的步兵第74师士兵,变成了由别利奇市工人武装和机场地勤人员临时组成的队伍。
    “上尉同志,上尉同志,德国人又上来了!”
    “该死的!”
    瓦连佐夫在德国人上次进攻时,就意识到了,炮团的炮弹,已经不足。
    而随着战斗进行,越发依赖薯条通信的瓦连佐夫,刚刚已经在事实上,在所有电话线已经被炸断的情况下,直接和炮团团长进行了虚空通话。
    并得知了,打光炮弹的炮兵们,正在收集武器,很快就会赶来支援。
    德军炮兵再次开始了炮击,与依靠玄学帮助,解决从火炮瞄具缺陷,到炮兵训练等问题后,才能实现精确间接炮击的苏联炮兵团不同。
    德国人在数次突击后,已经建立了针对当前苏军阵地,所有关键点的详实射击参数。
    这让在苏军炮火稀疏后,再次递近的德军炮兵,打出了不输于玄学引导下苏军炮兵的精确炮击。
    而随着进攻时间延长,建立的越发完善的攻击阵地,已经能将德军机枪组送到苏军阵地脸上了。
    这也是为了打退上次德军几乎要成功的进攻,驻守在这里仅剩的苏军步兵,只能发起绝命的反冲锋的原因。
    但是现在驻守阵地的士兵,已经没有能力复刻这一战术了。
    “要结束了吗?”
    瓦连佐夫,看着依靠突击炮残骸,燃烧的飞机残骸,此前炮击制造的各种弹坑,不断向自己所在的核心掩体跃进的德军突击队。
    再次掏出了自己的手枪,准备最后一搏。
    很快由于弹药不足无法限制德军突击队,再次冲进阵线的临时队伍,在支离破碎的战壕中展开了最后的抵抗。
    德军前线指挥官,也在此刻将最后的预备队,一股脑的投入攻击,这个阻拦了他几个小时的难缠阵地,终于要被攻克了,苏联人该死的飞机终于要失去起飞的地点了。
    轰!
    又一架失去作战能力的苏联战斗机,直挺挺的撞向地面,试图阻拦向机场发动最后包抄的德军。
    双方都杀红了眼。
    ……………………
    “坦克!”
    几分钟后,双方的正在进行最后搏杀的士兵,几乎同时看到了坦克。
    已经手持冲锋枪冲入,炮兵观察哨阵地的德军突击集群指挥官心情一沉,该死的空军,不是说至少可以迟滞苏军坦克5小时的吗?
    轰,先头的坦克炮开火,随即是第二辆,第三辆坦克出现在机场外围。
    但很快,认为自己成功坚持到了支援赶来的瓦连佐夫,意识到,坦克数量太少了。
    一路猎杀汇集了全师油料,才能赶来增援的苏军坦克的斯图卡汽笛声,又一次改变了双方士兵士气的走势。
    不过这一次,一路上并没有被苏联战斗机拦截的德军飞行员失算了。
    因为最后一架,为了保卫机场而奋战的苏联战斗机,直接用撞击的方式,打断了他势在必得的攻击。
    战场局势的快速变化仍在继续。
    德军指挥官,已经发现苏军坦克数量不足的情况,甚至还注意到了,最初赶到的几辆坦克似乎已经停止了移动。
    苏联坦克没油了!
    数支德军爆破小组,立即展开对这些固定靶的攻击。
    原本射界朝向苏军阵地的反坦克炮,也在德军炮兵的嘶吼下,紧急转向。
    已经进入刺刀距离的,德军突击队,和残余苏军部队,不约而同的不再理睬对方,并一起开始了向坦克方向的冲锋。
    双方都意识到了,这里争夺的最终结果,就要看这些已经失去机动能力的坦克,能够支撑多久了。
    这一次,德国人慢了一步,在第一个特制炸弹被德国士兵丢向坦克的炮管时,苏军阵地久违了的苏式自动武器声音再次响起。
    炮兵与坦克兵转职成的步兵,及时赶到。
    德军突击队迅速干掉苏联坦克的图谋破灭。
    而准备向坦克射击的德军反坦克炮,也被“放飞自我”的瓦连佐夫,用原本用于引导后方榴弹炮团火力的望远镜,引导坦克炮击毁。
    摇摇欲坠的别利奇机场防线,再次屹立不倒。
    只是,战斗依然还在继续,更多的德军轰炸机,在十几分钟后赶到战场。
    向已经彻底失去战斗机掩护的,别利奇机场丢下炸弹。
    这让已经没有飞机可以驾驶的波克雷什金与他僚机战友,只能在防空掩体中,满眼怒火的看着机场设施陷入火海。
    别利奇防线依然挺立,但德军也达成了目标。
    ………………
    别利奇机场退场的情况,成为了中央战线其他的德军部队,发起总攻的号角。
    刚刚得到步兵第55军增援的,别利奇西北防线再次被德军突破,并被迫整体后撤。
    直到坦克第44师,终于赶到战场,并不做停歇的向德国人侧翼发动进攻后,防线才再次稳固。
    至此中央战线的德国人,在战役开始后的第30小时,完成了第一阶段计划(越过德涅斯特河)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