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攻城,因势而变
作者:梦随本心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最新章节     
    在张飞发动攻势之后,刘隅又等了几天,开始带着兵马出雒阳,从颍川郡攻入汝南郡。
    他们很快就来到了一座城池,西平。
    许褚本以为会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心中有些兴奋,可刘隅在西平城外的表现,却让他大跌眼镜。
    他没有选择攻城,而是开始了施粥。
    许褚揉了揉眼睛,唯恐自己看错了。
    再次确认后,许褚已经看清楚了,自己没有看错,的确是施粥。
    对于刘隅的这种行为,许褚很不理解。
    如今灾民遍地、流民四起,刘皇叔要施粥的消息,刚一传出来,就出现了长长的队伍。
    许褚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有些着急。
    按这种速度下去,这一天也不能把粥施完啊。
    “主公,如今我们刚到西平城下,应该马上攻城,主公却在这里施粥,恐怕不符合兵法之道。”
    刘隅呵呵大笑。
    “看不出来仲康竟然也了解兵法之道,你且说说,兵法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许褚脸色微红,过了半天,才慢慢说道:“我曾听人说过,兵贵神速,攻城战时同样是如此,如果我们直接发起进攻,必然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好一个兵贵神速,仲康你这番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兵法一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变化,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通俗点讲,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许褚听了直挠头,通俗自己的理解,应该比较浅显,怎么感觉到,一点都不通俗。
    “主公说的话,我有些不明白。”
    刘隅耐着心,进行讲解。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自己情况,作出合适的决策,这句话能听明白吧。”
    许褚点头。
    刘隅继续说道:“西平城高墙厚,凭我们仅有几个攻城器械,想要攻破此城谈何容易。
    刘隅指了指身边的老弱残兵,问道:“你带着这些人,多久能攻下这座城?三天还是五天?”
    许褚有些挠头。委屈巴巴说道:
    “主公,咱身后不是还有五千精兵吗?”
    “这五千精兵可是咱们全部的家底,如果攻不下来,咱们怎么办?”
    许褚有些明白刘隅的担心,可是施粥好像也无法攻破这座城吧。
    刘隅看了一眼远处的城池,继续说道:
    “咱们这支军队,最有杀伤力就是伯平带出的三千陷阵营。可他们是重甲骑兵,对于攻城一事,根本就不擅长。”
    “他们的优势是什么?是冲锋,只有让他们在平原发动攻击,才能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优势。”
    “主公是想把守军引出城?”许褚听了半天,好像有些明白了刘隅的意图。
    “不错。”刘隅淡淡说道,“只要他们出城,我们才有可能一举击败他们。”
    说到此处,许褚终于明白刘隅的目的,怪不得要把高顺和陷阵营隐藏起来,原来是想把守军引出来。
    虽然明白了刘隅的用意,可是他心中仍然有疑问。
    “主公,如果守军坚持不出来,那我们的粥岂不是白施了?”
    “仲康你想啊,如果城中的流民知道我们在城外施粥,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他们肯定想出来领粥。”
    “不错,他们想出城,守军开不开城门,如果开门,我们顺势杀入。如果不开,流民在城中就成了不稳定的因素,有这些流民在城中作乱,这座城岂能长久。”
    “就算守军能够轻易镇压流民,咱们也不用担心,毕竟施粥这件事,可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咱们耗费些粮食,就能让汝南郡人心归服,怎么算都是一件划算的买卖。”
    “妙啊,妙计!”
    许褚有些吃惊,他实在不明白刘隅的脑袋是什么做的,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弯弯绕?
    “主公这样的妙计,就算把我的脑袋劈成两半,也想不出来。”
    “想不出来没关系。”刘隅笑着说道,“曾经有一位将军说过一句话,可谓是至理名言,你记住这句话,保管你智谋超群。”
    许褚一听,瞬间来了精神。
    “主公说说看,是那句话竟然有这么好的作用?”
    “打仗只许占便宜,不许吃亏,赔本的生意咱们不干。”
    许褚本以为是哪位战神的微言大义,谁知道竟然平淡如水的一句话。
    这句话确定是一位将军说的吗?怎么感觉像一个商人,还是一个乡野的商人。
    像糜竺这样的豪商都说不出这句话,太直白,太没有水准了。
    “主公说的这位将军,是大汉朝的吗?”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算是吧,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凡汉土之上,皆为汉人。我可以确定,他就是一位汉人。”
    “此人是谁?”
    “他姓李,字云龙,我一般都叫他李云龙。”
    李云龙,没听说过呀!
    许褚虽然读书不多,也并不是文盲,对于英雄人物尤为热衷。
    大汉朝前期有名气的将军,他都能有所了解。
    可他想了半天,在自己的印象中,也没想起李云龙这个人。
    他跟着刘隅之后,听人说起过刘隅学识不凡,有才高八斗的美誉。
    平时他和刘隅相处,刘隅并没有刻意展示过才华,直到今日,他才知道刘隅学识之广,即便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自己依然难望其项背。
    施粥一直到了下午,人群才渐渐散去。
    刘隅吩咐一声,明天继续施粥。
    众人一听,脸上颓废的表情一扫而空。
    如今这个时代,肯施粥的不是世家大族就是豪商巨富,要不然谁也不敢开这个头。
    流民太多了,你只要敢施粥,就会有成群结队的人往这边赶。
    所以那些世家和豪商一般只会施粥很短的一段时间,这样既能博取一个好名声,又能有效控制成本、控制风险。
    听刘皇叔的意思应该是明天还继续施粥,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去哪里找?
    在刘隅的营寨外,密密麻麻的人群,一直延伸到西平城下。
    城门上守军看到这种情况,早已经懵了。
    这确定是要攻城,不是来做慈善吗?